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内阻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34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内阻检测装置,该蓄电池内阻检测装置包括:负载施加电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对至少两路蓄电池施加负载,其中,至少两路蓄电池串联连接;至少两个信号采集电路,每个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施加负载后的一路蓄电池的响应电压信号;微控制单元,用于提供控制信号,并检测负载施加电路对至少两路蓄电池施加负载后的负载电流,以及,根据负载电流和每个信号采集电路采集的响应电压信号计算该信号采集电路对应的一路蓄电池的内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路串联连接的蓄电池内阻,负载的峰值电流恒定,电流较小,对电池寿命的影响较小,采集与供电线独立,可以消除线材阻抗对精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内阻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内阻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内阻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一般分为交流内阻和直流内阻,由于充电电池内阻很小,测直流内阻时由于电极容量极化,产生极化内阻,故无法测出其真实值,而测其交流内阻可免除极化内阻的影响,得出真实的内值。现有的蓄电池内阻检测装置一次只能检测一路电池的内阻,效率较低,需要对电池施加较大的负载电流并且峰值电流不恒定,对电池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大,现场布线较复杂,不利于安装与后期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内阻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蓄电池内阻检测装置检测效率低、影响电池寿命、布线复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内阻检测装置,包括:负载施加电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对至少两路蓄电池施加负载,其中,至少两路蓄电池串联连接;至少两个信号采集电路,每个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施加负载后的一路蓄电池的响应电压信号;微控制单元,用于提供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内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内阻检测装置包括:/n负载施加电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对至少两路蓄电池施加负载,其中,所述至少两路蓄电池串联连接;/n至少两个信号采集电路,每个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施加负载后的一路蓄电池的响应电压信号;/n微控制单元,用于提供所述控制信号,并检测所述负载施加电路对至少两路蓄电池施加负载后的负载电流,以及,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和每个信号采集电路采集的响应电压信号计算该信号采集电路对应的一路蓄电池的内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内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内阻检测装置包括:
负载施加电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对至少两路蓄电池施加负载,其中,所述至少两路蓄电池串联连接;
至少两个信号采集电路,每个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施加负载后的一路蓄电池的响应电压信号;
微控制单元,用于提供所述控制信号,并检测所述负载施加电路对至少两路蓄电池施加负载后的负载电流,以及,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和每个信号采集电路采集的响应电压信号计算该信号采集电路对应的一路蓄电池的内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内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信号采集电路设有用于连接待测的一路蓄电池的正极的第一端口、用于连接该待测的一路蓄电池的负极的第二端口、以及用于输出该待测的一路蓄电池被施加负载后的响应电压信号的输出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内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包括SPWM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内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施加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NMOS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八电阻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所述NMOS管的栅极,所述N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接地,所述NMOS管的漏极通过串联连接的所述第六电阻和所述第七电阻接收负载信号,所述NMOS管的漏极还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接地,所述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内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第四运算放大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和第十六电阻;
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串联连接的所述第三电容和所述第九电阻连接被测蓄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串联连接的所述第四电容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伟李镇王世泽洪水宝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