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裂缝封堵及示踪体系、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96435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6
本申请属于裂缝修复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裂缝封堵及示踪体系、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第一反应微胶囊与第二反应微胶囊在裂缝产生的应力作用下破裂后释放并产生反应,反应物填充局部的裂缝,阻断裂缝的扩散。示踪微胶囊的芯料具有一定的耐盐分和紫外分解能力,在紫外灯下可对裂缝的扩展轨迹进行荧光示踪,以便及时了解腐蚀情况并采取解决措施,可以进行塔基混凝土裂缝的修复和无损检测。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微胶囊成型效果好、均一度高、耐候性强、颗粒分布更集中,同时具备更优的强度,仅针对裂缝产生的强应力作用下产生破裂发挥修复效果,非常适合铁塔混凝土结构的腐蚀裂缝封堵和示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裂缝封堵及示踪体系、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申请属于裂缝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裂缝封堵及示踪体系、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输电铁塔的钢结构塔脚下部是铁塔与土壤交界处,容易发生腐蚀,腐蚀造成塔脚主材减薄,容易危及整个铁塔的安全。目前采取的常规防腐蚀手段是在主材外面包覆一层混凝土材料。然而,混凝土材料在服役期间由于徐变、环境湿度变化和不均匀沉降等原因,会产生裂缝、水分及其它有害物质通过微裂缝渗入混凝土材料基体内部,会导致强度降低、碳化、钢筋锈蚀等一系列问题,继而严重影响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而且,这些裂缝会引起缝隙腐蚀,腐蚀介质会沿着这些裂缝进入塔脚主材加速钢结构的腐蚀。现有的超声表面兰姆波检测往往是在主材腐蚀坑较深,或者辅材产生较大面积缺损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有效检验。而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检测需要高的对比度反差。因此,如何及时评估混凝土材料上的裂缝向主材的扩展情况,如何从裂缝内部阻断扩散,以及如何进行裂缝扩展方向的示踪检测,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裂缝封堵及示踪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微胶囊、第二反应微胶囊以及示踪微胶囊;/n所述第一反应微胶囊的芯材为环氧树脂;/n所述第二反应微胶囊的芯材包括改性胺以及硬化剂;/n所述示踪微胶囊的芯材包括环己烷二甲酸、α—烯基磺酸钠、丁烯酸、溶剂和催化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裂缝封堵及示踪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微胶囊、第二反应微胶囊以及示踪微胶囊;
所述第一反应微胶囊的芯材为环氧树脂;
所述第二反应微胶囊的芯材包括改性胺以及硬化剂;
所述示踪微胶囊的芯材包括环己烷二甲酸、α—烯基磺酸钠、丁烯酸、溶剂和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封堵及示踪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微胶囊、所述第二反应微胶囊以及所述示踪微胶囊的壁材选自聚乙烯或聚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封堵及示踪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胺包括1,2-丙二胺和硅酸钠胺,所述硬化剂包括DMP-30和壬基酚;
所述溶剂为醇溶液,所述催化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裂缝封堵及示踪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1,2-丙二胺和所述硅酸钠胺的质量比为5:1,所述DMP-30和所述壬基酚的质量比为2:1;
环己烷二甲酸、α—烯基磺酸钠、丁烯酸、溶剂以及催化剂的质量比为(0.4~0.5):10:(13~18):(20~40):(0.002~0.003)。


5.一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在两个底板上加工凹坑并喷涂脱模剂,在第一凹坑中放入空心球壳,切割空心球壳的顶部形成开口,在第二凹坑上装配薄膜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楹超董重里聂铭黄丰倪惠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