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软土地基的混凝土管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基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软土地基的混凝土管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黏土、淤泥等软弱土层在沿海地区分布广泛,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强、渗透性差、承载力低、固结时间长等特点,桩体会受到地下水的浮力以及桩体之间采用焊接强度不高导致其抗拔能力不足,且桩体长期埋设在黏土、淤泥等软弱土层之下桩体中的金属构件会遇水锈蚀导致抗拔能力的降低。现有专利申请号为202010058353.2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施工工艺和复合桩基。其中复合桩施工工艺包括了成孔(包括斜孔);吊放钢筒;筒外注浆;筒内填料;桩间土加固。对于复合桩基包括了挤密桩和设置于所述挤密桩外周的混凝土渗入层。该地基复合桩施工工艺和复合桩基可以在桩体受力后,桩体侧壁与地层之间通过凝固后的混凝土浆液共同受力,从而也就使得桩体发生沉降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上述中的技术方案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进行侧壁上斜向钻引流孔时没有考虑到桩的直径所带来的施工难点(角度)问题,可能会导致孔壁坍塌。由于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软土地基的混凝土管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尖(1)、管体(2)、中空导管(4)与土体固定管(5),所述桩尖(1)设置于管体(2)的底端,所述中空导管(4)与竖直方向成第一角度倾斜向下设置在所述管体(2)内,其两端开放,其靠下的一端与管体(2)侧壁连通并与管体(2)固定;所述土体固定管(5)的外径与中空导管(4)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土体固定管(5)穿过所述中空导管(4)并延伸至管体(2)的外侧,使得所述土体固定管(5)与土体地基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软土地基的混凝土管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尖(1)、管体(2)、中空导管(4)与土体固定管(5),所述桩尖(1)设置于管体(2)的底端,所述中空导管(4)与竖直方向成第一角度倾斜向下设置在所述管体(2)内,其两端开放,其靠下的一端与管体(2)侧壁连通并与管体(2)固定;所述土体固定管(5)的外径与中空导管(4)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土体固定管(5)穿过所述中空导管(4)并延伸至管体(2)的外侧,使得所述土体固定管(5)与土体地基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管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为1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管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导管(4)至少为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管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固定管(5)内还设置有钢筋导向结构(11),所述钢筋导向结构(11)包括用于钢筋(12)穿过的通道,所述通道与土体固定管(5)的外表面连通,钢筋(12)穿过钢筋导向结构(11)并从土体固定管(5)外表面伸出,所述钢筋(12)的伸出方向与土体固定管(5)的延伸方向呈第二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管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为45-7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管桩系统,其特征在于,钢筋导向结构(11)为中空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焊接在土体固定管(5)内表面,其与土体固定管(5)的外表面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管桩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恩全,居东煜,许想,左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