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谷学倩专利>正文

一种地锚式桩基静载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56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锚式桩基静载试验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柱和地桩,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地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顶部放置有三个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顶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壁活动卡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部等间距开设有四个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从凹槽的一端将限位杆滑动到凹槽的内侧壁,使得限位柱贯穿对应位置处的圆孔,通过锚桩的顶部固定连接牵引绳的一端,牵引绳的另一端与对应位置限位杆端部的拉环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配重块的限位固定,提高了桩基静载试验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锚式桩基静载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地锚式桩基静载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桩基静载试验是运用在工程上对桩基承载力检测的一项技术,在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方面,它是目前最为准确、可靠的检验方法,作为判定某种动载检验方法是否成熟,均以静载试验成果的对比误差大小为依据,因此,每种地基基础设计处理规范都把单桩静载试验列入首要位置,静载试验中,作用于桩上的荷载一般由反力装置提供,反力装置的易用程度直接影响着试验的过程和结果,常用的有堆载反力装置和锚桩反力装置;堆载反力装置就是在桩顶使用钢梁设置一承重平台,上堆重物,依靠放在桩头上的千斤顶将平台逐步顶起,从而将力施加到桩身,由于利用堆载相对于锚桩来提供反力,有着经济方便的优势,在目前的现场试验中,受到了检测单位的欢迎,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堆载时只是简单堆放,并未对配重块作相应约束,往往出现倾斜或单个配重块掉落,而且经常会出现堆载出现倾斜,进而引起压载体重心失去平衡,影响实验结果,有的时候因为倾斜过大而倒塌,砸坏施工的吊车,给施工人员造成重大伤害,从而影响桩基静载试验装置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锚式桩基静载试验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柱(1)和地桩(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柱(1)的底部与地面(9)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柱(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承重板(11),所述地桩(2)位于两个支撑柱(1)之间,所述地桩(2)的底面与地面(9)嵌入固定,所述地桩(2)的顶面与油缸(3)的底面贴靠,所述油缸(3)的顶面与位移传感器(4)的底面贴靠,所述位移传感器(4)的顶面与承接板(5)的底面贴靠,所述承接板(5)的顶面与承重板(11)的底面贴靠,所述承重板(11)的顶部放置有三个配重块(6),其中,一个所述配重块(6)位于另外两个配重块(6)的顶面;/n所述配重块(6)的顶面开设有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锚式桩基静载试验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柱(1)和地桩(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柱(1)的底部与地面(9)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柱(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承重板(11),所述地桩(2)位于两个支撑柱(1)之间,所述地桩(2)的底面与地面(9)嵌入固定,所述地桩(2)的顶面与油缸(3)的底面贴靠,所述油缸(3)的顶面与位移传感器(4)的底面贴靠,所述位移传感器(4)的顶面与承接板(5)的底面贴靠,所述承接板(5)的顶面与承重板(11)的底面贴靠,所述承重板(11)的顶部放置有三个配重块(6),其中,一个所述配重块(6)位于另外两个配重块(6)的顶面;
所述配重块(6)的顶面开设有凹槽(61),所述凹槽(61)的底部等间距开设有四个圆孔(62),所述凹槽(61)的内侧壁活动卡接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限位杆(7)的底部等间距开设有四个矩形孔(71),所述矩形孔(71)内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72),所述连接轴(72)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轴套(73),所述轴套(7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731),所述限位柱(731)的底部贯穿对应位置处的圆孔(62),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学倩
申请(专利权)人:谷学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