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水上大型钢沉井定位的缆绳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787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0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上大型钢沉井定位的缆绳施工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由于在钢沉井下水前,不仅提前将主缆绳一端与钢沉井连接,还提前将边缆绳一端与重力锚连接后再将重力锚抛设于指定位置,使得主缆绳和边缆绳的部分连接工作无需在水中进行即可完成;且在钢沉井下水就位后,分别将主缆绳、边缆绳和锚墩平台上的收揽系统进行连接,即可完成水中挂缆工作;另外,由于边缆绳绕过转向轮后即可与收揽系统连接,无需在收揽系统侧再设置一条边缆绳与重力锚上的边缆绳进行固定连接。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仅简化了水上作业的工序,缩短了水中挂缆的时间,还减小了水中挂缆所需的施工作业面,降低了水中挂缆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水上大型钢沉井定位的缆绳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上大型钢沉井定位的缆绳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深水桥梁建设逐渐增多,大型桥梁施工技术也得以不断创新和迅速发展。其中,沉井在现代建筑结构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水中特大型桥梁结构中更是多被作为深水基础,而钢沉井更是因为其具有埋深大、整体性强、稳定性高、承载力及抗变形能力强的优点成为桥梁结构在水中的稳定基础。钢沉井通常采用工厂加工、分节段运输至桥位接高、定位的方式进行施工作业,以往的钢沉井多采用定位船加铁锚辅助定位工艺,并在钢沉井运输至桥位附近后,再将锚绳与钢沉井进行连接固定。不过,对于河床覆盖层较厚的软土地层,定位船加铁锚定位工艺无法满足受力要求,因此,相关技术中多采用锚墩平台加重力锚的组合方式辅助钢沉井定位、着床、下沉至稳定深度。但是,由于传统的钢沉井定位方法需在现场水域环境中进行钢沉井与锚墩平台、重力锚之间的缆绳挂设的全部工作,存在所需配合船舶多、工序繁琐、作业面受限、挂缆时间长、长时间占用航道、作业风险高等问题,不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水上大型钢沉井定位的缆绳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在岸上:/n将边缆绳(4)一端与重力锚(5)连接;/n将主缆绳(6)的一端固定于钢沉井(1)上,另一端悬挂于钢沉井(1)上;/n在钢沉井(1)上设置多个转向轮(7);/n在水中:/n分别在钢沉井(1)的上、下游处设置锚墩平台(2),并在所述锚墩平台(2)上设置收揽系统(3);/n将多个重力锚(5)分别抛锚至钢沉井(1)两侧的上、下游锚位水域处;/n将钢沉井(1)依次运至预设墩位的上游处和下游处,将主缆绳(6)与收揽系统(3)连接;/n将钢沉井(1)运至桥址处附近,并将边缆绳(4)的另一端绕过转向轮(7)后与收揽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水上大型钢沉井定位的缆绳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岸上:
将边缆绳(4)一端与重力锚(5)连接;
将主缆绳(6)的一端固定于钢沉井(1)上,另一端悬挂于钢沉井(1)上;
在钢沉井(1)上设置多个转向轮(7);
在水中:
分别在钢沉井(1)的上、下游处设置锚墩平台(2),并在所述锚墩平台(2)上设置收揽系统(3);
将多个重力锚(5)分别抛锚至钢沉井(1)两侧的上、下游锚位水域处;
将钢沉井(1)依次运至预设墩位的上游处和下游处,将主缆绳(6)与收揽系统(3)连接;
将钢沉井(1)运至桥址处附近,并将边缆绳(4)的另一端绕过转向轮(7)后与收揽系统(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上大型钢沉井定位的缆绳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边缆绳(4)的另一端绕过转向轮(7)后与收揽系统(3)连接之后,还包括步骤:
通过收揽系统(3)分别调整主缆绳(6)和边缆绳(4)的拉力,以将钢沉井(1)调整至预设墩位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上大型钢沉井定位的缆绳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钢沉井(1)运至桥址处附近,包括:
通过收揽系统(3)收放主缆绳(6),以将钢沉井(1)运至桥址处附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上大型钢沉井定位的缆绳施工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宏伟唐生银张玉东郑锋利潘济洪海涛乔力周强强田继开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温州瓯江口大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