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22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内成型装置,包括公模,所述公模底端设置有母模,所述公模顶端两侧均设置有螺杆,所述母模顶端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杆一端贯穿公模内壁处于限位槽内侧,所述限位槽与螺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螺杆处于公模内壁的外侧开设有U型槽,所述螺杆处于公模顶端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套,所述螺杆处于限位套内壁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公模与母模的连接处加装有螺杆,使用限位套抵紧公模顶端进行固定,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方便拆卸与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内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内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来讲,模内成型为将经过印刷的薄膜等向模具投入,从而在成型树脂的同时在树脂表面上一体形成各种图案或者标志等的工艺。现有的模内成型装置在使用时的固定结构较为复杂,而且不方便使用,拆卸与固定时较为费力,工作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模内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内成型装置,能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内成型装置,包括公模,所述公模底端设置有母模,所述公模顶端两侧均设置有螺杆,所述母模顶端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杆一端贯穿公模内壁处于限位槽内侧,所述限位槽与螺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螺杆处于公模内壁的外侧开设有U型槽,所述螺杆处于公模顶端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套,所述螺杆处于限位套内壁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公模顶端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侧设置有拉手,所述放置槽内侧两端均开设有转槽,所述拉手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内成型装置,包括公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1)底端设置有母模(2),所述公模(1)顶端两侧均设置有螺杆(3),所述母模(2)顶端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4),所述螺杆(3)一端贯穿公模(1)内壁处于限位槽(4)内侧,所述限位槽(4)与螺杆(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转轴(5),所述螺杆(3)处于公模(1)内壁的外侧开设有U型槽(6),所述螺杆(3)处于公模(1)顶端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套(7),所述螺杆(3)处于限位套(7)内壁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内成型装置,包括公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1)底端设置有母模(2),所述公模(1)顶端两侧均设置有螺杆(3),所述母模(2)顶端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4),所述螺杆(3)一端贯穿公模(1)内壁处于限位槽(4)内侧,所述限位槽(4)与螺杆(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转轴(5),所述螺杆(3)处于公模(1)内壁的外侧开设有U型槽(6),所述螺杆(3)处于公模(1)顶端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套(7),所述螺杆(3)处于限位套(7)内壁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1)顶端表面开设有放置槽(9),所述放置槽(9)内侧设置有拉手(8),所述放置槽(9)内侧两端均开设有转槽(13),所述拉手(8)两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1),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1)分别处于两个所述转槽(13)内侧,且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1)外侧均套接有扭力簧(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德雷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中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