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41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工艺,涉及豆制品生产技术领域。该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收集加热、初过滤、加入絮凝剂、再过滤、渣滓处理、污水处理和排放七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絮凝剂步骤的反应时间,较少的豆渣无需加入大量的絮凝剂,也无需工作人员长时间对反应池内的物质进行搅拌,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为工作人员减少了体力上的消耗,同时也无需加入大量的絮凝剂,在化学用量上节约了用量,节约了成本,与传统的豆制品污水处理方式不同,该工艺还将豆渣与污水分离,并对豆渣和污水都进行处理,对豆渣进行发酵分解杀菌和干燥,在一定程度上对豆渣进行最大程度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豆制品生产
,具体为一种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也越来越好,人们对于食物的追求也越发讲究,也越来越注意其营养价值,其中豆制品不仅营养且吃法也是非常的繁多,也非常美味,深受人们的喜欢,因此豆制品的市场也越发蓬勃,越来越多的以豆为原料的新品被开发出来,但是在制造豆制品时会产生一定的污染问题,尤其因为豆制品富含蛋白质和淀粉,其排出的污水被空气中的微生物分解非常容易产生恶臭甚至产生许多的有毒物质危害人体。而如今的关于豆制品污水处理的方式,大多是过滤或者煮沸,而这样的作法并没有除根,过滤的杂质同样会被空气中的各种微生物分解,煮沸的污水中的根源物质仍旧存在,再与空气接触仍然不可避免产生恶臭和有害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可以将豆渣和污水两者进行过滤分离且可以对两者进行安全环保处理的优点,解决了目前部分工艺仅仅只是对豆渣污水进行分离却无法满足处理异味无法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收集加热:将豆制品生产过程中所制造出来的污水倒入预备池内进行集中收集,将收集的豆制品污水进行持续加热直至沸腾为止;/nS2、初过滤:将S1中煮沸的豆制品污水静置2-6小时然后排入备用池内,再通过格栏进行过滤,将较大的豆渣过滤出来,并进行集中收集;/nS3、加入絮凝剂:将S2中过滤的豆制品污水引入到反应池内,加入相应份数的絮凝剂并进行充分搅拌,絮凝剂与污水内的豆渣进行结合,并通过不停的搅拌浮于污水表面,使得细小豆渣浮于污水表面;/nS4、再过滤:通过相应目数的格栏将S3中浮于污水表面的渣滓过滤出来,使得豆渣和絮凝剂与污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加热:将豆制品生产过程中所制造出来的污水倒入预备池内进行集中收集,将收集的豆制品污水进行持续加热直至沸腾为止;
S2、初过滤:将S1中煮沸的豆制品污水静置2-6小时然后排入备用池内,再通过格栏进行过滤,将较大的豆渣过滤出来,并进行集中收集;
S3、加入絮凝剂:将S2中过滤的豆制品污水引入到反应池内,加入相应份数的絮凝剂并进行充分搅拌,絮凝剂与污水内的豆渣进行结合,并通过不停的搅拌浮于污水表面,使得细小豆渣浮于污水表面;
S4、再过滤:通过相应目数的格栏将S3中浮于污水表面的渣滓过滤出来,使得豆渣和絮凝剂与污水进行分离;
S5、渣滓处理:将S4中过滤出来的渣滓进行收集并倒入厌氧罐中,向厌氧罐内加入相应份数的分解酵母菌并充分搅拌,再使其温度加热到20-30摄氏度,发酵2-4天,发酵结束后再向厌氧罐内加入相应份数的灭菌剂;
S6、污水处理:将S3内过滤分离出的豆制品污水再次加热煮沸并测量其PH值,若PH值呈酸性则需要添加碱性物质加以均衡,若PH值呈碱性则需要添加酸性物质加以均衡,将污水引入生物化学反应池内进行调节,调节好的水质需要经过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
S7、排放:将S6中调节好的污水再次煮沸,当处理好的污水沸腾时再进行抽样检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时引入排放池内等待排放,排放结束后对池内进行消毒灭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格栏为100-150目,过滤次数为3-5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时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合得拢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