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外圈限位包胶一体一次成型包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43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8
一种轴承外圈限位包胶一体一次成型包胶轮,包括第一轴承、包胶层、筒体、夹持组件、螺杆和螺母;包胶层设置在第一轴承外周,包胶层外周壁上开设第一环形槽和多组条形槽;筒体设置在第一轴承内壁上;第二轴承设置在筒体外壁上;限位条设置在第二轴承的轴承外圈上,限位条配合插入限位槽内,压板与包胶层侧面贴合;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对;螺杆设置在压板上,螺杆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螺母与螺杆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两组压板对包胶层起到增强和两侧限位作用,保证了包胶层的圆度,使移动保持平稳,且设置条形槽和第一环形槽有效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和导水能力,同时注塑一体成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外圈限位包胶一体一次成型包胶轮
本技术涉及包胶轮
,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外圈限位包胶一体一次成型包胶轮。
技术介绍
包胶轮大多应用于升降机、电梯、推车等设备上,包胶轮内部为轴承,外部为包胶层,包胶层通常为尼龙以及聚氨酯材料,传统的包胶轮生产用车床加工包胶层,并在包胶层内周壁上开设卡槽,如图4所示,再将轴承压入包胶孔内,最后将卡簧安装在卡槽内对轴承进行限位,车床加工造成大量的加工废料且包胶层外表面存在划痕影响外表光洁度,用压力机将轴承压入包胶孔的过程压力机操作过程会因为压力过大或过小而导致产生不良品,卡簧安装又需要消耗额外的工作,费时费力;且包胶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受力不均或者地面凹凸不平造成包胶层变形,影响包胶轮转动的平稳性,同时现有的包胶轮因加工手段为车床加工,造成表面为光洁面,摩擦力较小,设备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轴承外圈限位包胶一体一次成型包胶轮,两组压板对包胶层起到增强作用,且对包胶层起到两侧限位作用,防止包胶层在凹凸不平路面以及受力偏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外圈限位包胶一体一次成型包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轴承(1)、包胶层(2)、筒体(5)、夹持组件、螺杆(11)和螺母(12);夹持组件包括第二轴承(6)、限位条(7)和压板(8);/n包胶层(2)设置在第一轴承(1)外周,包胶层(2)外周壁上开设第一环形槽(4),包胶层(2)外周壁上开设多组条形槽(3),多组条形槽(3),以包胶层(2)轴线为中心沿圆周均布设置,条形槽(3)位于第一环形槽(4)两侧,条形槽(3)关于第一环形槽(4)对称,条形槽(3)与第一环形槽(4)连通,条形槽(3)与第一环形槽(4)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筒体(5)设置在第一轴承(1)内壁上,筒体(5)轴线与第一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外圈限位包胶一体一次成型包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轴承(1)、包胶层(2)、筒体(5)、夹持组件、螺杆(11)和螺母(12);夹持组件包括第二轴承(6)、限位条(7)和压板(8);
包胶层(2)设置在第一轴承(1)外周,包胶层(2)外周壁上开设第一环形槽(4),包胶层(2)外周壁上开设多组条形槽(3),多组条形槽(3),以包胶层(2)轴线为中心沿圆周均布设置,条形槽(3)位于第一环形槽(4)两侧,条形槽(3)关于第一环形槽(4)对称,条形槽(3)与第一环形槽(4)连通,条形槽(3)与第一环形槽(4)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筒体(5)设置在第一轴承(1)内壁上,筒体(5)轴线与第一轴承(1)轴线重合,筒体(5)长度大于包胶层(2)厚度;
第二轴承(6)设置在筒体(5)外壁上,第二轴承(6)与包胶层(2)不接触;限位条(7)沿第二轴承(6)的厚度方向设置在第二轴承(6)的轴承外圈上,限位条(7)设置多组;压板(8)上开设筒体过孔(16),筒体过孔(16)轴线与筒体(5)轴线重合,筒体过孔(16)孔壁与筒体(5)外壁贴合,筒体过孔(16)孔壁上开设多组限位槽(17),多组限位条(7)配合插入多组限位槽(17)内,压板(8)与包胶层(2)侧面贴合,压板(8)外周圆直径小于包胶层(2)外周圆直径;夹持组件设置两组,两组夹持组件分别位于包胶层(2)两侧且关于包胶层(2)对称;
包胶层(2)上沿其厚度方向上开设多组第一通孔(9),第一通孔(9)在包胶层(2)两侧面均形成开口;一组夹持组件中的压板(8)上开设多组第二通孔(10),第二通孔(10)与第一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德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