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零度的智能校准方法,包括:采集所有运行风机的叶片角度、风速和发电功率;建立数据库;选取发电功率最小的风机作为当前风机;选取发电功率最大的风机作为参照风机;计算当前风机与参照风机的发电功率差;确定发电功率差对应的叶片角度差,将其叠加到当前风机的当前叶片角度;计算校准前后的当前风机的发电功率差;确定发电功率差对应的叶片角度差,将其叠加到当前风机的当前叶片角度;继续进行当前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直至校准后的发电功率达到设定要求;进行下一个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直至所有运行风机的发电功率均达到设定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保证叶片运行在最佳角度,最大限度地提高风电机组的发电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零度的智能校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组
,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零度的智能校准方法。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组是一种通过控制变桨系统旋转叶片以吸收风能进行发电的设备,在额定风速之前通常需要将叶片旋转到零度或接近零度的位置,以期最大限度地吸收风能。在进行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时需要确定叶片的零度位置,叶片出厂前对叶片零度进行标记。在现场运行时,根据叶片的零度标记直接进行电气系统零度标定,使标定后的叶片在零度和顺桨角度之间运行。但由于叶片出厂时零度标记往往不够精准,即与实际零度存在一定偏差,造成在发电时叶片无法运行在最佳角度,影响风能吸收,造成发电功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或全部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零度的智能校准方法。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零度的智能校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采集风电场所有运行风机的叶片角度、风速和发电功率信息;步骤S2,建立包括所有运行风机的叶片角度、风速和发电功率信息,以及包括叶片角度和风速与发电功率间的映射关系的数据库;步骤S3,选取发电功率最小的一个风机作为当前风机;步骤S4,选取发电功率最大的一个风机作为参照风机;步骤S5,计算当前风机与参照风机的发电功率差;步骤S6,利用数据库确定发电功率差对应的叶片角度差,并将叶片角度差叠加到当前风机的当前叶片角度,以进行当前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步骤S7,计算校准前后的当前风机的发电功率差;步骤S8,利用数据库确定发电功率差对应的叶片角度差,并将叶片角度差叠加到当前风机的当前叶片角度,以进行当前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步骤S9,返回步骤S7继续进行当前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直至校准后的当前风机的发电功率达到设定要求;步骤S10,返回步骤S3继续进行下一个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直至所有运行风机的发电功率均达到设定要求。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建立数据库时,删除采集到的异常数据;所述异常数据表示风机的叶片角度、风速和/或发电功率超出设定偏差范围。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电场所有运行风机的叶片角度、风速和发电功率信息采用SCADA系统采集。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显示校准前后的风机的叶片角度偏差值。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显示校准前后的风机的发电功率偏差值。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主要优点如下:本专利技术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零度的智能校准方法通过采用对比数据库和闭环循环控制的方式进行叶片零度的智能校准,使叶片实际运行的零度位置不完全依赖于叶片出厂时的零度标记,能够保证叶片运行在最佳角度,最大限度地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功率,操作方便,既适用于风电场批量地的叶片零度校准和发电功率优化需求,又适用于不同机型、不同气候条件地区和不同季节下的叶片零度校准和发电功率优化需求。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零度的智能校准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零度的智能校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采集风电场所有运行风机的叶片角度、风速和发电功率信息;步骤S2,建立包括所有运行风机的叶片角度、风速和发电功率信息,以及包括叶片角度和风速与发电功率间的映射关系的数据库;步骤S3,选取发电功率最小的一个风机作为当前风机;步骤S4,选取发电功率最大的一个风机作为参照风机;步骤S5,计算当前风机与参照风机的发电功率差;步骤S6,利用数据库确定发电功率差对应的叶片角度差,并将叶片角度差叠加到当前风机的当前叶片角度,以进行当前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步骤S7,计算校准前后的当前风机的发电功率差;步骤S8,利用数据库确定发电功率差对应的叶片角度差,并将叶片角度差叠加到当前风机的当前叶片角度,以进行当前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步骤S9,返回步骤S7继续进行当前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直至校准后的当前风机的发电功率达到设定要求;步骤S10,返回步骤S3继续进行下一个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直至所有运行风机的发电功率均达到设定要求。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零度的智能校准方法的原理进行具体说明。具体地,先采集风电场所有运行风机的叶片角度、风速和发电功率信息,基于采集的数据信息建立包括所有运行风机的叶片角度、风速和发电功率信息,以及包括叶片角度和风速与发电功率间的映射关系的数据库;而后,选取发电功率最小的一个风机作为当前风机,选取发电功率最大的一个风机作为参照风机,计算当前风机与参照风机的发电功率差,利用数据库将当前风机与参照风机的发电功率差折算成相应的叶片角度差,以叶片角度差作为初始校准信号对当前风机的叶片角度进行校准,将计算的叶片角度差叠加到当前风机的当前叶片角度;而后,计算校准前后的当前风机的发电功率差,利用数据库将校准前后的发电功率差折算成相应的叶片角度差,以叶片角度差作为反馈信号对当前风机的叶片角度进行校准,将计算的叶片角度差叠加到当前风机的当前叶片角度;判断校准后的当前风机的发电功率是否达到设定要求,若否,利用校准前后的当前风机的发电功率差继续对当前风机的叶片角度进行校准,直至校准后的当前风机的发电功率达到设定要求;若是,则结束当前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继续从所有运行风机中选取发电功率最小和最大的风机分别作为当前风机和参照风机,以进行下一个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直至所有运行风机的发电功率均达到设定要求。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零度的智能校准方法通过采用对比数据库和闭环循环控制的方式进行叶片零度的智能校准,使叶片实际运行的零度位置不完全依赖于叶片出厂时的零度标记,能够保证叶片运行在最佳角度,最大限度地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功率,操作方便,既适用于风电场批量地的叶片零度校准和发电功率优化需求,又适用于不同机型、不同气候条件地区和不同季节下的叶片零度校准和发电功率优化需求。可选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建立数据库时,删除采集到的异常数据。其中,异常数据表示风机的叶片角度、风速和/或发电功率超出设定偏差范围。通过在建立数据库时删除采集到的异常数据,能够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零度的智能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步骤S1,采集风电场所有运行风机的叶片角度、风速和发电功率信息;/n步骤S2,建立包括所有运行风机的叶片角度、风速和发电功率信息,以及包括叶片角度和风速与发电功率间的映射关系的数据库;/n步骤S3,选取发电功率最小的一个风机作为当前风机;/n步骤S4,选取发电功率最大的一个风机作为参照风机;/n步骤S5,计算当前风机与参照风机的发电功率差;/n步骤S6,利用数据库确定发电功率差对应的叶片角度差,并将叶片角度差叠加到当前风机的当前叶片角度,以进行当前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n步骤S7,计算校准前后的当前风机的发电功率差;/n步骤S8,利用数据库确定发电功率差对应的叶片角度差,并将叶片角度差叠加到当前风机的当前叶片角度,以进行当前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n步骤S9,返回步骤S7继续进行当前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直至校准后的当前风机的发电功率达到设定要求;/n步骤S10,返回步骤S3继续进行下一个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直至所有运行风机的发电功率均达到设定要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零度的智能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采集风电场所有运行风机的叶片角度、风速和发电功率信息;
步骤S2,建立包括所有运行风机的叶片角度、风速和发电功率信息,以及包括叶片角度和风速与发电功率间的映射关系的数据库;
步骤S3,选取发电功率最小的一个风机作为当前风机;
步骤S4,选取发电功率最大的一个风机作为参照风机;
步骤S5,计算当前风机与参照风机的发电功率差;
步骤S6,利用数据库确定发电功率差对应的叶片角度差,并将叶片角度差叠加到当前风机的当前叶片角度,以进行当前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
步骤S7,计算校准前后的当前风机的发电功率差;
步骤S8,利用数据库确定发电功率差对应的叶片角度差,并将叶片角度差叠加到当前风机的当前叶片角度,以进行当前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
步骤S9,返回步骤S7继续进行当前风机的叶片角度校准,直至校准后的当前风机的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志,王森,靳剑英,杜杨超,令狐瑞琪,朱文博,柏俊山,常嫦,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