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锤及检测装置,检测锤包括锤头、锤柄、壳体及限位件,锤头用于敲击待检测的基桩;锤柄与锤头连接;壳体套设于锤头和部分锤柄外,且锤柄和锤头能够相对壳体沿竖直方向移动;限位件收容于壳体内,限位件用于限制锤头在壳体内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行程。由于限位件能够限制锤头在壳体内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行程,使得锤头在壳体内沿竖直方向上升的最大高度都是一致的,从而可确保锤头每次通过重力势能敲击基桩时基桩所反射的脉冲能量都是一致的,以便于检测人员更好地把握锤头敲击基桩所产生的脉冲能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基桩被锤头敲击时所反射的脉冲能量的分辨率,使得基桩的完整性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锤及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桩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锤及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利用传统的检测锤的锤头敲击待检测的基桩时,由于检测人员敲击手法的随机性,使得检测人员较难把握锤头敲击基桩所产生的脉冲能量,致使检测人员通过同一锤头每次敲击基桩所产生的脉冲能量也难以保持一致,从而造成了基桩被锤头敲击数次时所反射的不同频率的脉冲能量之间的互相干扰,大大影响了基桩的完整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检测人员把握锤头敲击基桩所产生的脉冲能量的检测锤及检测装置。一种检测锤,包括:锤头,用于敲击待检测的基桩;锤柄,与所述锤头连接;壳体,套设于所述锤头和部分所述锤柄外,且所述锤柄和所述锤头能够相对所述壳体沿竖直方向移动;及限位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锤头在所述壳体内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行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套设于所述锤柄外,且所述限位件能够在所述壳体内相对所述锤柄沿竖直方向移动并在沿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后锁定在所述壳体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检测锤还包括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能够与设置在所述壳体两侧上不同位置的所述第一固定孔相配合并伸入所述壳体内压持所述限位件的相对两侧,以调节并锁定所述限位件在所述壳体内沿竖直方向的相对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指示各个所述第一固定孔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的刻度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锤柄外,并弹性抵接在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锤头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锤头提供驱动所述锤头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的弹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锤柄包括:第一锤杆,与所述锤头连接,所述壳体套设于所述锤头和部分所述第一锤杆外;及第二锤杆,套设于所述第一锤杆远离所述锤头的一端内,且所述第二锤杆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锤杆沿竖直方向伸缩并在沿竖直方向伸缩预设长度后与所述第一锤杆之间形成相对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锤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锤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辅助孔,所述锤柄还包括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二辅助孔并与设置在所述第二锤杆的外侧壁上不同位置的所述第二固定孔相配合,以调节并锁定所述第二锤杆相对于所述第一锤杆沿竖直方向的伸缩长度。一种检测装置,包括:上述检测锤和用于固定传感器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基桩被所述锤头敲击时所反射的脉冲能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传感器;及调节组件,所述固定组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固定组件相对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传感器相对所述基桩的放置位置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方向可调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杆,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杆能够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内,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连杆沿所述第二方向伸缩。上述检测锤,壳体内设置有限位件,由于限位件能够限制锤头在壳体内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行程,使得锤头在壳体内沿竖直方向上升的最大高度都是一致的,从而可确保锤头每次通过重力势能敲击基桩时基桩所反射的脉冲能量都是一致的,以便于检测人员更好地把握锤头敲击基桩所产生的脉冲能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基桩被锤头敲击时所反射的脉冲能量的分辨率,使得基桩的完整性检测结果更为准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检测锤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检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锤100,该检测锤100包括锤头110、锤柄120、壳体130及限位件140,锤头110用于敲击待检测的基桩;锤柄120与锤头110连接;壳体130套设于锤头110和部分锤柄120外,且锤柄120和锤头110能够相对壳体130沿竖直方向移动;限位件140收容于壳体130内;限位件140用于限制锤头110在壳体130内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行程。上述检测锤100,壳体130内设置有限位件140,由于限位件140能够限制锤头110在壳体130内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行程,使得锤头110在壳体130内沿竖直方向上升的最大高度都是一致的,从而可确保锤头110每次通过重力势能敲击基桩时基桩所反射的脉冲能量都是一致的,以便于检测人员更好地把握锤头110敲击基桩所产生的脉冲能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基桩被锤头110敲击时所反射的脉冲能量的分辨率,使得基桩的完整性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在一实施例中,限位件140套设于锤柄120外,且限位件140能够在壳体130内相对锤柄120沿竖直方向移动并在沿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后锁定在壳体130内,以使得锤头110能够产生不同强度的脉冲能量来适配不同型号的基桩的完整性检测的使用需求。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30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固定孔,上述检测锤100还包括第一锁紧件150,第一锁紧件150能够与设置在壳体130两侧上不同位置的第一固定孔相配合并伸入壳体130内压持限位件140的相对两侧,以调节并锁定限位件140在壳体1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锤,其特征在于,包括:/n锤头,用于敲击待检测的基桩;/n锤柄,与所述锤头连接;/n壳体,套设于所述锤头和部分所述锤柄外,且所述锤柄和所述锤头能够相对所述壳体沿竖直方向移动;及/n限位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锤头在所述壳体内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行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锤,其特征在于,包括:
锤头,用于敲击待检测的基桩;
锤柄,与所述锤头连接;
壳体,套设于所述锤头和部分所述锤柄外,且所述锤柄和所述锤头能够相对所述壳体沿竖直方向移动;及
限位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锤头在所述壳体内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套设于所述锤柄外,且所述限位件能够在所述壳体内相对所述锤柄沿竖直方向移动并在沿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后锁定在所述壳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检测锤还包括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能够与设置在所述壳体两侧上不同位置的所述第一固定孔相配合并伸入所述壳体内压持所述限位件的相对两侧,以调节并锁定所述限位件在所述壳体内沿竖直方向的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指示各个所述第一固定孔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的刻度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锤柄外,并弹性抵接在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锤头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锤头提供驱动所述锤头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的弹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锤柄包括:
第一锤杆,与所述锤头连接,所述壳体套设于所述锤头和部分所述第一锤杆外;及
第二锤杆,套设于所述第一锤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迎凯,陈远鹏,张八芳,谢德根,黄超,
申请(专利权)人: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