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钢板搭接口加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482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彩钢板搭接口加深装置,属于彩钢板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两个立板,两立板之间安装有一层上转轴和一层下转轴,上转轴上套设有上仿形体,下转轴上套设有下仿形体,位于下仿形体的下方在两个立板之间设有底板,上仿形体的右端设有上仿形轮,下仿形体的右端设有下仿形轮,底板上设有一个右支撑板和一个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上安装有两个加深轮,上加深轮上设有两个加深凹槽,下加深轮上设有两个加深凸起,左支撑板上安装有下折弯靠轮,左支撑板顶端焊接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上安装有上折弯靠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一次性将型号为YX18‑77‑315的彩钢板的凸起棱和折弯部压制到位,改善后期彩钢板之间搭接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彩钢板搭接口加深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彩钢板搭接口加深装置,属于彩钢板生产加工

技术介绍
彩钢板成型设备是一种用于对彩钢板进行轧辊成型的辅助装置,其在建筑、机械加工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其中,型号为YX18-77-315的彩钢板是一种常见的类型,其截面形状见图2,一端有两条凸起棱,凸起棱的高度一般在3-4mm左右,成型机在压制彩钢板曲面体的时候由于彩钢板的厚度很薄,凸起棱的高度往往无法一次性达到所要求的尺寸,需要再使用其他的设备加工;另一端有两个折弯部,在使用成型设备进行压制时,折弯部的角度往往不到位,经常出现外翻的情况,这样当两块YX18-77-315的彩钢板搭接时,会出现缝隙和弯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一次性将型号为YX18-77-315的彩钢板的凸起棱和折弯部压制到位的彩钢板搭接口加深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彩钢板搭接口加深装置,包括两个立板,两立板之间安装有一层上转轴和一层下转轴,上转轴上套设有上仿形体,下转轴上套设有下仿形体,位于下仿形体的下方在两个立板之间设有底板,上仿形体的右端设有上仿形轮,下仿形体的右端设有下仿形轮,上仿形轮上设有两个环形凹槽,下仿形轮上设有两个环形凸起,底板上设有一个右支撑板和一个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左支撑板均位于转轴的前端,右支撑板上安装有两个加深轮,分别为上加深轮与下加深轮,上加深轮上设有两个加深凹槽,下加深轮上设有两个加深凸起,左支撑板上安装有下折弯靠轮,左支撑板顶端焊接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上安装有上折弯靠轮。本技术可一次性将型号为YX18-77-315的彩钢板的凸起棱和折弯部压制到位,改善后期彩钢板之间搭接的质量。右侧的上加深轮与下加深轮的作用是加深两个凸起棱到要求的尺寸,左侧的上折弯靠轮与下折弯靠轮配合用于将彩钢板的折弯部弯折到位。进一步优选,所述右支撑板上开设有条形孔,穿过该条形孔设有两个螺纹柱,上加深轮和下加深轮安装在螺纹柱的左端;左支撑板、上支撑板上均设有条形孔,穿过左支撑板的条形孔设有螺纹柱,下折弯靠轮安装在该螺纹柱的右端,穿过上支撑板的条形孔设有螺纹柱,上折弯靠轮安装在该螺纹柱的下端。进一步优选,彩钢板穿过上转轴与下转轴之间,最后彩钢板的右端穿过上加深轮与下加深轮,彩钢板左端的两个折弯部紧贴上折弯靠轮,下折弯部的下端紧贴下折弯靠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一次性将型号为YX18-77-315的彩钢板的凸起棱和折弯部压制到位,改善后期彩钢板之间搭接的质量。右侧的上加深轮与下加深轮的作用是加深两个凸起棱到要求的尺寸,左侧的上折弯靠轮与下折弯靠轮配合用于将彩钢板的折弯部弯折到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型号为YX18-77-315的彩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仿形体和下仿形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加深轮和折弯靠轮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彩钢板曲面体;2、凸起棱;3、上折弯部;4、下折弯部;5、立板;6、底板;7、上转轴;8、下转轴;9、上仿形体;10、上仿形轮;11、环形凹槽;12、下仿形轮;13、环形凸起;14、右支撑板;15、上加深轮;16、加深凹槽;17、下加深轮;18、加深凸起;19、左支撑板;20、上支撑板;21、上折弯靠轮;22、下折弯靠轮;23、下仿形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彩钢板搭接口加深装置,包括两个立板5,两立板5之间安装有一层上转轴7和一层下转轴8,上转轴7上套设有上仿形体9,下转轴8上套设有下仿形体23,位于下仿形体23的下方在两个立板5之间设有底板6,上仿形体9的右端设有上仿形轮10,下仿形体23的右端设有下仿形轮12,上仿形轮10上设有两个环形凹槽11,下仿形轮12上设有两个环形凸起13,底板6上设有一个右支撑板14和一个左支撑板19,右支撑板14和左支撑板19均位于转轴的前端,右支撑板14上安装有两个加深轮,分别为上加深轮15与下加深轮17,上加深轮15上设有两个加深凹槽16,下加深轮17上设有两个加深凸起18,左支撑板19上安装有下折弯靠轮22,左支撑板19顶端焊接有上支撑板20,上支撑板20上安装有上折弯靠轮21。右支撑板14上开设有条形孔,穿过该条形孔设有两个螺纹柱,上加深轮15和下加深轮17安装在螺纹柱的左端;左支撑板19、上支撑板20上均设有条形孔,穿过左支撑板19的条形孔设有螺纹柱,下折弯靠轮22安装在该螺纹柱的右端,穿过上支撑板20的条形孔设有螺纹柱,上折弯靠轮21安装在该螺纹柱的下端。彩钢板穿过上转轴7与下转轴8之间,最后彩钢板的右端穿过上加深轮15与下加深轮17,彩钢板左端的两个折弯部紧贴上折弯靠轮21,下折弯部4的下端紧贴下折弯靠轮22。工作过程:右侧的上加深轮与下加深轮的作用是加深两个凸起棱到要求的尺寸,左侧的上折弯靠轮与下折弯靠轮配合用于将彩钢板的折弯部弯折到位。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彩钢板搭接口加深装置,包括两个立板(5),两立板(5)之间安装有一层上转轴(7)和一层下转轴(8),上转轴(7)上套设有上仿形体(9),下转轴(8)上套设有下仿形体(23),位于下仿形体(23)的下方在两个立板(5)之间设有底板(6),上仿形体(9)的右端设有上仿形轮(10),下仿形体(23)的右端设有下仿形轮(12),上仿形轮(10)上设有两个环形凹槽(11),下仿形轮(12)上设有两个环形凸起(13),其特征在于:底板(6)上设有一个右支撑板(14)和一个左支撑板(19),右支撑板(14)和左支撑板(19)均位于转轴的前端,右支撑板(14)上安装有两个加深轮,分别为上加深轮(15)与下加深轮(17),上加深轮(15)上设有两个加深凹槽(16),下加深轮(17)上设有两个加深凸起(18),左支撑板(19)上安装有下折弯靠轮(22),左支撑板(19)顶端焊接有上支撑板(20),上支撑板(20)上安装有上折弯靠轮(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彩钢板搭接口加深装置,包括两个立板(5),两立板(5)之间安装有一层上转轴(7)和一层下转轴(8),上转轴(7)上套设有上仿形体(9),下转轴(8)上套设有下仿形体(23),位于下仿形体(23)的下方在两个立板(5)之间设有底板(6),上仿形体(9)的右端设有上仿形轮(10),下仿形体(23)的右端设有下仿形轮(12),上仿形轮(10)上设有两个环形凹槽(11),下仿形轮(12)上设有两个环形凸起(13),其特征在于:底板(6)上设有一个右支撑板(14)和一个左支撑板(19),右支撑板(14)和左支撑板(19)均位于转轴的前端,右支撑板(14)上安装有两个加深轮,分别为上加深轮(15)与下加深轮(17),上加深轮(15)上设有两个加深凹槽(16),下加深轮(17)上设有两个加深凸起(18),左支撑板(19)上安装有下折弯靠轮(22),左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宏鑫源钢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