一种制动踏板回位弹簧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52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动踏板回位弹簧的连接结构,包括回位弹簧,回位弹簧一端与固定连接在制动踏板臂上的第一安装支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连接在踏板总成支架体上的第二安装支架可拆卸连接;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的安装支架孔内均卡扣有弹簧衬套,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簧衬套连接。本连接结构能有效降低制动踏板回位弹簧端部与安装支架孔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动踏板回位弹簧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动系统
,具体涉及制动踏板回位弹簧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制动踏板是制动系统操纵机构的重要组成部件,通过踩踏制动踏板,制动踏板臂推动真空助力器和制动主缸的活塞,实现行车制动。现有技术中的制动踏板回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制动踏板无回位弹簧,主要依靠真空助力器与制动主缸弹簧的推力,踏板回复到初始位置,另一种是制动踏板有回位弹簧,但是还是要依靠真空助力器与制动主缸弹簧的推力,踏板回位到初始位置。无回位弹簧的制动踏板,在整车上调整行车踏板时的踏板感时,由于真空助力器与制动主缸结构较复杂,调整踏板感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不易调整;而带有回位弹簧的制动踏板,调整行车踩踏时的踏板感时,可以直接通过更换弹簧或调整回位弹簧的安装位置,即可实现,但是在踩踏带有回位弹簧的制动踏板时,回位弹簧与安装点有相对的运动,易出现异响,引起驾乘者的抱怨,虽然部分车型通过在回位弹簧的两个固定端涂抹润滑脂以减小异响,但是车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异响还是会复现(因润滑脂被消耗完毕),因此需要对制动踏板回位弹簧的连接结构进行相关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动踏板回位弹簧的连接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制动踏板回位弹簧端部与安装支架孔的毛刺间会发生摩擦,进而产生噪音,降低乘坐舒适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动踏板回位弹簧得了连接结构,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一端与固定连接在制动踏板臂上的第一安装支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连接在踏板总成支架体上的第二安装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的安装支架孔内均卡扣有弹簧衬套,所述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簧衬套连接。由于在回位弹簧端部与安装支架之间增设了弹簧衬套,使得制动踏板在踩踏过程中回位弹簧端部不会与安装支架(金属)接触,避免产生尖锐异响,同时由于弹簧衬套内表面光滑,避免因摩擦阻力较大而产生的滑动噪音。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位弹簧两端皆为半圆钩环结构。对回位弹簧端部做半圆环处理,增加回位弹簧端部与弹簧衬套的贴合面积,使回位弹簧与安装支架之间连接更加可靠。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衬套孔壁与所述半圆环结构配合的位置设有呈半圆形的凸台,以增加半圆环结构与弹簧衬套的接触面积。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衬套呈腰形,所述安装支架孔为腰形孔。将安装支架孔设计为腰形孔是为了方便回位弹簧端部的安装。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弹簧衬套外周面开设有与安装支架孔相匹配的卡槽。在弹簧衬套外周面设置卡槽的目的有二,其一是可方便弹簧衬套安装于安装支架孔内,其二是可使弹簧衬套更牢靠的固定于安装支架孔内。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弹簧衬套上与所述卡槽相对的位置开设断口。设置缺口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弹簧衬套的安装,提升装配效率。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衬套的孔径为d,所述回位弹簧的线径为s,所述d为s的1.2~1.3倍。在该数值范围内,弹簧衬套能起到的减噪效果最佳。若弹簧衬套的孔径d远大于回位弹簧的线径s,回位弹簧较容易安装,但是回位弹簧的运转姿态不稳定,快速踩踏踏板时,有可能出现震动现象,降低减噪效果;若弹簧衬套孔径d远小于回位弹簧的线径s,则回位弹簧安装困难,且增加了弹簧自身运转时的阻力,也会降低减噪效果。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衬套的厚度为h,所述h的取值为2.0mm。此设计为确保弹簧衬套的强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陈述如下:本连接结构增设弹簧衬套,有效降噪,提升乘坐舒适感,且本连接结构中的弹簧衬套安装方便快捷(因弹簧衬套开设有断口),提升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之一;图3为制动踏板回位弹簧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剖视图之二;图5为图1的剖视图之三;图中:1—回位弹簧;2—弹簧衬套;3—制动踏板臂;4—第一安装支架;5—第二安装支架;6—踏板总成支架体;7—踏板;21—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制动踏板回位弹簧的连接结构,包括回位弹簧1,回位弹簧1一端与固定连接在制动踏板臂3上的第一安装支架4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连接在踏板总成支架体6上的第二安装支架5可拆卸连接;第一安装支架4、第二安装支架5的安装支架孔内均卡扣有弹簧衬套2,回位弹簧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簧衬套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回位弹簧1两端皆为半圆钩环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弹簧衬套2孔壁与半圆环结构配合的位置设有呈半圆形的凸台。在本实施例中,弹簧衬套呈腰形,安装支架孔为腰形孔。在本实施例中,在弹簧衬套2外周面开设有与安装支架孔相匹配的卡槽21。在本实施例中,在弹簧衬套2上与卡槽相对的位置开设断口。在本实施例中,弹簧衬套2的孔径为d,回位弹簧1的线径为s,d为s的1.2~1.3倍。在本实施例中,弹簧衬套2的厚度为h,h的取值为2.0mm。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支架4焊接在制动踏板臂3上,第一安装支架4随着制动踏板臂3旋转运动;第二安装支架5焊接在踏板总成支架体6上,不随制动踏板臂3运转。当踩踏踏板7时,回位弹簧1受到外力,实现拉伸,回位弹簧1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安装支架4、第二安装支架5之间是相对运动的,因在安装支架孔内卡扣有弹簧衬套2,能大幅降低回位弹簧1端部与安装支架之间的摩擦异响,提升乘坐舒适感;当松开踏板7时,回位弹簧1收缩,弹簧衬套2同样能吸收因制动踏板臂3快速释放而产生的振动噪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支架4、第二安装支架5的安装支架孔的具体形状没有做强制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但是因坚持一个大的方向,就是始终要保证弹簧衬套2安装方便,且弹簧衬套2的外周面完全与安装支架贴合;安装支架孔的具体位置应该根据回位弹簧1的运转路径设计,使制动踏板在踩踏过程中回位弹簧1不会出现因跳动引起的异响。作为一种具体实现方式,还可以在回位弹簧1的半圆环结构上设计防脱落结构,具体的形式不限且保证回位弹簧1装配方便。作为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用于制成弹簧衬套2的材料可实现自润滑,且弹簧衬套2的厚度为1.5mm,即保证自润滑效果,又保证了弹簧衬套2的强度,可使弹簧衬套2更加持久的起到降噪的效果。在制动踏板基本结构组装完毕后,先将两个弹簧衬套2卡扣在安装支架孔内,然后将回位弹簧1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安装支架5的安装支架孔内,再借助小工装,将回位弹簧1的另一端安装于第一安装支架4的安装支架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踏板回位弹簧的连接结构,包括回位弹簧(1),所述回位弹簧(1)一端与固定连接在制动踏板臂(3)上的第一安装支架(4)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连接在踏板总成支架体(6)上的第二安装支架(5)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第二安装支架(5)的安装支架孔内均卡扣有弹簧衬套(2),所述回位弹簧(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簧衬套(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踏板回位弹簧的连接结构,包括回位弹簧(1),所述回位弹簧(1)一端与固定连接在制动踏板臂(3)上的第一安装支架(4)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连接在踏板总成支架体(6)上的第二安装支架(5)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第二安装支架(5)的安装支架孔内均卡扣有弹簧衬套(2),所述回位弹簧(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簧衬套(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踏板回位弹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弹簧(1)两端皆为半圆钩环结构,钩在所述弹簧衬套(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踏板回位弹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衬套(2)孔壁与所述半圆钩环结构配合的位置设有呈半圆形的凸台。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