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683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0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水系统,其包括用于设置于地面下的集水层,集水层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集水层的出水口一侧设置有处理井,处理井的顶部以及底部均呈敞口设置,处理井顶部的敞口端设置有井盖,且处理井与集水层相连通,集水层的出水口滑移设置有挡板,处理井设置有用于驱动挡板朝靠近或远离井盖方向移动的移动组件,处理井的底部敞口端滑移设置有过滤网,处理井靠近顶部敞口端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过滤网朝靠近或远离井盖方向升降的升降机构,集水层以及处理井的下方设置有清水层,清水层与处理井相连通。本申请具有利于清理集水层内的垃圾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水系统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水系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目前的海绵城市水系统,授权公告为CN109610601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包括由上至下排布的渗透层、蓄水层、净水层以及集水层,渗透层供地表和路面上的雨水能够向下自然渗入,蓄水层内蓄有雨水,对地表和路面渗来的雨水进行收集的目的,净水层采用石料填充结构或者竹炭填充结构等。当路面上有雨水时,雨水进过渗透层渗入到蓄水层,再经过蓄水层渗入到净水层,最后经净水层到达集水层中。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经净水层到达到集水层中雨水仍然存在有大量的杂质以及垃圾,随着时间越久,垃圾容易将集水层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水系统,有利于清理集水层内的垃圾。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水系统,包括用于设置于地面下的集水层,所述集水层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集水层的出水口一侧设置有处理井,所述处理井的顶部以及底部均呈敞口设置,所述处理井顶部的敞口端设置有井盖,且所述处理井与所述集水层相连通,所述集水层的出水口滑移设置有挡板,所述处理井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挡板朝靠近或远离所述井盖方向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处理井的底部敞口端滑移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处理井靠近顶部敞口端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过滤网朝靠近或远离所述井盖方向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集水层以及所述处理井的下方设置有清水层,所述清水层与所述处理井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井顶部的敞口端设置有井盖,处理井设置有用于驱动挡板朝靠近或远离井盖方向移动的移动组件,处理井靠近顶部敞口端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过滤网朝靠近或远离井盖方向升降的升降结构,清水层与处理井相连通,当雨水从地面渗入到集水层内时,雨水再通过集水层的敞口端流入到处理井,再经过过滤网流入到清水层中,当需要清理集水层中的垃圾时,工作人员先通过移动组件驱动挡板闭合集水层的出水口,然后再打开井盖,然后再通过升降机构驱动过滤网朝靠近井盖的方向上升,工作人员最后清理过滤网上的垃圾,进而有利于清理集水层内的垃圾。可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转动环以及第一丝杆,所述处理井朝向所述集水层敞口端的一侧沿所述处理井的竖直方向开设有移动槽,所述挡板滑移设置于所述移动槽,所述第一丝杆穿过所述挡板并与所述挡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顶端穿过所述移动槽并延伸至所述移动槽外,所述转动环与所述第一丝杆延伸至所述移动槽外的一端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丝杆穿过挡板并与挡板螺纹连接,转动环与第一丝杆延伸至移动槽外的一端铰接,当工作人员转动转动环时,转动环带动第一丝杆转动,第一丝杆带动挡板朝靠近集水层敞口端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挡板闭合于集水层的敞口端,有利于便于下一步清理处理井内的过滤网上的垃圾,进而有利于减少垃圾流入到清水层内。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绳以及用于收卷所述连接绳的收卷组件,所述连接绳设置于所述处理井内,且所述连接绳的一端通过一连接件与所述过滤网相连接,所述处理井靠近所述井盖的一侧滑移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收卷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处理井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台朝靠近或远离所述井盖方向滑动的滑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绳的一端通过一连接件与过滤网相连接,收卷组件设置于支撑台上,处理井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台朝靠近或远离井盖方向滑动的滑动组件,当需要清理过滤网上垃圾时,工作人员先打开井盖,然后通过滑动组件驱动支撑台朝靠近井盖的方向的上升,然后再通过收卷组件将连接绳进行收卷,此时连接绳通过连接件带动过滤网朝靠近井盖的方向移动,进而有利于工作人员清理过滤网上的垃圾。可选的,所述收卷组件包括收卷轮、固定轴以及手摇杆,所述支撑台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固定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内,所述收卷轮套接于所述固定轴,且所述连接绳背离所述过滤网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台并与所述收卷轮相连接,所述固定轴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架并延伸至所述支架外,所述手摇杆套接于所述固定轴延伸至所述支架外的一端,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固定轴转动的锁合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绳背离过滤网的一端穿过支撑台并与收卷轮相连接,手摇杆套接于固定轴延伸至支架外的一端,固定轴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固定轴转动的锁合组件,当需要清理过滤网上的垃圾时,工作人员转动手摇杆,手摇杆带动固定轴转动,固定轴带动收卷轮转动,同时在锁合组件的配合作用下,此时收卷轮将连接绳收卷于收卷轮内,连接绳带动通过连接件带动过滤网朝靠近井盖的方向移动,进而有利于工作人员清理过滤网上的垃圾。可选的,所述锁合组件包括棘轮、棘爪以及固定筒,所述棘轮套接于所述固定轴,所述固定筒通过一连接杆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方,所述固定筒内滑移设置有按压杆,且所述按压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固定筒并延伸至所述固定筒底部外,所述棘爪与所述按压杆延伸至固定筒底部外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相互啮合,所述固定筒通过一弹性件驱动所述按压杆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棘轮的方向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棘轮套接于固定轴,棘爪与按压杆延伸至固定筒底部外的一端相连接,棘爪与棘轮相互啮合,固定筒通过一弹性件驱动按压杆朝靠近或远离棘轮的方向移动,当固定轴转动时,固定轴带动棘轮转动时,在弹性件的配合作用下,棘爪啮合于棘轮的表面,此时连接绳带动过滤网朝靠近井盖的方向移动,由于棘轮棘爪具有单向性,当工作人员放手松开手摇杆时,此时过滤网固定于处理井内,有利于提高过滤网上升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调节弹簧,所述按压杆的侧壁环设有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滑移设置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调节弹簧设置于所述固定筒内,且所述调节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筒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当所述调节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相互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筒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当工作人员朝远离棘轮的方向拉动按压杆时,此时按压杆带动棘爪朝远离棘轮的方向移动,固定块压紧调节弹簧,且棘爪脱离于棘轮,当工作人员放手松开按压杆时,此时调节弹簧恢复自然状态,调节弹簧带动固定块朝靠近棘轮的方向移动,固定块带动按压杆朝靠近棘轮的方向移动,按压杆带动棘爪朝靠近棘轮的方向移动,此时棘爪与棘轮相互啮合,有利于提高棘爪与棘轮相互啮合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手轮以及第二丝杆,所述处理井的一侧沿所述处理井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台滑移设置于所述滑槽,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且所述第二丝杆穿过所述支撑台并与所述支撑台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上端穿过所述滑槽并延伸至所述滑槽外,所述手轮与所述第二丝杆延伸至滑槽外的一端相连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于地面下的集水层(13),所述集水层(13)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31),所述集水层(13)的出水口(131)一侧设置有处理井(2),所述处理井(2)的顶部以及底部均呈敞口设置,所述处理井(2)顶部的敞口端设置有井盖(21),且所述处理井(2)与所述集水层(13)相连通,所述集水层(13)的出水口(131)滑移设置有挡板(3),所述处理井(2)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挡板(3)朝靠近或远离所述井盖(21)方向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处理井(2)的底部敞口端滑移设置有过滤网(22),所述处理井(2)靠近顶部敞口端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过滤网(22)朝靠近或远离所述井盖(21)方向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集水层(13)以及所述处理井(2)的下方设置有清水层(14),所述清水层(14)与所述处理井(2)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于地面下的集水层(13),所述集水层(13)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31),所述集水层(13)的出水口(131)一侧设置有处理井(2),所述处理井(2)的顶部以及底部均呈敞口设置,所述处理井(2)顶部的敞口端设置有井盖(21),且所述处理井(2)与所述集水层(13)相连通,所述集水层(13)的出水口(131)滑移设置有挡板(3),所述处理井(2)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挡板(3)朝靠近或远离所述井盖(21)方向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处理井(2)的底部敞口端滑移设置有过滤网(22),所述处理井(2)靠近顶部敞口端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过滤网(22)朝靠近或远离所述井盖(21)方向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集水层(13)以及所述处理井(2)的下方设置有清水层(14),所述清水层(14)与所述处理井(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转动环(4)以及第一丝杆(41),所述处理井(2)朝向所述集水层(13)敞口端的一侧沿所述处理井(2)的竖直方向开设有移动槽(23),所述挡板(3)滑移设置于所述移动槽(23),所述第一丝杆(41)穿过所述挡板(3)并与所述挡板(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1)的顶端穿过所述移动槽(23)并延伸至所述移动槽(23)外,所述转动环(4)与所述第一丝杆(41)延伸至所述移动槽(23)外的一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绳(63)以及用于收卷所述连接绳(63)的收卷组件,所述连接绳(63)设置于所述处理井(2)内,且所述连接绳(63)的一端通过一连接件(5)与所述过滤网(22)相连接,所述处理井(2)靠近所述井盖(21)的一侧滑移设置有支撑台(26),所述收卷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台(26)上,所述处理井(2)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台(26)朝靠近或远离所述井盖(21)方向滑动的滑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组件包括收卷轮(6)、固定轴(61)以及手摇杆(62),所述支撑台(26)的顶部设置有支架(27),所述固定轴(61)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27)内,所述收卷轮(6)套接于所述固定轴(61),且所述连接绳(63)背离所述过滤网(22)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台(26)并与所述收卷轮(6)相连接,所述固定轴(61)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架(27)并延伸至所述支架(27)外,所述手摇杆(62)套接于所述固定轴(61)延伸至所述支架(27)外的一端,所述支撑台(26)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固定轴(61)转动的锁合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水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武叶泽鑫余应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