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凝胶的纳米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微电极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凝胶的纳米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电极被广泛地应用于电生理、电化学、环境监测以及器官修复等领域。在这些应用领域中,电极作为环境(常为液相环境)与后端处理电路的桥梁,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性能的发挥;微机电(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MEMS)工艺的发展使得电极朝微型化(纳米微电极)的趋势发展。纳米微电极有很多优势,例如:1)空间分辨率高;2)对现场的破坏程度小;3)信息高通量;4)微电极阵列能与大面积的实际环境交互等。由于微型化的趋势限制了电极上电极位点的尺寸,使得电极位点的尺寸越来越小。然而小面积的电极位点导致了纳米微电极拥有较高的界面阻抗,进而制约了微电极性能。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目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1)使用高电学性能的材料:如Weiland,J.D.在文献“Weiland,J.D.andM.S.Humayun,Abiomimeticret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凝胶的纳米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聚合物凝胶包括交联剂和高分子导电聚合物,所述交联剂为己烷-1,6-二磺酸钠,所述高分导电聚合物为吡咯高分子聚合物;所述导电聚合物凝胶的凝胶化过程发生在吡咯高分子聚合物的链生长阶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凝胶的纳米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聚合物凝胶包括交联剂和高分子导电聚合物,所述交联剂为己烷-1,6-二磺酸钠,所述高分导电聚合物为吡咯高分子聚合物;所述导电聚合物凝胶的凝胶化过程发生在吡咯高分子聚合物的链生长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凝胶的纳米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己烷-1,6-二磺酸钠的合成方法为:
将126g亚硫酸钠溶于300mL水中,加入67.5mL1,6-二溴己烷,加热回流至有机相完全消失;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待白色沉淀生成后抽滤,将滤渣置于120℃温度下干燥4h,得到己烷-1,6-二磺酸钠;
合成己烷-1,6-二磺酸钠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凝胶的纳米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聚合物凝胶的制备过程具体为:
将0.25mL-0.75mL吡咯溶解于乙醇溶液中,降温至0℃后,加入0.5g己烷-1,6-二磺酸钠及1mmol过硫酸铵,快速搅拌5~10分钟至溶液变黑后,停止搅拌,静置12h,得到导电聚合物凝胶;
吡咯高分子聚合物链生长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凝胶的纳米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将0.25mL-0.75mL吡咯溶解于乙醇溶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达,谢维昌,刘禹,汤智博,何怿哲,毕梓洋,王小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