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固定打桩装置,可以固定粗细不均匀的木桩;可以调节固定的高度;可以调节打桩的速度和高度,从而调整打击的力量和频率,包括固定装置;打桩装置;升降装置,通过齿轮一的的转动,可以固定粗细不一致的木桩;转动转纽可以调整上下动力臂的高度,从而固定不同高度的木桩;调整电机在电机槽口的位置,可以改变异性轮和圆轮的转动速度,从而改变竖杆和重力柱提起和落下的速率,从而改变了击打木桩的频率;转动升降转纽,可以调整重力柱的高低,从而改变打桩的高度,进而改变了打桩的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固定打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固定打桩装置。
技术介绍
打桩装置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机械,但是一般的打桩装置无法固定不同粗细的木桩,且功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固定打桩装置,可以固定粗细不均匀的木桩;可以调节固定的高度;可以调节打桩的速度和高度,从而调整打击的力量和频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固定打桩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打桩装置;升降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打桩装置相连接,打桩装置与升降装置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固定打桩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推杆;转轴一;齿轮一;上滑块;下滑块;槽口滑块;上弹簧;下弹簧;下滑杆;上滑杆;下底座;上底座;拉力弹簧一;齿轮二;小圆柱一;齿轮三;小圆柱二;下动力臂一;下动力臂二;下动力臂三;转纽;转轴二;小齿轮;竖齿;拉力弹簧二;竖管;小圆柱三;上动力臂一;上动力臂二;上动力臂三,转轴一两端均与推杆固定连接,转轴一与齿轮一转动连接,齿轮一与上滑块配合连接,齿轮一与下滑块配合连接,上滑块与槽口滑块滑动连接,下滑块与槽口滑块滑动连接,上滑块与上弹簧固定连接,下滑块与下弹簧固定连接,下弹簧设置在下滑杆槽内,上弹簧设置在上滑杆槽内,下滑杆与下底座滑动连接,上滑杆与上底座滑动连接,两个拉力弹簧一设置在槽口滑块内,齿轮二与小圆柱一转动连接,小圆柱一与下底座固定连接,齿轮三与小圆柱二转动连接,小圆柱二与下底座固定连接,下滑杆与下动力臂三固定连接,齿轮二和齿轮三均与下动力臂三两端啮合传动,齿轮二与齿轮二啮合传动,下动力臂二与齿轮三啮合传动,上动力臂与齿轮的运动形式与下动力臂一致,转纽与转轴二固定连接,两个小齿轮均与转轴二固定连接,小齿轮与竖齿啮合传动,拉力弹簧二设置在竖管内,竖管与小圆柱三滑动连接,三个竖管均与下动力臂一固定连接,三个小圆柱三均与上动力臂二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固定打桩装置,所述打桩装置包括固定凸台;电机;转轮;齿轮四;电机滑块;圆柱三;异性轮;竖杆;左槽;圆轮;齿轮五;圆柱四;右槽;重力柱;电机槽口,电机与转轮固定连接,转轮与齿轮四配合连接,电机与电机滑块固定连接,齿轮四与圆柱三固定连接,固定凸台与圆柱三转动连接,圆柱三与异性轮固定连接,左槽设置在竖杆上,异性轮与左槽配合连接,右槽设置在竖杆上,圆轮与右槽配合连接,齿轮五与齿轮四啮合传动,齿轮五与圆柱四固定连接,圆柱四与圆轮固定连接,圆柱四与固定凸台转动连接,重力柱与竖杆固定连接,电机槽口设置在固定凸台上,电机滑块与电机槽口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固定打桩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转纽;齿轮六;圆柱五;齿轮七;齿轮八;齿轮九;齿轮十;齿轮十一;圆柱六;圆柱七;圆柱八;圆柱九;升降柱一;支撑柱一;锥齿一;锥齿二;升降柱二;支撑柱二;升降柱三;支撑柱三;升降柱四;支撑柱四;锥齿三;锥齿四;锥齿五;锥齿六;锥齿七;锥齿八,齿轮六与圆柱五固定连接,升降转纽与圆柱五固定连接,圆柱五与齿轮七固定连接,齿轮八和齿轮九均与齿轮六啮合传动,齿轮十和齿轮十一均与齿轮七啮合传动,齿轮九和锥齿三均与圆柱六固定连接,齿轮十和锥齿二均与圆柱七固定连接,齿轮八和锥齿五均与圆柱八固定连接,齿轮十一和锥齿八均与圆柱九固定连接,升降柱一与支撑柱一螺纹连接,升降柱二与支撑柱二螺纹连接,升降柱三与支撑柱三螺纹连接,升降柱四与支撑柱四螺纹连接,升降柱一与锥齿一固定连接,升降柱二与锥齿四固定连接,升降柱三与锥齿六固定连接,升降柱四与锥齿七固定连接,锥齿一与锥齿二啮合传动,锥齿三与锥齿四啮合传动,锥齿五与锥齿六啮合传动,锥齿七与锥齿八啮合传动,支撑柱一和支撑柱二和支撑柱三和支撑柱四均与固定凸台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固定打桩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固定打桩装置,通过齿轮一的的转动,可以固定粗细不一致的木桩;转动转纽可以调整上下动力臂的高度,从而固定不同高度的木桩;调整电机在电机槽口的位置,可以改变异性轮和圆轮的转动速度,从而改变竖杆和重力柱提起和落下的速率,从而改变了击打木桩的频率;转动升降转纽,可以调整重力柱的高低,从而改变打桩的高度,进而改变了打桩的力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三;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四;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五;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打桩装置结构示意图一;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打桩装置结构示意图二;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打桩装置结构示意图三;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一;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二;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三;图中:固定装置1;推杆1-1;转轴一1-2;齿轮一1-3;上滑块1-4;下滑块1-5;槽口滑块1-6;上弹簧1-7;下弹簧1-8;下滑杆1-9;上滑杆1-10;下底座1-11;上底座1-12;拉力弹簧一1-13;齿轮二1-14;小圆柱一1-15;齿轮三1-16;小圆柱二1-17;下动力臂一1-18;下动力臂二1-19;下动力臂三1-20;转纽1-21;转轴二1-22;小齿轮1-23;竖齿1-24;拉力弹簧二1-25;竖管1-26;小圆柱三1-27;上动力臂一1-28;上动力臂二1-29;上动力臂三1-30;打桩装置2;固定凸台2-1;电机2-2;转轮2-3;齿轮四2-4;电机滑块2-5;圆柱三2-6;异性轮2-7;竖杆2-8;左槽2-9;圆轮2-10;齿轮五2-11;圆柱四2-12;右槽2-13;重力柱2-14;电机槽口2-15;升降装置3;底座3-1;升降转纽3-2;齿轮六3-3;圆柱五3-4;齿轮七3-5;齿轮八3-6;齿轮九3-7;齿轮十3-8;齿轮十一3-9;圆柱六3-10;圆柱七3-11;圆柱八3-12;圆柱九3-13;升降柱一3-14;支撑柱一3-15;锥齿一3-16;锥齿二3-17;升降柱二3-18;支撑柱二3-19;升降柱三3-20;支撑柱三3-21;升降柱四3-22;支撑柱四3-23;锥齿三3-24;锥齿四3-25;锥齿五3-26;锥齿六3-27;锥齿七3-28;锥齿八3-2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装置中所述的固定连接是指通过焊接;螺纹固定等方式进行固定,结合不同的使用环境,使用不同的固定方式;所述的转动连接是指通过将轴承烘装在轴上,轴或轴孔上设置有弹簧挡圈槽,通过将弹性挡圈卡在挡圈槽内实现轴承的轴向固定,实现转动;所述的滑动连接是指通过滑块在滑槽或导轨内的滑动进行连接;所述的铰接是指通过在铰链;销轴和短轴等连接零件上进行活动的连接方式;所需密封处均是通过密封圈或O形圈实现密封。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固定打桩装置,包括固定装置(1)、打桩装置(2)、升降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与打桩装置(2)相连接,打桩装置(2)与升降装置(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固定打桩装置,包括固定装置(1)、打桩装置(2)、升降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与打桩装置(2)相连接,打桩装置(2)与升降装置(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固定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推杆(1-1)、转轴一(1-2)、齿轮一(1-3)、上滑块(1-4)、下滑块(1-5)、槽口滑块(1-6)、上弹簧(1-7)、下弹簧(1-8)、下滑杆(1-9)、上滑杆(1-10)、下底座(1-11)、上底座(1-12)、拉力弹簧一(1-13)、齿轮二(1-14)、小圆柱一(1-15)、齿轮三(1-16)、小圆柱二(1-17)、下动力臂一(1-18)、下动力臂二(1-19)、下动力臂三(1-20)、转纽(1-21)、转轴二(1-22)、小齿轮(1-23)、竖齿(1-24)、拉力弹簧二(1-25)、竖管(1-26)、小圆柱三(1-27)、上动力臂一(1-28)、上动力臂二(1-29)、上动力臂三(1-30),转轴一(1-2)两端均与推杆(1-1)固定连接,转轴一(1-2)与齿轮一(1-3)转动连接,齿轮一(1-3)与上滑块(1-4)配合连接,齿轮一(1-3)与下滑块(1-5)配合连接,上滑块(1-4)与槽口滑块(1-6)滑动连接,下滑块(1-5)与槽口滑块(1-6)滑动连接,上滑块(1-4)与上弹簧(1-7)固定连接,下滑块(1-5)与下弹簧(1-8)固定连接,下弹簧(1-8)设置在下滑杆(1-9)槽内,上弹簧(1-7)设置在上滑杆(1-10)槽内,下滑杆(1-9)与下底座(1-11)滑动连接,上滑杆(1-10)与上底座(1-12)滑动连接,两个拉力弹簧一(1-13)设置在槽口滑块(1-6)内,齿轮二(1-14)与小圆柱一(1-15)转动连接,小圆柱一(1-15)与下底座(1-11)固定连接,齿轮三(1-16)与小圆柱二(1-17)转动连接,小圆柱二(1-17)与下底座(1-11)固定连接,下滑杆(1-9)与下动力臂三(1-20)固定连接,齿轮二(1-14)和齿轮三(1-16)均与下动力臂三(1-20)两端啮合传动,齿轮二(1-14)与齿轮二(1-14)啮合传动,下动力臂二(1-19)与齿轮三(1-16)啮合传动,上动力臂与齿轮的运动形式与下动力臂一致,转纽(1-21)与转轴二(1-22)固定连接,两个小齿轮(1-23)均与转轴二(1-22)固定连接,小齿轮(1-23)与竖齿(1-24)啮合传动,拉力弹簧二(1-25)设置在竖管(1-26)内,竖管(1-26)与小圆柱三(1-27)滑动连接,三个竖管(1-26)均与下动力臂一(1-18)固定连接,三个小圆柱三(1-27)均与上动力臂二(1-2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固定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桩装置(2)包括固定凸台(2-1)、电机(2-2)、转轮(2-3)、齿轮四(2-4)、电机滑块(2-5)、圆柱三(2-6)、异性轮(2-7)、竖杆(2-8)、左槽(2-9)、圆轮(2-10)、齿轮五(2-11)、圆柱四(2-12)、右槽(2-13)、重力柱(2-14)、电机槽口(2-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文,
申请(专利权)人:张树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