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伞的隔热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729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阳伞的隔热测试方法,用于检测被测遮阳伞的隔热性能,所述隔热测试采用一个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舱室、发热灯、人体模型、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温度记录仪;通过对遮阳伞的隔热测试方法,实现对遮阳伞的隔热效果进行测试,并且本申请针对于遮阳伞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时候,不是对于伞布内侧直接进行检测,而是对人体模型头部进行检测,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直接检测出使用者的最真实感受,保证对遮阳伞的隔热效果进行评测的真实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遮阳伞的隔热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方法,尤其是一种遮阳伞的隔热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遮阳伞也称太阳伞,是一类主要用于遮挡阳光直接照射,进而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降低伞下温度改善人们在炎热环境下体验感受的伞类产品。对这类产品进行评测的指标有伞面粘连性、伞杆强度、防雨性能、染色牢度等。特别是反映其对紫外线防护性能的UPF值会在市场销售的产品中直接标注出,体现了人们对这一性能的重视程度。但是缺乏对实际应用中使用者在遮阳伞下的温度差异体验和表征,不能更加合理全面的综合反映遮阳伞的实际应用效果。因此应建立一种对遮阳伞隔热性能进行测试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阳伞的隔热测试方法,提供一种遮阳伞的隔热测试方法,实现对遮阳伞的隔热性能进行测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遮阳伞的隔热测试方法,用于检测被测遮阳伞的隔热性能,所述隔热测试采用一个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舱室、发热灯、人体模型、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温度记录仪;所述发热灯、人体模型、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测试舱室中,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设置在人体模型的头部位置,所述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固定在被测遮阳伞的外部,所述发热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和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与温度记录仪连接;其测试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检查测试舱室中的各个部件是否损坏;b、将被测隔热伞固定在人体模型上方,并调整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在人体模型头部的具体位置;c、将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设置在被测遮阳伞的外部;d、打开发热灯,通过温度记录仪记录不同时间下的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和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所述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采集人体头部位置的温度,所述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采集直接曝露在发热灯下的伞外温度;e、当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与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采集的温度相等时,停止记录;f、根据测试的温度和时间的变换分析出隔热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在步骤d-e中,测试舱室为封闭空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被测遮阳伞距离发热灯的距离为30-50cm,被测遮阳伞距离人集体模型头部的距离20-40cm。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记录的不同时间具体为:当两个传感器检测的存在温度差时,开始记录;分别记录温度-时间变化曲线。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记录的不同时间具体为:分别记录伞外温度与人体头部温度的温度差-时间变化曲线。进一步的,所述步骤f中具体分析如下:人体模型头部的温度能保持较长时间低于伞外温度,说明遮阳伞隔热效果好,使用者的使用体验高,反之,人体模型头部的温度能只能保持短时间低于伞外温度,说明遮阳伞隔热效果差,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差。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遮阳伞的隔热测试方法,通过对遮阳伞的隔热测试方法,实现对遮阳伞的隔热效果进行测试,并且本申请对遮阳伞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不是针对于伞布内侧直接进行检测,而是对人体模型头部进行检测,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直接检测出使用者的最真实感受,保证对遮阳伞的隔热效果真实性。附图说明图1为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温度记录仪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位两个温度传感器随着照射时间的温度变化示意图;图4位两个温度传感器温度差随着照射时间的变化示意图;1、测试舱室;2、发热灯;3、人体模型;4、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5、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6、温度记录仪;7、被测遮阳伞。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遮阳伞的隔热测试方法,用于检测被测遮阳伞7的隔热性能,所述隔热测试采用一个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舱室1、发热灯2、人体模型3、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4、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5、温度记录仪6;所述发热灯2、人体模型3、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4、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5设置在测试舱室1中,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4设置在人体模型3的头部位置,所述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5固定在被测遮阳伞7的外部,所述发热灯2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4和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5与温度记录仪6连接;所述温度记录仪6设置在测试舱室1外部;其测试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检查测试舱室1中的各个部件是否损坏;b、将被测隔热伞固定在人体模型3上方,并调整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4在人体模型3头部的具体位置;c、将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5设置在被测遮阳伞7的外部;d、打开发热灯2,通过温度记录仪6记录不同时间下的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4和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5采集的温度数据,所述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4采集人体头部位置的温度,所述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5采集直接曝露在发热灯2下的伞外温度;e、当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4采集的温度与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5采集的温度相等时,停止记录;f、根据测试的温度和时间的变换分析出隔热效果。本实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在步骤d-e中,测试舱室1为封闭空间,防止外界因素干扰。本实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被测遮阳伞7距离发热灯2的距离为30-50cm,保证热量能够更好的传递到被测遮阳伞7上,被测遮阳伞7距离人集体模型头部的距离20-40cm,模拟人正常使用时头部在遮阳伞的位置。如图3所示,本实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记录的不同时间具体为:当两个传感器检测的存在温度差时,开始记录;分别记录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本实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记录的不同时间具体为:分别记录伞外温度与人体头部温度的温度差-时间变化曲线。本实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步骤f中具体分析如下:人体模型3头部的温度能保持较长时间低于伞外温度,说明遮阳伞隔热效果好,使用者的使用体验高,反之,人体模型3头部的温度能只能保持短时间低于伞外温度,说明遮阳伞隔热效果差,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差。通过对遮阳伞的隔热测试方法,实现对遮阳伞的隔热效果进行测试,并且本申请对遮阳伞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不是针对于伞布内侧直接进行检测,而是对人体模型3头部进行检测,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直接检测出使用者的最真实感受,保证对遮阳伞的隔热效果真实性。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阳伞的隔热测试方法,用于检测被测遮阳伞的隔热性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测试采用一个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舱室、发热灯、人体模型、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温度记录仪;所述发热灯、人体模型、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测试舱室中,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设置在人体模型的头部位置,所述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固定在被测遮阳伞的外部,所述发热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和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与温度记录仪连接;其测试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a、检查测试舱室中的各个部件是否损坏;/nb、将被测隔热伞固定在人体模型上方,并调整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在人体模型头部的具体位置;/nc、将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设置在被测遮阳伞的外部;/nd、打开发热灯,通过温度记录仪记录不同时间下的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和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所述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采集人体头部位置的温度,所述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采集直接曝露在发热灯下的伞外温度;/ne、当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与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采集的温度相等时,停止记录;/nf、根据测试的温度和时间的变换分析出隔热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伞的隔热测试方法,用于检测被测遮阳伞的隔热性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测试采用一个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舱室、发热灯、人体模型、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温度记录仪;所述发热灯、人体模型、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测试舱室中,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设置在人体模型的头部位置,所述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固定在被测遮阳伞的外部,所述发热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和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与温度记录仪连接;其测试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检查测试舱室中的各个部件是否损坏;
b、将被测隔热伞固定在人体模型上方,并调整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在人体模型头部的具体位置;
c、将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设置在被测遮阳伞的外部;
d、打开发热灯,通过温度记录仪记录不同时间下的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和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所述人体温度检测传感器采集人体头部位置的温度,所述外部温度检测传感器采集直接曝露在发热灯下的伞外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杰刘梅城周纹纹郭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