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设备用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电设备用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应用于制造核电反应堆堆内构件等。
技术介绍
目前核电反应堆堆内构件的服役温度约300~600℃,现使用的一般为稳定化不锈钢321(即ASTM的S32100或者S32109),通过添加一定量的Ti,通常为0.5~0.7%,在保证高碳含量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耐晶间腐蚀性能。但由于Ti是易氧化元素,含量较高时冶炼生产的难度较大,表面容易出现起皮和钛条纹等质量缺陷,连铸板坯需要深度的修磨以去除表面缺陷,严重降低成材率。另外,含钛钢焊接过程中Ti易与氧结合上浮到熔池表面,形成渣岛类的焊接缺陷,需要对焊缝修磨去除焊接渣岛缺陷。为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不含钛的核电设备用不锈钢材料,且高温使用性能能够达到或优于稳定化不锈钢321。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核电设备用奥氏体不锈钢,不含钛、且高温使用性能能够达到或优于稳定化不锈钢32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设备用奥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该核电设备用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为:/nC:0.03~0.06%;/nSi:1.5~2.5%;/nMn:<1.0%;/nCr:17.0~19.0%;/nNi:7.0~9.0%;/nN:0.10~0.25%;/nNb:0.15~0.30%;/nP:小于等于0.045%;/nS:小于等于0.006%;/nCe:0.02~0.06%;/n上述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设备用奥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该核电设备用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为:
C:0.03~0.06%;
Si:1.5~2.5%;
Mn:<1.0%;
Cr:17.0~19.0%;
Ni:7.0~9.0%;
N:0.10~0.25%;
Nb:0.15~0.30%;
P:小于等于0.045%;
S:小于等于0.006%;
Ce:0.02~0.06%;
上述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设备用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用全废钢或者铁水加废钢的模式在电炉配料,再入AOD转炉进行吹氧脱碳以及合金化,接着至精炼炉,按照Ce收得率30~40%计算,加入混合稀土块微调成分,在连铸工序将钢水浇铸成厚度为180~220mm的连铸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霞,彭俊新,许海刚,陈旭,毕洪运,常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