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p模块雨水回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58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p模块雨水回用装置,包括上接板和下接板,所述下接板两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上接板的一侧与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两侧均设置有方形槽,所述上接板的另一侧与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方形条,所述方形条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钢索,所述钢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柱,所述推动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推动柱通过调节弹簧连接,所述推动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上接板两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快速装配,方便组装连接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p模块雨水回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回用装置
,具体为一种pp模块雨水回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日益快速发展的生活需求和科技进步,雨水收集模块是海绵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的一部分,若干个雨水收集模块单元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地下贮水池,在水池周围根据工程需要包裹防渗土工布或透水土工布,组成贮水池、渗透池、调洪池不同类型,不滋生蚊蝇及藻类,这些存储的雨水资源,经过处理后可用于冲洗厕所、清洗路面、浇灌草坪、水景补水,甚至用于循环冷却水和消防水,pp雨水模块是100%可循环利用材料制造,无毒无污染,利于改善存贮水质,而且深埋地下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维护简单,可回收利用。但是,现有的pp模块雨水回用装置不能快速装配,不方便组装连接进行使用,在雨水的冲劲下容易散落;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pp模块雨水回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p模块雨水回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pp模块雨水回用装置不能快速装配,不方便组装连接进行使用,在雨水的冲劲下容易散落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p模块雨水回用装置,包括上接板和下接板,所述下接板两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上接板的一侧与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两侧均设置有方形槽,所述上接板的另一侧与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方形条,所述方形条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钢索,所述钢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柱,所述推动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推动柱通过调节弹簧连接,所述推动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上接板两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连接架通过短轴连接,所述转动板下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所述转动板下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转动板上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板。优选的,所述卡板的尺寸大小与方形槽的尺寸大小完全相同,所述卡板与推动柱通过胶粘剂固定。优选的,所述旋钮的下端安装有轴承,所述旋钮与方形条通过轴承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尺寸大小大于卡块的尺寸大小,所述卡块与连接弹簧通过螺钉固定。优选的,所述连接弹簧下端的一侧与连接架的内侧通过胶粘剂固定。优选的,所述下接板两侧的上端与连接块的下端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优选的,所述绳索的一侧与转动板上端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拉动两个拉板,拉板拉动转动板,转动板利用短轴在连接架的内侧旋转,使其转动板带动卡块旋转,将上接板的下端与下接板的上端平齐,利用连接块插入连接架的内侧,放掉拉板,使其拉板失去限位,通过连接弹簧推动转动板旋转到初始位置,利用卡块卡扣到限位槽的内侧,使得上接板和下接板进行固定连接,使得该装置方便装配且连接牢固;2、本技术通过转动其中一个该装置的旋钮,旋钮拉动钢索,钢索拉动推动柱,推动柱拉动卡板,使其卡板贴合在方形条的一侧,将另一个该装置的连接槽与方形条贴合,反转旋钮,利用调节弹簧推动推动柱移动,推动柱带动卡板移动,使其卡板卡扣到方形槽的内侧,使得两个该装置进行连接,使得该装置方便组装连接且连接牢靠,长时间在雨水的冲劲的下不会散落,使得该装置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方形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接板;2、下接板;3、方形条;4、卡板;5、旋钮;6、连接槽;7、方形槽;8、拉板;9、连接架;10、连接块;11、限位槽;12、卡块;13、钢索;14、推动柱;15、固定套;16、调节弹簧;17、绳索;18、转动板;19、短轴;20、连接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pp模块雨水回用装置,包括上接板1和下接板2,下接板2两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11,上接板1的一侧与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槽6,连接槽6的两侧均设置有方形槽7,上接板1的另一侧与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方形条3,方形条3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旋钮5,旋钮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钢索13,钢索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柱14,推动柱1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套15,固定套15与推动柱14通过调节弹簧16连接,推动柱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板4,通过转动其中一个该装置的旋钮5,旋钮5拉动钢索13,钢索13拉动推动柱14,推动柱14拉动卡板4,使其卡板4贴合在方形条3的一侧,将另一个该装置的连接槽6与方形条3贴合,反转旋钮5,利用调节弹簧16推动推动柱14移动,推动柱14带动卡板4移动,使其卡板4卡扣到方形槽7的内侧,使得两个该装置进行连接,使得该装置方便组装连接且连接牢靠,长时间在雨水的冲劲的下不会散落,使得该装置方便使用,上接板1两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9,连接架9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板18,转动板18与连接架9通过短轴19连接,转动板18下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20,转动板18下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12,转动板18上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绳索17,绳索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板8,将下接板2放置到地面上,通过拉动两个拉板8,拉板8拉动转动板18,转动板18利用短轴19在连接架9的内侧旋转,使其转动板18带动卡块12旋转,将上接板1的下端与下接板2的上端平齐,利用连接块10插入连接架9的内侧,放掉拉板8,使其拉板8失去限位,通过连接弹簧20推动转动板18旋转到初始位置,利用卡块12卡扣到限位槽11的内侧,使得上接板1和下接板2进行固定连接,使得该装置方便装配且连接牢固。进一步的,卡板4的尺寸大小与方形槽7的尺寸大小完全相同,卡板4与推动柱14通过胶粘剂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安装卡板4与推动柱14的配合,利用调节弹簧16推动推动柱14移动,推动柱14带动卡板4移动,使其卡板4卡扣到方形槽7的内侧,使得两个该装置进行连接,使得该装置方便组装连接且连接牢靠,长时间在雨水的冲劲的下不会散落,使得该装置方便使用。进一步的,旋钮5的下端安装有轴承,旋钮5与方形条3通过轴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安装旋钮5与方形条3的配合,通过转动其中一个该装置的旋钮5,旋钮5拉动钢索13,钢索13拉动推动柱14,推动柱14拉动卡板4,使其卡板4贴合在方形条3的一侧,将另一个该装置的连接槽6与方形条3贴合,使得该装置方便调节使用。进一步的,限位槽11的尺寸大小大于卡块12的尺寸大小,卡块12与连接弹簧20通过螺钉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安装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p模块雨水回用装置,包括上接板和下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板两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上接板的一侧与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两侧均设置有方形槽,所述上接板的另一侧与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方形条,所述方形条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钢索,所述钢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柱,所述推动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推动柱通过调节弹簧连接,所述推动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上接板两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连接架通过短轴连接,所述转动板下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所述转动板下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转动板上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p模块雨水回用装置,包括上接板和下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板两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上接板的一侧与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两侧均设置有方形槽,所述上接板的另一侧与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方形条,所述方形条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钢索,所述钢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柱,所述推动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推动柱通过调节弹簧连接,所述推动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上接板两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连接架通过短轴连接,所述转动板下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所述转动板下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转动板上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p模块雨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志安杨春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尚信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