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装配式防水屋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
,具体为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装配式防水屋顶结构。
技术介绍
钢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广泛的应用与各个防水屋顶施工结构当中,施工周期相对较短。一些集成房屋的钢结构屋顶虽然能够遮挡雨水,但是雨水还是会从屋顶的边侧汇合并集中留下,对使用者进出房屋会造成不便,容易被淋湿且冬天下雪时,屋顶容易堆积雪且等到雪化水时,雪水还是会从屋顶的边侧集中留下,尤其是在晴天化雪的时候,对使用者造成的严重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装配式防水屋顶结构,包括房体、顶板组件、除雪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顶板组件包括活动设置于房体顶部的顶板本体,所述顶板本体的顶部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顶板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溢流腔,所述集水槽通过溢流孔与溢流腔相连通,所述顶板本体的顶部活动设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装配式防水屋顶结构,包括房体(1)、顶板组件(2)、除雪组件(3)以及驱动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组件(2)包括活动设置于房体(1)顶部的顶板本体(21),所述顶板本体(21)的顶部开设有集水槽(211),所述顶板本体(21)的内部开设有溢流腔(26),所述集水槽(211)通过溢流孔(27)与溢流腔(26)相连通,所述顶板本体(21)的顶部活动设置有海绵(25),所述顶板本体(21)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8)和稳定槽(29);/n所述除雪组件(3)包括活动设置于顶板本体(21)两侧的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滑轮(3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装配式防水屋顶结构,包括房体(1)、顶板组件(2)、除雪组件(3)以及驱动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组件(2)包括活动设置于房体(1)顶部的顶板本体(21),所述顶板本体(21)的顶部开设有集水槽(211),所述顶板本体(21)的内部开设有溢流腔(26),所述集水槽(211)通过溢流孔(27)与溢流腔(26)相连通,所述顶板本体(21)的顶部活动设置有海绵(25),所述顶板本体(21)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8)和稳定槽(29);
所述除雪组件(3)包括活动设置于顶板本体(21)两侧的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滑轮(314),所述滑轮(314)的表面与滑槽(28)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1)的活动设置有第一驱动筒(32)以及第二驱动筒(33),所述第一驱动筒(3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丝杆(34)且第一丝杆(34)的表面活动设置有第一螺母筒(35),所述第一螺母筒(35)的顶部延伸至支撑板(31)的顶部并固定设置有第一稳定板(36),所述第一稳定板(36)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铲雪板(361),所述第二驱动筒(3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丝杆(37)且第二丝杆(37)的表面活动设置有第二螺母筒(38),所述第二螺母筒(38)的顶部延伸至支撑板(31)的顶部并固定设置有第二稳定板(39),所述第二稳定板(39)的底部固定设置刷毛(391);
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活动设置于支撑板(31)内部的驱动杆(41),所述驱动杆(4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第一方杆(42)和第二方杆(43),所述第一方杆(42)的顶端延伸至第一驱动筒(32)的内部,所述第二方杆(43)的顶部延伸至第二驱动筒(3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装配式防水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杆(42)以及第二方杆(43)均通过限位环(44)活动设置于驱动杆(41)的内部,所述第一方杆(42)以及第二方杆(43)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操作块(45),所述第一方杆(42)以及第二方杆(43)的顶端均呈倒锥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装配式防水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筒(32)以及第二驱动筒(33)的表面均活动设置有圆环(311),所述圆环(311)的表面固定支杆与支撑板(3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板(3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用装配式防水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41)的顶部与限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益清,
申请(专利权)人:澧县红似火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