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护排桩节能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81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支护排桩节能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桩体,桩体为中空的管桩,桩体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插孔,多个插孔围绕桩体的裂缝开设,多个插孔分别插入有插管,多个插管的外端连接有同一加强板,加强板背离桩体的一面开设有多个灌浆孔,多个灌浆孔分别一一对应地连通多个插管,且灌浆孔的直径不小于插管的内径,灌浆孔、插管和插孔之间可凝结有混凝土块,混凝土块通过灌浆孔灌入并冷却凝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支护排桩节能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能够对出现裂痕的基坑支护排桩进行修复,同时,通过对出现裂缝的桩体进行修复,能够减少使用新的桩体来重新排桩,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护排桩节能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尤其是一种支护排桩节能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增多,基坑将越来越大、越深,基坑的支护结构的施工也越来越困难,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地下结构的施工及深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和施工方便,必须要对深基坑及周边环境采取支护和加固的措施。授权公告号为CN10346979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坑支护排桩、止水止土帷幕、以及抗侧排桩,基坑支护排桩设置为呈长桩、短桩间隔的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止水止土帷幕以及抗侧排桩均设置为水泥搅拌桩,止水止土帷幕设置为一排互相咬合的水泥搅拌桩,抗侧排桩设置为若干排双向咬合的水泥搅拌桩,止水止土帷幕设置在基坑支护排桩对应基坑周边一侧,抗侧排桩设置在基坑支护排桩对应基坑一侧的坑底。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基坑支护排桩为中空的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当基坑支护排桩的桩体发生裂痕时,桩体易于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够对出现裂痕的基坑支护排桩进行修复,以避免桩体易于发生断裂,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护排桩节能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支护排桩节能修复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支护排桩节能修复结构,包括桩体,所述桩体为中空的管桩,所述桩体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插孔,多个所述插孔围绕所述桩体的裂缝开设,多个所述插孔分别插入有插管,所述多个所述插管的外端连接有同一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背离所述桩体的一面开设有多个灌浆孔,多个所述灌浆孔分别一一对应地连通多个插管,且所述灌浆孔的直径不小于所述插管的内径,所述灌浆孔、所述插管和所述插孔之间可凝结有混凝土块,所述混凝土块通过灌浆孔灌入并冷却凝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浆通过灌浆孔灌入到灌浆孔、插管和插孔之间并凝结后会形成混凝土块,混凝土块使插管与插孔相互连接,从而使得加强块固定连接在桩体外壁出现有裂缝的位置,使得桩体出现有裂缝的位置得到加强修复,避免桩体易于发生断裂,同时,通过对出现裂缝的桩体进行修复,能够减少使用新的桩体,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插管远离所述加强板的一端设置有L形块,所述L形块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所述第一块体连接于所述插管的端面,所述第一块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插管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块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块体远离所述插管的端部,所述第二块体的长度方向与插管的直径方向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块凝结后,L形块能够提高插管的抗拔性能,从而提高加强板连接在桩体外壁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插管的内壁构造有两条第一凸条,两条所述第一凸条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插管的长度方向平行,两条所述第一凸条之间沿所述插管的直径方向排列,两条所述第一凸条之间滑移设置有第一加强块,所述第一加强块的朝向两条所述第一凸条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两条所述第一凸条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一滑槽滑移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块滑入插管内的两条第一凸条后再灌入和凝结有混凝土块时,能够提高插管的抗弯折能力,从而提高加强板与桩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块与所述插管的内壁之间滑入设置有第二加强块,所述第一加强块的杆身设置有第二凸条,所述插管的内壁设置有第三凸条,所述第二凸条和所述第三凸条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插管的直径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加强块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凸条滑移配合,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三凸条滑移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加强块通过第二滑槽与第二凸条的滑移配合、第三滑槽与第三凸条的滑移配合从而滑入第一加强块与插管的内壁之间,进一步提高插管的抗弯折能力,从而提高加强板与桩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优选的,所述加强板背离所述桩体的一面设置有多个灌浆壳,多个所述灌浆壳分别罩设在多个所述灌浆孔处,所述灌浆壳和所述灌浆孔连通,且所述灌浆壳的顶部开口,所述灌浆壳之间两两成组地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贴合于所述加强板背离所述桩体的一面,所述连杆与所述加强板之间连接有螺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浆壳的开口用于灌入混凝土浆,灌入的混凝土浆再通过灌浆壳灌入到灌浆孔、插管和插孔内,便于混凝土浆的灌入,并且连杆和螺钉的设置便于将灌浆壳设置在加强板的外壁。优选的,所述灌浆壳的朝向所述灌浆孔的内壁设置有多根插杆,多根所述插杆的长度方向均与插管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插杆插入到所述插管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插入到插管内并凝结有混凝土块后,能够加强灌浆壳与插管之间的连接关系。优选的,所述第一凸条朝向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的竖直切面呈梯形,所述第一凸条朝向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沿逐渐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方向渐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第一加强块滑入插管内的过程中,便于第一凸条滑入第一滑槽内,以便于第一加强块的滑入。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护排桩节能修复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支护排桩节能修复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桩体的裂缝处周围开设插孔;步骤二:利用插管插入插孔内,使加强块贴合于桩体的外壁;步骤三:往桩体的灌浆孔内灌入混凝土浆,使混泥土浆灌满灌浆孔、插管和插孔;步骤四:待混凝土浆凝结成混凝土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浆通过灌浆孔灌入到灌浆孔、插管和插孔之间并凝结后会形成混凝土块,混凝土块使插管与插孔相互连接,从而使得加强块固定连接在桩体外壁出现有裂缝的位置,使得桩体出现有裂缝的位置得到加强修复,避免桩体易于发生断裂。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混凝土浆通过灌浆孔灌入到灌浆孔、插管和插孔之间并凝结后会形成混凝土块,混凝土块使插管与插孔相互连接,从而使得加强块固定连接在桩体外壁出现有裂缝的位置,使得桩体出现有裂缝的位置得到加强修复,避免桩体易于发生断裂;2.混凝土块凝结后,L形块能够提高插管的抗拔性能,从而提高加强板连接在桩体外壁的稳定性;3.第一加强块滑入插管内的两条第一凸条后再灌入和凝结有混凝土块时,能够提高插管的抗弯折能力,从而提高加强板与桩体之间的连接关系。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基坑支护排桩的剖视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护排桩节能修复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桩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护排桩节能修复结构的结构剖视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加强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灌浆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桩体;11、插孔;2、加强板;21、灌浆孔;22、插管;3、灌浆壳;31、连杆;32、螺钉;33、插杆;4、L形块;41、第一块体;42、第二块体;51、第一凸条;52、第二凸条;53、第三凸条;61、第一加强块;62、第二加强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护排桩节能修复结构,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为中空的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插孔(11),多个所述插孔(11)围绕所述桩体(1)的裂缝开设,多个所述插孔(11)分别插入有插管(22),所述多个所述插管(22)的外端连接有同一加强板(2),所述加强板(2)背离所述桩体(1)的一面开设有多个灌浆孔(21),多个所述灌浆孔(21)分别一一对应地连通多个插管(22),且所述灌浆孔(21)的直径不小于所述插管(22)的内径,所述灌浆孔(21)、所述插管(22)和所述插孔(11)之间可凝结有混凝土块,所述混凝土块通过灌浆孔(21)灌入并冷却凝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护排桩节能修复结构,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为中空的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插孔(11),多个所述插孔(11)围绕所述桩体(1)的裂缝开设,多个所述插孔(11)分别插入有插管(22),所述多个所述插管(22)的外端连接有同一加强板(2),所述加强板(2)背离所述桩体(1)的一面开设有多个灌浆孔(21),多个所述灌浆孔(21)分别一一对应地连通多个插管(22),且所述灌浆孔(21)的直径不小于所述插管(22)的内径,所述灌浆孔(21)、所述插管(22)和所述插孔(11)之间可凝结有混凝土块,所述混凝土块通过灌浆孔(21)灌入并冷却凝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护排桩节能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22)远离所述加强板(2)的一端设置有L形块(4),所述L形块(4)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块体(41)和第二块体(42),所述第一块体(41)连接于所述插管(22)的端面,所述第一块体(4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插管(22)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块体(42)连接于所述第一块体(41)远离所述插管(22)的端部,所述第二块体(42)的长度方向与插管(22)的直径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护排桩节能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22)的内壁构造有两条第一凸条(51),两条所述第一凸条(51)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插管(22)的长度方向平行,两条所述第一凸条(51)之间沿所述插管(22)的直径方向排列,两条所述第一凸条(51)之间滑移设置有第一加强块(61),所述第一加强块(61)的朝向两条所述第一凸条(5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两条所述第一凸条(51)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一滑槽滑移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护排桩节能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块(61)与所述插管(22)的内壁之间滑入设置有第二加强块(62),所述第一加强块(61)的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富豪赵景乐赵林锋赵大维赵炳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