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及收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79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及收放方法,包括存储机构、夹持机构、输送及调整机构和收放机构;储机构根据存储量和车辆高度要求,可设置多层存储,各层可无障碍升降,并共用一套夹持机构;出仓时,按照一层先出,二层、三层先后下落至对应位置,然后出仓;输送及调整机构包括两条呈90度布置的输送带和交界位置的拨杆,收放机构用于进行收放交通锥。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存储箱上层出入仓困难和用时长的问题,取消夹具往复运动夹取,改由仓储分隔板进行上下位置变换,可大幅降低出入仓用时,保证输送时效,完成作业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及收放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及收放方法,涉及涉及道路养护领域。
技术介绍
现在随着道路施工技术的提高,公路平坦且分道合理,车辆在公路上的速度大大提高,交通路锥是公路上不可缺少的交通指示工具,根据交通路况的改变,要随时对交通路锥进行收放,人工收放是传统的作业方式,人工收放的缺点是速度慢,危险性高,放置的交通路锥间距不统一,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作业时为了车辆安全并提高作业速度,对交通路锥的收放要求越来越高,应市场要求,目前路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收放交通路锥的车辆,这些车辆有的是半自动化,需要人工的助力,没有完全实现全自动化,有的虽然实现了全自动化,但设计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难以普及,无法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或设备功能不够完善,或价格过高,抑或技术参数无法满足施工标准和施工效率需求;因此亟待开发出一种可以完全实现自动化,结构简单易操作的公路交通路锥自动收放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及收放方法,保证输送一体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板上表面从头部至尾部存储机构,夹取机构,输送机构和收放机构;所述存储机构设置于底板上表面的头部端,用于存储交通锥,存储机构的底部连接出入仓机构,出入仓机构与输送机构相连接;所述夹取机构设置于存储机构出入口处,用于夹取交通锥,放置到出入送机构上;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底板中部,包括L型输送带以及设置在相交处设置拨杆结构,L型输送带用于输送交通锥,拨杆结构在L型输送带相交处进行交通锥站立和卧倒的姿态调整,L型输送带一侧与出入仓机构相平行;所述收放机构设置于底板上表面的尾部端,采用六轴机械臂,用于夹取交通锥,调整交通锥布放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存储机构包括开口朝向尾部端的存储箱,存储箱内通过分隔板上下分隔成若干层,每层设置若干个存储位,分隔板与存储箱侧壁之间滑动连接,由驱动机构控制分隔板上下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夹取机构包括短行程双滑台直线模组,通过钢板将双模组进行耦合,实现同时夹取数个交通锥,并进行转移。进一步的,所述L型输送带包括纵向输送带和横向输送带,所述的纵向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车体行进方向相平行,且纵向输送带沿着底板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所述横向输送带输送方向与车体行进方向相垂直,且横向输送带沿着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安装。进一步的,还包括姿态调整机构,水平滑移导轨、翻转机构和提升机构,所述水平滑移导轨连接在车体尾部,所述翻转机构连接在所述水平滑移导轨上,所述提升机构连接在所述翻转机构上,所述姿态调整装置和所述提升机构相连接;所述姿态调整机构包括导向拨杆和导向通道,所述的导向通道上方设置横梁,导向拨杆将交通锥导向进入到导向通道内转移至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将交通锥翻转至直立状态,提升装置则是将交通锥提升至便于抓取的高度位置。一种交通锥布放方法,采用上述权利要求的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包括以下步骤:存储机构最下层分隔板上的交通锥通过步进输送调整上下位置,至夹取机构工作位置;夹取机构将交通锥夹起,向存储机构出入口滑移大于交通锥高度的距离,将交通锥从存储箱取出,放置在出入仓机构上,出入仓机构将交通锥同时将若干交通锥输送到横向输送带上,横向输送带将交通锥依次输送至横向输送带与纵向输送带交界处,交界处的拨杆旋转将卧式姿态的交通锥调整至立式姿态,同时将交通锥从横向输送带转移到纵向输送带一侧,并通过纵向输送带输送至收放机构侧;六轴机械臂将上述位置的交通锥夹取,并放置到地面指定位置。成体在布放过程中向前行进,按一定线路布放交通锥,待储存箱工作位处分隔板上的交通锥取用完毕,工作位处的分隔板滑动下降一定高度让位,上层的分隔板依次下降至工作位处,开始后续出仓作业直至完毕,按层依次出仓,直至结束。一种交通锥回收方法,采用上述权利要求的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包括以下步骤:车体倒向行走,调整机构将交通锥调整至锥尖朝后的卧倒姿态;车辆继续倒退行驶,控制姿态调整机构向交通锥运动,使交通锥的锥底朝向车体并使其进入姿态调整装置内部;姿态调整机构中翻转机构将交通锥插起并旋转九十度,带动交通锥翻转至直立状态,使交通锥落在提升机构上;提升机构将交通锥提起至收放机构夹取位置;收放机构夹取交通锥,放置到纵向输送带上;纵向输送带将交通锥依次输送至横向输送带与纵向输送带交界处,交界处的拨杆旋转将立式姿态的交通锥调整至卧式姿态,同时将交通锥从纵向输送带转移到横向输送带一侧,并通过横向输送带将交通锥输送至储存箱相应的存储位前;夹具机构将横向输送带上交通锥夹起,放到出入仓机构上,出入仓机构将交通锥输送至存储箱相应的存储位;待储存箱工作位处分隔板上的交通锥回收完毕,工作位处的分隔板滑动上升一定高度让位,下层的分隔板依次上升至工作位处,开始后续入仓作业直至完毕,按层依次入仓,直至结束。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多层换位卧式存储机构,利用最小空间实现最大数量交通锥的存储,根据存储量和车辆高度要求,可设置2~4层存储,各层无障碍升降,并共用一套夹具和出入仓机构;出仓时,按照一层先出,二层、三层先后下落至对应位置,然后出仓;并通过两条呈90度布置的输送带和交界位置的拨杆进行循环输送和交通锥姿态调整装置,最终通过机械臂将交通锥以固定状态和顺序输送至指定位置。2.本专利技术针对存储箱上层出入仓困难和用时长的问题,取消夹具往复运动夹取,改由仓储分隔板进行上下位置变换,可大幅降低出入仓用时,保证输送时效,完成作业目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3所示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板上表面从头部至尾部存储机构1,夹取机构,输送机构和收放机构2;所述存储机构1设置于底板上表面的头部端,用于存储交通锥3,存储机构1的底部连接出入仓机构6,出入仓机构6与输送机构相连接;所述夹取机构设置于存储机构1出入口处,用于夹取交通锥3,放置到出入送机构上;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底板中部,包括L型输送带以及设置在相交处设置拨杆结构,L型输送带用于输送交通锥3,拨杆结构在L型输送带相交处进行交通锥3站立和卧倒的姿态调整,L型输送带一侧与出入仓机构6相平行;所述收放机构2设置于底板上表面的尾部端,采用六轴机械臂,用于夹取交通锥3,调整交通锥3布放位置。所述存储机构1包括开口朝向尾部端的存储箱,存储箱内通过分隔板上下分隔成若干层,每层设置若干个存储位,分隔板与存储箱侧壁之间滑动连接,由驱动机构控制分隔板上下位置。所述夹取机构包括短行程双滑台直线模组,通过钢板将双模组进行耦合,实现同时夹取数个交通锥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板上表面从头部至尾部存储机构,夹取机构,输送机构和收放机构;/n其特征在于,存储机构,设置于底板上表面的头部端,用于存储交通锥,存储机构的底部连接出入仓机构,出入仓机构与输送机构相连接;/n夹取机构,设置于存储机构出入口处,用于夹取交通锥,放置到出入送机构上;/n输送机构,设置于底板中部,包括L型输送带以及设置在相交处设置拨杆结构,L型输送带用于输送交通锥,拨杆结构在L型输送带相交处进行交通锥站立和卧倒的姿态调整,L型输送带一侧与出入仓机构相平行;/n收放机构,设置于底板上表面的尾部端,采用六轴机械臂,用于夹取交通锥,调整交通锥布放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板上表面从头部至尾部存储机构,夹取机构,输送机构和收放机构;
其特征在于,存储机构,设置于底板上表面的头部端,用于存储交通锥,存储机构的底部连接出入仓机构,出入仓机构与输送机构相连接;
夹取机构,设置于存储机构出入口处,用于夹取交通锥,放置到出入送机构上;
输送机构,设置于底板中部,包括L型输送带以及设置在相交处设置拨杆结构,L型输送带用于输送交通锥,拨杆结构在L型输送带相交处进行交通锥站立和卧倒的姿态调整,L型输送带一侧与出入仓机构相平行;
收放机构,设置于底板上表面的尾部端,采用六轴机械臂,用于夹取交通锥,调整交通锥布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机构包括开口朝向尾部端的存储箱,存储箱内通过分隔板上下分隔成若干层,每层设置若干个存储位,分隔板与存储箱侧壁之间滑动连接,由驱动机构控制分隔板上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包括短行程双滑台直线模组,通过钢板将双模组进行耦合,实现同时夹取数个交通锥,并进行转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输送带包括纵向输送带和横向输送带,所述的纵向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车体行进方向相平行,且纵向输送带沿着底板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所述横向输送带输送方向与车体行进方向相垂直,且横向输送带沿着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姿态调整机构,水平滑移导轨、翻转机构和提升机构,所述水平滑移导轨连接在车体尾部,所述翻转机构连接在所述水平滑移导轨上,所述提升机构连接在所述翻转机构上,所述姿态调整装置和所述提升机构相连接;所述姿态调整机构包括导向拨杆和导向通道,所述的导向通道上方设置横梁,导向拨杆将交通锥导向进入到导向通道内转移至翻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书祥李昂王贵张陈杨旭郭柏甫许刘奎漆建平韩记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