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锁眼机面剪机构,属于缝纫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面剪机构其关联性强导致零件结构复杂装配繁琐的问题。本锁眼机面剪机构,包括安装板、控制器、驱动组件、剪刀组件以及安装在压脚支架上的剪线组件,所述安装板与锁眼机机壳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所述控制器通过分别控制所述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从而分别驱动所述剪刀组件左右、前后、上下运动,所述剪线组件能驱动所述剪刀组件实现松线剪线动作。本面剪机构具有简化机构、装配调试简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眼机面剪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缝纫设备
,涉及一种锁眼机,特别是一种锁眼机面剪机构。
技术介绍
锁眼机是主要用于加工各类服饰中的钮孔的设备,分为平头锁眼机和圆头锁眼机,是服装机械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专用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锁眼机也朝着自动化的方向不断迈进,现有的锁眼机包括自动剪线机构和自动抬压脚机构等,其中自动剪线机构包括用于剪面线的由上剪线驱动机构驱动的上剪线机构和用于剪底线的由下剪线驱动机构驱动的下剪线机构。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266841U,公告日:2017.06.20)公开了一种上剪线驱动机构及锁眼机,用于和上剪线执行组件相连接,上剪线执行组件包括第一摇杆、第二摇杆和上剪刀组件,上剪线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凸轮、第一上剪线驱动杆组、以及第二上剪线驱动杆组;驱动凸轮上开设有封闭曲线状的第一凸轮滑槽和第二凸轮滑槽;第一上剪线驱动杆组上设有嵌入驱动凸轮的第一凸轮滑槽中的第一上剪线滚子,第一上剪线驱动杆组的末端与第一摇杆相铰接;第二上剪线驱动杆组上设有嵌入驱动凸轮的第二凸轮滑槽中的第二上剪线滚子,第二上剪线驱动杆组的末端与第二摇杆相铰接。本方案中的驱动电机带动驱动凸轮转动一周,即可驱动上剪线执行组件完成一个剪线循环,实现多个机构共用一个驱动凸轮,虽然具有整体关联性强的优点,但此优点也会带来以下问题:由于其结构复杂,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关联性强,以致锁眼机在缝制厚料的时候,因为压脚的抬起会导致剪刀前移而使剪线位置发生变化,这样极大地限制了锁眼机的缝料厚度;此外,在锁眼机零部件制造方面,由于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误差容易累积在一起,这直接导致了对于零件制造的高要求以及装配调试面剪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锁眼机面剪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锁眼机面剪机构,包括安装板、控制器、驱动组件、剪刀组件以及安装在压脚支架上的剪线组件,所述安装板与锁眼机机壳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所述控制器通过分别控制所述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从而分别驱动所述剪刀组件左右、前后、上下运动,所述剪线组件能驱动所述剪刀组件实现松线剪线动作。在上述的锁眼机面剪机构中,所述Y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磁阀和Y轴气缸,所述Y轴气缸和上述安装板之间设有垫块,所述垫块和Y轴气缸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Y轴气缸驱动杆呈水平设置且能驱动上述剪刀组件实现前后运动。在上述的锁眼机面剪机构中,所述Z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磁阀和Z轴气缸,所述Z轴气缸通过第一连接块与上述Y轴气缸驱动杆固连,所述Z轴气缸驱动杆呈垂直设置,所述Z轴气缸驱动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剪刀架连接座,所述剪刀架连接座上安装有剪刀架,所述剪刀架的一端与剪刀架连接座连接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一腰型槽,所述第一腰型槽中固定安装有螺钉,所述螺钉能在第一腰型槽中来回移动以调节所述剪刀架与剪刀架连接座前后方向的相对安装位置;所述Z轴气缸驱动杆能驱动上述剪刀组件实现上下运动。在上述的锁眼机面剪机构中,所述X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磁阀和X轴气缸,所述X轴气缸固定安装在气缸支架上,所述气缸支架上与X轴气缸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二腰型槽,所述第二腰型槽中固定安装有螺钉,所述螺钉能在第二腰型槽中来回移动以调节所述X轴气缸与气缸支架左右方向的相对安装位置;所述气缸支架与上述剪刀架的另一端固连,所述X轴气缸驱动杆呈水平设置且能驱动上述剪刀组件实现左右运动。在上述的锁眼机面剪机构中,所述剪刀组件包括剪刀座和面剪刀结构,所述面剪刀结构包括夹线片、定刀和动刀,所述剪刀座的一侧与上述X轴气缸驱动杆固连,所述剪刀座的另一侧与与定刀固连,所述夹线片通过销轴固定连接在定刀上,所述动刀中部可转动套设在上述销轴上且位于所述夹线片和定刀之间,所述动刀远离刀刃的那端开设有第三腰型槽和设有剪刀杠杆,所述定刀上固定安装有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上端位于上述第三腰型槽中,所述限位螺钉能在第三腰型槽中来回移动以限制动刀的转动范围。在上述的锁眼机面剪机构中,所述剪线组件包括剪线板和松线凸轮板,所述剪线板固定安装在上述压脚支架上,所述剪线板上固设有限位挡板;所述松线凸轮板与剪线板固连,工作时,所述松线凸轮板逐渐靠近并抵靠上述剪刀杠杆从而通过剪刀杠杆驱动动刀转动以打开上述动刀和夹线片相互之间的夹持角度从而松线。在上述的锁眼机面剪机构中,所述动刀的开合大小通过调节上述剪线板的上下位置来调节。在上述的锁眼机面剪机构中,所述Z轴气缸驱动杆的上端安装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安装在上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安装有调节螺钉,通过所述调节螺钉可调节Z轴气缸驱动杆的行程来控制上述剪刀组件的上下位置以满足厚料的缝制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三个气缸分别控制剪刀组件实现前后、上下、左右动作,从而降低锁眼机面剪线机构整体的关联性,机构大大简化,装配调试简单。2、本专利技术中的各个零件结构简单,对加工设备和工艺要求降低,有助于降低成本。3、本专利技术中的剪刀组件与压脚动作相互独立,布料厚度变化剪刀剪线位置只发生轻微变化,对剪线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提升缝制布料的厚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气缸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剪刀组件和剪线组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剪刀组件和剪线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2、压脚支架;3、Y轴气缸;4、垫块;5、Z轴气缸;6、第一连接块;7、剪刀架连接座;8、剪刀架;81、第一腰型槽;9、X轴气缸;10、气缸支架;101、第二腰型槽;11、剪刀座;12、夹线片;13、定刀;14、动刀;141、剪刀杠杆;142、第三腰型槽;15、销轴;16、剪线板;17、松线凸轮板;18、第二连接块;19、调节螺钉;20、锁眼机机壳;21、送布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锁眼机面剪机构,包括安装板1、控制器、驱动组件、剪刀组件以及安装在压脚支架2上的剪线组件,安装板1与锁眼机机壳20固连,安装板1是本锁眼机面剪机构的承载部件。驱动组件包括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控制器通过分别控制所述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从而分别驱动剪刀组件左右、前后、上下运动,剪线组件能驱动剪刀组件实现松线剪线动作。本专利技术通过三个驱动机构进而控制剪刀组件工作过程中的上升下降、前后移动、开剪闭合动作,从而降低锁眼机面剪线机构整体的关联性,便于零件制造以及装配调试的顺利进行。此外,压脚机构和剪线机构相互独立,薄厚缝料的缝制模式切换方便快捷。作为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定义锁眼机缝料前进或后退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眼机面剪机构,包括安装板(1)、控制器、驱动组件、剪刀组件以及安装在压脚支架(2)上的剪线组件,所述安装板(1)与锁眼机机壳(20)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所述控制器通过分别控制所述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从而分别驱动所述剪刀组件左右、前后、上下运动,所述剪线组件能驱动所述剪刀组件实现松线剪线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眼机面剪机构,包括安装板(1)、控制器、驱动组件、剪刀组件以及安装在压脚支架(2)上的剪线组件,所述安装板(1)与锁眼机机壳(20)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所述控制器通过分别控制所述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从而分别驱动所述剪刀组件左右、前后、上下运动,所述剪线组件能驱动所述剪刀组件实现松线剪线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眼机面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磁阀和Y轴气缸(3),所述Y轴气缸(3)和上述安装板(1)之间设有垫块(4),所述垫块(4)和Y轴气缸(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上,所述Y轴气缸驱动杆呈水平设置且能驱动上述剪刀组件实现前后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眼机面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磁阀和Z轴气缸(5),所述Z轴气缸(5)通过第一连接块(6)与上述Y轴气缸驱动杆固连,所述Z轴气缸驱动杆呈垂直设置,所述Z轴气缸驱动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剪刀架连接座(7),所述剪刀架连接座(7)上安装有剪刀架(8),所述剪刀架(8)的一端与剪刀架连接座(7)连接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一腰型槽(81),所述第一腰型槽(81)中固定安装有螺钉,所述螺钉能在第一腰型槽(81)中来回移动以调节所述剪刀架(8)与剪刀架连接座(7)前后方向的相对安装位置;所述Z轴气缸驱动杆能驱动上述剪刀组件实现上下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眼机面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磁阀和X轴气缸(9),所述X轴气缸(9)固定安装在气缸支架(10)上,所述气缸支架(10)上与X轴气缸(9)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二腰型槽(101),所述第二腰型槽(101)中固定安装有螺钉,所述螺钉能在第二腰型槽(101)中来回移动以调节所述X轴气缸(9)与气缸支架(10)左右方向的相对安装位置;所述气缸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强,蔡锦飚,
申请(专利权)人: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