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盖钢包浇铸末期的炉渣改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664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盖钢包浇铸末期的炉渣改质方法,当钢包内的炉渣为还原性炉渣时,浇铸前,通过底吹砖向钢包内吹气,再开始浇铸,在浇铸末期,停止底吹气体,并利用载气将改质剂喷入钢包内,直至浇铸完成;当钢包内的炉渣为氧化性炉渣时,在浇铸末期,利用载气将改质剂喷入钢包内,直至浇铸完成;改质剂的喷入方向朝着钢包的出钢口;改质剂为石灰、轻烧白云石、镁球、增碳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改质剂的粒径为3~10mm。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钢包加盖工艺加剧了浇铸末期的漩涡卷渣,造成钢水质量下降、余钢量增加的问题,开发新的钢包加盖工艺条件下的漩涡卷渣的抑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盖钢包浇铸末期的炉渣改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水浇铸
,涉及一种带盖钢包浇铸末期的炉渣改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钢铁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钢铁企业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需求日益迫切。漩涡卷渣是钢水浇铸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浇铸末期出钢口上方形成漩涡,炉渣被漩涡卷入钢水,严重破坏钢水洁净度和钢材质量。在生产实践中,一旦出现大面积卷渣就必须停止浇铸,钢包内剩余的钢水只能作为废钢重新回炉冶炼,造成资源浪费。钢包加盖后,钢包的保温效果显著提升,炉渣表面散热大幅减少,但是,钢包加盖工艺虽然能够降低热量损失和能源消耗,但同时也加剧了浇铸末期的漩涡卷渣,造成钢水质量下降、余钢量增加。因此,开发钢包加盖工艺条件下的漩涡卷渣抑制技术是十分迫切,且具有重要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带盖钢包浇铸末期的炉渣改质方法,从而实现钢包加盖工艺下的漩涡卷渣抑制,当钢包内的炉渣为还原性炉渣时,在钢水浇铸过程中通过底吹气体抑制钢水的旋转速度,在浇铸末期停止底吹气体,并通过钢包顶部向钢包出钢口上方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盖钢包浇铸末期的炉渣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钢包内的炉渣为还原性炉渣时,浇铸前,通过底吹砖向钢包内吹气,再开始浇铸,在浇铸末期,停止底吹气体,并利用载气将改质剂喷入钢包内,直至浇铸完成;/n当钢包内的炉渣为氧化性炉渣时,在浇铸末期,利用载气将改质剂喷入钢包内,直至浇铸完成;/n所述改质剂的喷入方向朝着钢包的出钢口;/n所述改质剂为石灰、轻烧白云石、镁球、增碳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改质剂的粒径为3~1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盖钢包浇铸末期的炉渣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钢包内的炉渣为还原性炉渣时,浇铸前,通过底吹砖向钢包内吹气,再开始浇铸,在浇铸末期,停止底吹气体,并利用载气将改质剂喷入钢包内,直至浇铸完成;
当钢包内的炉渣为氧化性炉渣时,在浇铸末期,利用载气将改质剂喷入钢包内,直至浇铸完成;
所述改质剂的喷入方向朝着钢包的出钢口;
所述改质剂为石灰、轻烧白云石、镁球、增碳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改质剂的粒径为3~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盖钢包浇铸末期的炉渣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末期是钢包内钢水液位高度为200~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盖钢包浇铸末期的炉渣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浇铸过程中,底吹气体流量随钢包内剩余钢水重量的降低而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盖钢包浇铸末期的炉渣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性炉渣中,FeO和MnO的质量分数之和不超过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盖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绍岩王德永屈天鹏盛敏齐王慧华田俊侯栋李向龙苏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