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架式模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28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衣架式模头装置,包括主挤出机、辅挤出机和具有空腔的模头本体,主挤出机通过第一进料通道连接模头本体,辅挤出机通过第二进料通道连接模头本体,空腔内设有分隔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主挤出机和辅挤出机内的塑料分别通过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进入空腔内,当伸缩控制器将堵头堵住分配腔底部的出料通道时,主挤出机挤出的塑料通过流通通道进入混合腔内与辅挤出机挤出的塑料通过出料通道共挤而出,实现塑料的共挤成型;当伸缩控制器将堵头堵住流通通道时,主挤出机挤出的塑料可以通过出料通道直接挤出成型,通过切换装置,可以使模头本体共挤出主挤出机和辅挤出机的塑料,也可直接使主挤出机内的塑料直接挤压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衣架式模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头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衣架式模头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包装片材主要用于生产一次性塑料杯、盘、碗、碟、盒等热成型制品,广泛应用于食品、蔬菜、水果、饮料、乳品、工业零件等领域的包装,随着国内需求的日益增长,包装塑料热成型片材用途,也越来越广泛,用量也在逐年增加,前景看好,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适应生产的“环保降解片材生产线”已经能够成功向市场供应各类型的“降解片材”采用“纳米塑料”制造的“纳米片材”成为人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也成为生产厂家新的“卖点”,为提高食品保质期盒货架寿命,具有高填充性能的片料已成为个生产企业竞相开发的目标。生产塑料包装片料的方法常采用挤出法,挤出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特定形状的螺杆,在加热的机筒内旋转,将由料斗种送来的塑料向前挤压,使塑料均匀的塑化,通过机头和不同形状的模具,使得塑料挤压成连续性的所需要的各种形状的片材,但是,在塑料挤压成型的过程中,根据需求,有时需要主挤出机和辅挤出机共挤成型塑料,有时只需主挤出机挤出成型塑料,因此,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塑料成型的衣架式模头装置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了。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塑料成型的衣架式模头装置。(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衣架式模头装置,包括主挤出机、辅挤出机和具有空腔的模头本体,所述主挤出机通过第一进料通道连接所述模头本体,所述辅挤出机通过第二进料通道连接所述模头本体,所述空腔内设有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将所述空腔分隔成混合腔和分配腔,所述混合腔和所述分配腔的底部均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分隔装置包括纵剖面均为L型的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空腔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空腔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隔板远离所述空腔内壁顶部的一端与所述下隔板远离所述空腔内壁底部的一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上隔板与所述下隔板间设有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内设有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包括伸缩控制器和堵头,所述伸缩控制器位于所述流通通道的正上方,所述伸缩控制器的伸缩端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堵头,所述堵头堵住空腔内相对应的出料通道。优选的,所述空腔内壁安装有加热元件。优选的,所述混合腔内壁设有混合搅拌组件。优选的,所述混合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控制器和搅拌主轴,所述搅拌控制器与所述搅拌主轴相连接,所述搅拌主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扇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主挤出机和辅挤出机内的塑料分别通过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进入空腔内,当伸缩控制器将堵头堵住分配腔底部的出料通道时,主挤出机挤出的塑料通过流通通道进入混合腔内与辅挤出机挤出的塑料通过出料通道共挤而出,实现塑料的共挤成型;当伸缩控制器将堵头堵住流通通道时,主挤出机挤出的塑料可以通过出料通道直接挤出成型,通过切换装置,可以使模头本体共挤出主挤出机和辅挤出机的塑料,也可直接使主挤出机内的塑料直接挤压成型。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衣架式模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衣架式模头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辅挤出机;2-搅拌扇叶;3-伸缩控制器;4-主挤出机;5-第一进料通道;6-上隔板;7-分配腔;8-堵头;9-出料通道;10-下隔板;11-搅拌主轴;12-混合腔;13-搅拌控制器;14-第二进料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衣架式模头装置,包括主挤出机4、辅挤出机1和具有空腔的模头本体,主挤出机4通过第一进料通道5连接模头本体,辅挤出机1通过第二进料通道14连接模头本体,空腔内设有分隔装置,分隔装置将空腔分隔成混合腔12和分配腔7,混合腔12和分配腔7的底部均设有出料通道9,分隔装置包括纵剖面均为L型的上隔板6和下隔板10,上隔板6的一端与空腔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下隔板10的一端与空腔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上隔板6远离空腔内壁顶部的一端与下隔板10远离空腔内壁底部的一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上隔板6与下隔板10间设有流通通道,流通通道内设有切换装置,切换装置包括伸缩控制器3和堵头8,伸缩控制器3位于流通通道的正上方,伸缩控制器3的伸缩端上固定安装有堵头8,堵头8堵住空腔内相对应的出料通道9;使用时,由主挤出机4和辅挤出机1内的塑料分别通过第一进料通道5和第二进料通道14进入空腔内,当伸缩控制器3将堵头8堵住分配腔7底部的出料通道9时,主挤出机4挤出的塑料通过流通通道进入混合腔12内与辅挤出机1挤出的塑料通过出料通道9共挤而出,实现塑料的共挤成型;当伸缩控制器3将堵头8堵住流通通道时,主挤出机4挤出的塑料可以通过出料通道9直接挤出成型。本实施例中,空腔内壁安装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提高加热的均匀性,降低热量从外壁散发,可以降低加热功率,从而保证温度。本实施例中,混合腔12内壁设有混合搅拌组件,混合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控制器13和搅拌主轴11,搅拌控制器13与搅拌主轴11相连接,搅拌主轴11上设有若干搅拌扇叶2,搅拌控制器13驱动搅拌主轴11转动,使搅拌扇叶2均匀搅拌混合腔12内热熔的塑料。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主挤出机4和辅挤出机1内的塑料分别通过第一进料通道5和第二进料通道14进入空腔内,当伸缩控制器3将堵头8堵住分配腔7底部的出料通道9时,主挤出机4挤出的塑料通过流通通道进入混合腔12内与辅挤出机1挤出的塑料通过出料通道9共挤而出,实现塑料的共挤成型;当伸缩控制器3将堵头8堵住流通通道时,主挤出机4挤出的塑料可以通过出料通道9直接挤出成型,通过切换装置,可以使模头本体共挤出主挤出机4和辅挤出机1的塑料,也可直接使主挤出机4内的塑料直接挤压成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衣架式模头装置,包括主挤出机、辅挤出机和具有空腔的模头本体,所述主挤出机通过第一进料通道连接所述模头本体,所述辅挤出机通过第二进料通道连接所述模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将所述空腔分隔成混合腔和分配腔,所述混合腔和所述分配腔的底部均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分隔装置包括纵剖面均为L型的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空腔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空腔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隔板远离所述空腔内壁顶部的一端与所述下隔板远离所述空腔内壁底部的一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上隔板与所述下隔板间设有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内设有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包括伸缩控制器和堵头,所述伸缩控制器位于所述流通通道的正上方,所述伸缩控制器的伸缩端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堵头,所述堵头堵住空腔内相对应的出料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架式模头装置,包括主挤出机、辅挤出机和具有空腔的模头本体,所述主挤出机通过第一进料通道连接所述模头本体,所述辅挤出机通过第二进料通道连接所述模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将所述空腔分隔成混合腔和分配腔,所述混合腔和所述分配腔的底部均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分隔装置包括纵剖面均为L型的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空腔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空腔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隔板远离所述空腔内壁顶部的一端与所述下隔板远离所述空腔内壁底部的一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上隔板与所述下隔板间设有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内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章峰毛健全尹望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福融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