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车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61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工件车削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垫,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尾座,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垫,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中心架支撑爪。该工件车削装置,达到了降低L/d比值,提高细长轴的刚度的目的,解决了一般工件车削装置工作时导致L/d比值大,细长轴的刚度降低的问题,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提高了加工系统的刚性,避免工件出现弯曲变形,较传统加工方式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且加工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车削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工件车削装置。
技术介绍
车削,即车床加工,车床加工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加工。一般的工件车削装置都是将工件的末端位置与中心架固定,这样一来L/d比值大,细长轴的刚度就有了降低,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因此需要一种工件车削装置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件车削装置,具备降低L/d比值,提高细长轴的刚度等优点,解决了一般工件车削装置工作时导致L/d比值大,细长轴的刚度降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工件车削装置达到降低L/d比值,提高细长轴的刚度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件车削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车削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2),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垫(4),所述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6),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尾座(7),所述螺纹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垫(8),所述螺纹杆(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中心架支撑爪(9);/n所述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车削工件(10),所述车削工件(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刀头(11),所述中心架支撑爪(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细长轴(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车削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2),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垫(4),所述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6),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尾座(7),所述螺纹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垫(8),所述螺纹杆(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中心架支撑爪(9);
所述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车削工件(10),所述车削工件(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刀头(11),所述中心架支撑爪(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细长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螺纹杆(2)以细长轴(12)的底面中点为中心点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车削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军余成华赵冠兴胡绍鑫王龙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成紧固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