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口径复杂内螺旋线立式电解加工机床
本技术涉及电解加工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口径复杂内螺旋线立式电解加工机床。
技术介绍
小口径复杂内螺旋线(长度:800-1000mm,长径比≥25)广泛应用于无后坐力炮管、枪管等零件中。该类零件采用传统的机械拉削加工,存在加工效率低,表面质量差,刀具易损耗,加工成本高的问题。随着材料硬度的进一步提高,新产品硬度达到HRC48-50,且结构越来越复杂,机械拉削无法满足现代产品高效高质量加工的要求。而电解加工以其加工效率高、表面质量好、无切削应力、无电极损耗的优点,为复杂内螺旋线零件的加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先进加工方法。现有的复杂内螺旋线深孔类零件通常采用卧式电解加工设备加工,大口径内螺旋线卧式电解加工机床具有较好的刚性和稳定性,但该类机床在装卡工件时通常需要多人协同配合完成工件的安装,安装时需要反复调试对刀,辅助安装时间较长。且加工过程中快速流动的电解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易导致加工间隙中的电解液流场分布不均匀,直接影响零件的尺寸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特别严重时会导致短路发生,加工无法 ...
【技术保护点】
1.小口径复杂内螺旋线立式电解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底座(1)和自动对心工装(5)、传动装置(16)、导电主轴装置(17);/n所述的机床底座(1)上设置有机床立柱(2)和工作台(3),工作台(3)上固设有一对垫块(4),工作台(3)内通孔的下方设置有电解液回收装置(25);所述的自动对心工装(5)由固定于垫块(4)上的同心套筒(5-1)和设置于机床立柱(2)一侧的机械手夹具(5-2)组成,所述的传动装置(16)和导电主轴装置(17)从上到下设置于自动对心工装(5)上端的机床立柱(2)一侧,同心套筒(5-1)与导电主轴装置(17)的导电主轴同心设置;/n所述的传动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口径复杂内螺旋线立式电解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底座(1)和自动对心工装(5)、传动装置(16)、导电主轴装置(17);
所述的机床底座(1)上设置有机床立柱(2)和工作台(3),工作台(3)上固设有一对垫块(4),工作台(3)内通孔的下方设置有电解液回收装置(25);所述的自动对心工装(5)由固定于垫块(4)上的同心套筒(5-1)和设置于机床立柱(2)一侧的机械手夹具(5-2)组成,所述的传动装置(16)和导电主轴装置(17)从上到下设置于自动对心工装(5)上端的机床立柱(2)一侧,同心套筒(5-1)与导电主轴装置(17)的导电主轴同心设置;
所述的传动装置(16)的上端连接有进液管(15),进液管(15)的另一端通过电解液过滤系统与电解液槽内的电解液(9)连接,电解液槽与电解液回收装置(25)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的导电主轴装置(17)下方设有电解液收集装置(18),导电主轴装置(17)的导电主轴与连接杆(19)相连接,连接杆(19)下端穿过电解液收集装置(18)与阴极(24)连接;导电主轴装置(17)与脉冲电源(23)负极连接,负极电流从脉冲电源(23)出发,经过导电主轴装置(17)到达连接杆(19),从而流向阴极(24),脉冲电源(23)正极与机械手夹具(5-2)相连,正极电流经机械手夹具(5-2)流向工件(6);
所述的连接杆(19)中心孔为双层过液通道,连接杆(19)中心的进液孔(19-1)为电解液进液通道,回液通道由进液孔(19-1)周围分布的六个回液孔(19-2)以及连接杆(19)上端的出液小孔(19-3)组成,回液孔(19-2)与出液小孔(19-3)连通;
所述的阴极(24)的结构是由密封段(24-1)、阴极工作体(24-3)和连接段(2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霖,晏永宁,王朝,翟凯鸽,赵刚刚,齐慧,邓雯,范植坚,贾建利,李清良,杨峰,张传运,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