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弃井套管回收的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弃井套管回收的施工工艺,属弃井套管回收
技术介绍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采,国内外许多地方油气资源枯竭,大量老旧的油气井被永久弃置。为避免弃置的油气井对当地生态环境照成严重污染以及阻碍当地发展,需要对弃置井进行弃置作业处理。目前对弃置井的处理大多是将表层套管进行回收,然后用水泥进行永久封堵,以实现油气的封隔,防止残余油气泄露造成污染。在表层套管回收过程中,首先将切割工具放入井下,利用切割工具将套管需要回收的截面切断,然后利用起升工具将切断的套管拔出,从而完成回收过程。但是由于前序钻井、固井过程中,套管外侧注入了水泥浆,随着水泥浆的凝固,套管、水泥浆以及周围的岩石地层(井眼)粘结形成一个整体,在对弃置井进行套管回收处理过程中,很难将套管拔出井眼,甚至无法拔出,使得作业的周期长,成本大,且成功率较低,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套管回收过程中,可将套管外侧的固井水泥层压溃,从而使套管与固井水泥层之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弃井套管回收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n1)、首先将切割工具下入井下套管内,利用切割工具将套管需要回收的截面切断,然后回收切割工具;/n2)、切割工具回收后,将挤压装置安装在钻柱上,并将挤压装置通过钻柱下入井下已切断的套管内,挤压装置下入到位后,在上扶正器(2)和下扶正器(3)的作用下,芯柱(1)在套管内始终保持居中状态;/n3)、挤压装置下入到位后,在70MPa的条件下开始向挤压装置的芯柱(1)注入高压液体;/n4)、进入芯柱(1)的高压液体沿芯柱的中心通孔(4)下行,并对节流阀的阀片(6)形成冲击,使阀片(6)与芯柱(1)底部的密封贴合状态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弃井套管回收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切割工具下入井下套管内,利用切割工具将套管需要回收的截面切断,然后回收切割工具;
2)、切割工具回收后,将挤压装置安装在钻柱上,并将挤压装置通过钻柱下入井下已切断的套管内,挤压装置下入到位后,在上扶正器(2)和下扶正器(3)的作用下,芯柱(1)在套管内始终保持居中状态;
3)、挤压装置下入到位后,在70MPa的条件下开始向挤压装置的芯柱(1)注入高压液体;
4)、进入芯柱(1)的高压液体沿芯柱的中心通孔(4)下行,并对节流阀的阀片(6)形成冲击,使阀片(6)与芯柱(1)底部的密封贴合状态解除,芯柱(1)的中心通孔(4)与阀体(5)内的阶梯通孔导通,高压液体经阀体(5)内的阶梯通孔泄出;
5)、高压液体冲击节流阀的阀片(6)过程中,同时通过阀片(6)对节流弹簧(7)形成压缩,当节流弹簧(7)被压缩至止点时,阀片(6)与阀体(5)内的台阶面形成密封贴合状态,此时,台阶面对阀片(6)上的液流孔形成部分封堵,由此降低高压液体的通过量,使芯柱(1)的中心通孔(4)内的高压液体形成憋压;
6)、随着高压液体的不断注入,芯柱(1)的中心通孔(4)内的压力不断升高,当压力升高的一定值后,通过挤压块安装孔(9)进入承压盲孔(15)并推动挤压块(14)径向伸出,由此使挤压环(10)与芯柱(1)之间逐步形成偏向状态;
7)、挤压块(14)径向伸出、挤压环(10)与芯柱之(1)间逐步形成偏向状态的过程中,挤压环(10)内壁压缩伸缩块(13),伸缩块(13)同时压缩弹簧(16),在弹簧(16)的作用力下,伸缩块(13)始终保持与挤压环(10)的卡接状态,由此配合挤压块(14)对挤压环(10)进行周向限位;
8)、挤压块(14)推动挤压环(10)与套管内壁接触后,保持压力继续打压,通过挤压环(10)上的挤压齿(18)压迫套管内壁使其向外产生不小于0.3mm的凸起变形,进而通过向外的凸起变形将套管外围的水泥层压溃,使其产生裂纹;
9)、挤压环(10)将套管外围的水泥层压溃后,保持压力继续打压,同时旋转提升钻柱,钻柱旋转提升的过程中同时带动挤压装置旋转,从而通过挤压齿(18)在套管外围的水泥层上形成螺旋的连续压溃带,对水泥层与套管之间的粘结面形成破坏,使水泥层与套管之间产生缝隙,实现水泥层与套管之间的分离;
10)、钻柱带动挤压装置旋转提升至套管外后,即告挤压操作完成,然后利用起升工具将切断的套管拔出,从而完成套管回收过程,挤压装置亦可根据需要入井再次进行挤压操作,以确保水泥层被挤压溃裂,让套管起升回收的过程变得更加顺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弃井套管回收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挤压装置包括芯柱(1)、膨胀器、上扶正器(2)、下扶正器(3)和节流阀,芯柱(1)的底部固装有节流阀,节流阀上方的芯柱(1)上安装有膨胀器,膨胀器上方的芯柱(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上扶正器(2),膨胀器与节流阀之间的芯柱(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下扶正器(3);上扶正器(2)上方和下扶正器(3)下方的芯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先中,刘航铭,葛先驰,房军,高德利,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