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墙面粉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86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墙面粉刷设备,其结构包括移动座、螺旋泵、把杆、料斗、电源箱、输送管、喷头、控制器、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设有的三角形可旋转切换的移动轮组基础上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内设有顶压挡杆进行三角轮组的辅助切换,使设备能够在遇到高底差时通过三角轮组的切换进行设备的高低差推动移动,免于抬取的不便,并能够更好的防止移动轮受到过重撞击的损坏,通过将设有的三角轮组的各个轮杆设为可调节伸缩结构,伸缩结构通过按压解锁顶杆进行便捷的锁定解锁调节,便于设备在使用时进行不同移动轮高度的调节,提高设备的适用性,使设备能够适用更多的高低差地形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墙面粉刷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墙面粉刷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墙面粉刷设备。
技术介绍
生活中,在建筑进行初模建造完毕后便会需要对建筑进行装饰,特别对于室内,为了室内环境的舒适,会进行粉刷、贴砖或张贴墙纸等装饰,其中,墙面粉刷设备即为用于辅助墙面粉刷工人更好的进行墙面粉刷的设备,以减少传统的墙面粉刷工人需要来回进行取粉和进行来回的上下攀登粉刷的不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在遇到有高底差的底板时,会导致移动的不便,需要进行设备的抬取移动,并在与高低差阶级碰撞时,容易导致移动轮的碰撞损坏,且现有技术使用时,适用性较低,在有不同高低差的地板情况下不便于调节移动使用,导致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墙面粉刷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在遇到有高底差的底板时,会导致移动的不便,需要进行设备的抬取移动,并在与高低差阶级碰撞时,容易导致移动轮的碰撞损坏,且现有技术使用时,适用性较低,在有不同高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墙面粉刷设备,其结构包括移动座(1)、螺旋泵(2)、把杆(3)、料斗(4)、电源箱(5)、输送管(6)、喷头(7)、控制器(8)、电机(9),所述移动座(1)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箱(5),所述料斗(4)与移动座(1)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料斗(4)右端与电源箱(5)相接,所述电源箱(5)前端中部镶嵌设有控制器(8),所述电源箱(5)右下方锁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贯穿电源箱(5)与料斗(4)相接,所述料斗(4)左端下侧设有螺旋泵(2),所述螺旋泵(2)通过输送管(6)与喷头(7)相接,所述喷头(7)与电源箱(5)顶端扣接,所述把杆(3)与移动座(1)顶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墙面粉刷设备,其结构包括移动座(1)、螺旋泵(2)、把杆(3)、料斗(4)、电源箱(5)、输送管(6)、喷头(7)、控制器(8)、电机(9),所述移动座(1)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箱(5),所述料斗(4)与移动座(1)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料斗(4)右端与电源箱(5)相接,所述电源箱(5)前端中部镶嵌设有控制器(8),所述电源箱(5)右下方锁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贯穿电源箱(5)与料斗(4)相接,所述料斗(4)左端下侧设有螺旋泵(2),所述螺旋泵(2)通过输送管(6)与喷头(7)相接,所述喷头(7)与电源箱(5)顶端扣接,所述把杆(3)与移动座(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杆(3)与料斗(4)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座(1)包括缓冲装置(a)、底座主板(b)、移动轮(c)、轮轴(d),所述底座主板(b)顶端与把杆(3)、料斗(4)、电源箱(5)固定连接,所述轮轴(d)前后两端均锁接有,所述缓冲装置(a)包覆设于轮轴(d)上,所述缓冲装置(a)与底座主板(b)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缓冲装置(a)包括顶压板(a1)、第一压缩弹簧(a2)、第二压缩弹簧(a3)、轴杆通槽(a4)、顶板活动槽(a5)、缓冲装配板(a6)、顶压挡杆(a7),所述缓冲装配板(a6)与底座主板(b)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活动槽(a5)设于缓冲装配板(a6)内部,所述顶板活动槽(a5)前后两端通过轴杆通槽(a4)贯穿缓冲装配板(a6)前后两端中部,所述顶压板(a1)通过第一压缩弹簧(a2)与轮轴(d)侧端镶嵌扣接,所述顶压板(a1)设于顶板活动槽(a5)内,所述轮轴(d)设于轴杆通槽(a4)内,所述轮轴(d)左端与轴杆通槽(a4)之间设有第二压缩弹簧(a3),所述顶压挡杆(a7)设于顶板活动槽(a5)内部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墙面粉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c)包括轮体(c1)、轮架外杆(c2)、装配螺栓(c3)、轮轴装配板(c4)、轮体装配杆(c5)、落体装配板(c6)、第一限位板(c7)、第二限位板(c8)、解锁顶杆(c9)、锁定卡杆(c10)、第三限位板(c11)、第三压缩弹簧(c12)、轮架内杆(c13),所述轮轴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治国覃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