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高原生活污水处理的双污泥除磷脱氮装置和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适用于高原生活污水处理的双污泥除磷脱氮装置和工艺。
技术介绍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其社会地位与自然地位都无比重要,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共荣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区域开发,西藏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城镇生活污水都逐渐呈现排水量增大,COD/N和COD/P比值下降的趋势。而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尚在起步阶段,低温低压低氧条件对微生物的活性、曝气的效能等造成了重大影响,限制了传统活性污泥/生物膜工艺的运行效率,使得污水厂的建立和运行受到很大的阻碍。传统的除磷脱氮工艺属于单污泥系统,聚磷菌和反硝化细菌对污水中碳源存在竞争,后来,人们在生物脱氮除磷研究过程中发现,活性污泥系统中部分聚磷菌可以在缺氧条件下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在进行反硝化的同时摄取溶液中的磷。建立在反硝化除磷的理论基础上,逐渐完善发展出了双污泥除磷脱氮工艺,其设置两套污泥回流系统,即硝化污泥和反硝化除磷污泥,分别构建适于硝化细菌、反硝 ...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高原生活污水处理的双污泥除磷脱氮装置,包括低氧微生物池(1)、厌氧池(2)、好氧微生物池(3)和沉淀池(4),所述低氧微生物池(1)的顶端通过进水管(101)与污水源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氧微生物池(1)的出口通过第一排流管(5)与厌氧池(2)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厌氧池(2)的出口通过第二排流管(6)与好氧微生物池(3)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好氧微生物池(3)的出口通过第三排流管(7)与沉淀池(4)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沉淀池(4)的出口通过污泥回流管(8)分别与厌氧池(2)、低氧微生物池(1)的顶端内部相连接,所述低氧微生物池(1)与好氧微生物池(3)的顶端均设有分流 ...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高原生活污水处理的双污泥除磷脱氮装置,包括低氧微生物池(1)、厌氧池(2)、好氧微生物池(3)和沉淀池(4),所述低氧微生物池(1)的顶端通过进水管(101)与污水源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氧微生物池(1)的出口通过第一排流管(5)与厌氧池(2)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厌氧池(2)的出口通过第二排流管(6)与好氧微生物池(3)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好氧微生物池(3)的出口通过第三排流管(7)与沉淀池(4)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沉淀池(4)的出口通过污泥回流管(8)分别与厌氧池(2)、低氧微生物池(1)的顶端内部相连接,所述低氧微生物池(1)与好氧微生物池(3)的顶端均设有分流台,两个所述分流台的底端均设有层叠设置的挂膜外载体(11),两组所述挂膜外载体(11)内均安装有挂膜内载体(12),位于两组所述挂膜内载体(12)上分布挂设有挂膜菌种,所述低氧微生物池(1)与厌氧池(2)内均嵌设安装有分布于挂膜外载体(11)内的曝气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原生活污水处理的双污泥除磷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分流台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低氧微生物池(1)、厌氧池(2)顶端内部的分流管(9),所述分流管(9)上开设有多个与挂膜外载体(11)内部相连通的溢流口(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原生活污水处理的双污泥除磷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膜外载体(11)包括上下层叠分布的多个V形外挂膜板(111),多个所述V形外挂膜板(111)内部均开设有挂膜腔(112),多个所述V形外挂膜板(111)底部均开设有流通口(113),上下相邻的所述V形外挂膜板(111)交错设置,且位于上方的V形外挂膜板(111)上的流通口(113)与下方的V形外挂膜板(111)上的挂膜腔(112)入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高原生活污水处理的双污泥除磷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氧微生物池(1)与好氧微生物池(3)的内壁上嵌设安装有对底端V形外挂膜板(111)进行限位的限位台(15),多个所述溢流口(10)分别与其位置对应的挂膜腔(112)的入口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原生活污水处理的双污泥除磷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膜内载体(12)包括固定衔接于挂膜腔(112)内部两侧的挂膜杆(13),所述挂膜杆(13)上固定分布有多个弧形内挂膜板(14),所述弧形内挂膜板(14)与挂膜杆(13)相衔接处设有固定囊(141),所述弧形内挂膜板(14)的上下端面均分布有多个纤维绒毛(1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