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757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仲烷基双酯磺酸钠,非离子乳化剂以及定量的去离子水,加入pH调节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预乳液,再将定量的去离子水,升温后投入引发剂,同时滴加预乳液,滴加后保温,然后降温至室温,就可得到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乳液;其次把硅氧烷单体和硅烷偶联剂高速剪切均匀得到A,在加入去离子水、磺酸、平平加和聚乙二醇混合,升温后滴加A,之后搅拌再升温并保温,然后降至室温,加入pH调节剂混合,得到有机硅聚合乳液。将二者与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加入混合釜搅拌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织物抗起毛起球等级,对织物的手感影响较小,易存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纺织品的环保型抗起毛起球剂,主要用于腈纶和羊毛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
技术介绍
羊绒织物由于手感柔软、绒面厚实丰满、光泽柔和、保暖性好等优点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羊绒织物受原料限制,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腈纶具有手感好、成本低、原料易得、保暖性好的优点,采用腈纶与羊毛混纺,制成的仿羊绒织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羊毛受到外界摩擦时,纤维末梢就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织物表面生成绒毛使布面失去光泽,同时,当绒毛露出一定长度后,在一定距离间的绒毛因摩擦揉搓,反复伸长和回缩而纠结成球。生成的毛球的一端埋植在织物的纤维中,并连接于布面。而且,该毛球还容易藏污纳垢,从而严重影响织物美观。这就需要使用抗起毛起球剂来改善这种现象。而腈纶织物更容易起球,在与毛线一起织造后,做成的面料极易起球,从而降低产品品质。这就需要一种抗起毛球的助剂来对织物进行处理,减少毛球满足消费者需求。现在市场上的抗起毛起球剂主要为成膜物质,但是单纯的成膜物质会使织物手感偏硬,这就需要加入柔软剂来提高织物的手感,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下步骤:/n(1)制备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乳液/n在无氧条件下,在反应容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异辛酯15-20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0-15份,仲烷基双酯磺酸钠3-6份,L-90乳化剂1-2份、AEO-9乳化剂1-2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2份,以及定量的去离子水,把pH调至5-6,搅拌均匀后制成预乳液;再将定量的去离子水,升温至75-80℃,然后投入引发剂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0.05-0.5份,同时滴加预乳液,滴加若干小时,保温若干小时,然后降温至室温,就可得到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乳液;/n(2)制备有机硅聚合乳液/n先把八甲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下步骤:
(1)制备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乳液
在无氧条件下,在反应容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异辛酯15-20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0-15份,仲烷基双酯磺酸钠3-6份,L-90乳化剂1-2份、AEO-9乳化剂1-2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2份,以及定量的去离子水,把pH调至5-6,搅拌均匀后制成预乳液;再将定量的去离子水,升温至75-80℃,然后投入引发剂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0.05-0.5份,同时滴加预乳液,滴加若干小时,保温若干小时,然后降温至室温,就可得到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乳液;
(2)制备有机硅聚合乳液
先把八甲基环四硅氧烷300-400份和N-环己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偶联剂5-15份高速剪切均匀得到A,在加入去离子水1200-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美君赵洪秀查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尼美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