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结构柱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86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柱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柱包括:多节箱型钢柱节,多节所述箱型钢柱节竖向同轴设置;以及支承钢箱,连接于相邻的两所述箱型钢柱节之间,所述支承钢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沿所述支承钢箱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托梁翼缘及承托翼缘,所述托梁翼缘和所述承托翼缘之间连接有多块支撑板,多块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支承钢箱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托梁翼缘、所述承托翼缘及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供钢梁插设的安装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箱型钢柱在组立时需采用电渣焊高精度地安装内隔板和夹板条,存在装配要求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钢结构柱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柱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结构具有建设设计标准化、部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结构装修一体化以及建筑过程信息化优点,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工程中。箱型钢柱作为承载力构件在高层、超高层、体育场馆等建筑工程中被普遍应用,箱型钢柱与钢梁的连接节点部位为保证力的传递,在与现场钢梁对接时,通常在箱型钢柱内焊接位置对应于钢梁的内隔板,需采用电渣焊的方法确保内隔板的四面焊缝连续。为了保证电渣焊的质量,电渣焊所需使用的夹板条要求进行先铣平,然后将夹板条与内隔板要求装配紧密,且位于内隔板的同一侧的电渣焊的夹板条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即使按精度要求进行装配,在焊接电渣焊时仍有不可抗力的外在因素导致电渣焊焊缝质量差,返修时则需将箱型钢柱采用碳弧气刨刨开,在打磨干净渗碳体,然后在重新焊接,工序繁琐,连接节点焊接工作存在一定的隐患且浪费工时,同时当箱型钢柱的板厚t≤12mm时箱型钢柱的内侧劲板难以焊接,当箱型钢柱的板厚t≥80mm以上钢板,电渣焊焊口又难以加工,且焊接量大,焊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柱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传统的箱型钢柱在组立时需采用电渣焊高精度地安装内隔板和夹板条,存在装配要求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柱,包括:多节箱型钢柱节,多节所述箱型钢柱节竖向同轴设置;以及支承钢箱,连接于相邻的两所述箱型钢柱节之间,所述支承钢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沿所述支承钢箱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托梁翼缘及承托翼缘,所述托梁翼缘和所述承托翼缘之间连接有多块支撑板,多块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支承钢箱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托梁翼缘、所述承托翼缘及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供钢梁插设的安装空间。进一步的,所述支承钢箱的横截面的尺寸适配于所述箱型钢柱节的横截面的尺寸。进一步的,支承钢箱与所述箱型钢柱节同轴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基板,底部的所述箱型钢柱节竖向安装于所述基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支承钢箱的侧面的中部或拐角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箱型钢柱节竖设于安装工位;于所述安装工位上的所述箱型钢柱节上焊接连接多个支承钢箱和多节箱型钢柱节,使得所述支承钢箱与所述箱型钢柱节交替设置、且多节所述箱型钢柱节和所述支承钢箱同轴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钢结构柱,通过支承钢箱与箱型柱节相对独立的分别制备,可以有效避免在箱型柱节内采用电渣焊焊接内隔板和夹板条,降低了钢结构柱的制作装配要求,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钢结构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钢结构柱安装钢梁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钢结构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钢结构柱安装钢梁状态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柱,包括:多节箱型钢柱节1和支承钢箱2。在本实施例中,多节箱型钢柱节1竖向同轴设置。支承钢箱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支承钢箱的数量为多个,即如图1所示。支承钢箱2连接于相邻的两箱型钢柱节1之间。其中,支承钢箱2的顶部沿支承钢箱2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托梁翼缘21。支承钢箱2的底部沿支承钢箱2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承托翼缘22。托梁翼缘21和承托翼缘22之间连接有多块支撑板23。多块支撑板23沿支承钢箱2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托梁翼缘、承托翼缘及支撑板之间形成供钢梁4插设的安装空间。钢梁焊接连接托梁翼缘、承托翼缘及支撑板。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钢结构柱,通过支承钢箱与箱型柱节相对独立,分别制备,可以有效避免在箱型柱节内采用电渣焊焊接内隔板和夹板条,降低了钢结构柱的制作装配要求,提高了施工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箱型钢柱节1包括首尾相连的四块钢侧板。四块钢侧板围合焊接形成的,箱型钢柱节。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支承钢箱2的横截面的尺寸适配于箱型钢柱节1的横截面的尺寸。进一步的,支承钢箱2与箱型钢柱节1同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钢结构柱包括基板3,其中,多节箱型钢柱节1的底部的箱型钢柱节竖向安装于基板3上。支撑板23连接于支承钢箱2的侧面的中部或拐角部。在本实施例中,支承钢箱包括钢底板、钢顶板以首尾相连的四块钢侧板。四块钢侧板围合焊接形成的箱型柱。钢底板、钢顶板分别封闭于箱型柱的底部和顶部以形成支承钢箱。支撑钢箱的四块钢侧部围合形成箱型柱的横截面尺寸适配于箱型钢柱节的横截面尺寸。钢底板和钢顶板的尺寸大于箱型柱的横截面的尺寸。钢底板包括箱型柱的底板及延伸形成的承托翼缘,而钢顶板则包括箱型柱的顶板及延伸形成的托梁翼缘,所以,钢底板和钢顶板的尺寸大于箱型柱的横截面的尺寸。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一箱型钢柱节1竖设于安装工位;具体的,步骤S1包括:S11、根据钢梁4的标高,确定支承钢箱的高度,使得支承钢箱的高度适配于钢梁4的标高。S12、制备多节箱型钢柱节1。下料:箱型钢柱节的钢板采用火焰切割机进行下料,零件板采用等离子数控机床下料。组装箱型钢柱节:首先对箱型钢柱节的钢板的加工45°坡口,然后在箱型组立机上装配箱型钢柱节的钢板,箱型钢柱节的钢板之间预留7mm坡口间隙,内侧加设垫板;焊接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打底龙门式埋弧焊填充盖面焊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打底焊接参数:电流242A~255A;电压28V~30V;焊接速度25cm/min~33cm/min;气体流量20L/min,焊丝直径φ1.2mm。埋弧焊焊接参数:打底焊:电流650A~720A;电压35V~40V;焊接速度30cm/min~40cm/min;焊丝直径φ4.8mm。S2:于安装工位上的箱型钢柱节1上焊接连接多个支承钢箱2和多节箱型钢柱节1,使得支承钢箱2与箱型钢柱节1交替设置、且多节箱型钢柱节1和支承钢箱2同轴设置。S21、组装支承钢箱。具体的,将支承钢箱的钢底板安装于安装工位。再将支承钢箱的钢侧板、支撑板和钢顶板装配到钢底板上。根据图纸尺寸将支承钢箱的装配到钢底板上,装配前要求将支承钢箱的钢顶板、钢侧板、支撑板均开设45°坡口预留5mm间隙并加设垫板。将支承钢箱的钢顶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柱,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节箱型钢柱节,多节所述箱型钢柱节竖向同轴设置;以及/n支承钢箱,连接于相邻的两所述箱型钢柱节之间,所述支承钢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沿所述支承钢箱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托梁翼缘及承托翼缘,所述托梁翼缘和所述承托翼缘之间连接有多块支撑板,多块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支承钢箱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托梁翼缘、所述承托翼缘及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供钢梁插设的安装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节箱型钢柱节,多节所述箱型钢柱节竖向同轴设置;以及
支承钢箱,连接于相邻的两所述箱型钢柱节之间,所述支承钢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沿所述支承钢箱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托梁翼缘及承托翼缘,所述托梁翼缘和所述承托翼缘之间连接有多块支撑板,多块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支承钢箱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托梁翼缘、所述承托翼缘及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供钢梁插设的安装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钢箱的横截面的尺寸适配于所述箱型钢柱节的横截面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殿忠田瑞斌刘乐前周凯程淑萍顾海然王靓贺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