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民俗灯笼的加工设备及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笼加工
,具体为一种民俗灯笼的加工设备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在灯笼加工的过程中可以用到加工设备。现有的民俗灯笼一般采用手动加工的制作形式,加工效率较慢,也不便于灯笼的骨架制作和组装,灵活性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民俗灯笼的加工设备及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民俗灯笼的加工设备及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民俗灯笼一般采用手动加工的制作形式,加工效率较慢,也不便于灯笼的骨架制作和组装,灵活性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民俗灯笼的加工设备及制作方法,包括机体、活动座和旋转座,所述机体的下方两侧安装有移动轮,且机体的上方固定有工作台,所述活动座安装于工作台的上方,且活动座的下侧设置有位移机构,所述活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民俗灯笼的加工设备,包括机体(1)、活动座(4)和旋转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下方两侧安装有移动轮(2),且机体(1)的上方固定有工作台(3),所述活动座(4)安装于工作台(3)的上方,且活动座(4)的下侧设置有位移机构(5),所述活动座(4)的上方安装有旋转电机(6),且旋转电机(6)的上侧设置有旋转轴(7),所述旋转座(8)安装于旋转轴(7)的上方,且旋转座(8)的上方设置有骨架夹持机构(9),所述工作台(3)的两侧上方均固定有支撑杆(10),且支撑杆(10)的上方固定有顶板(11),所述顶板(11)的下方中部固定有电机安装座(12),且电机安装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民俗灯笼的加工设备,包括机体(1)、活动座(4)和旋转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下方两侧安装有移动轮(2),且机体(1)的上方固定有工作台(3),所述活动座(4)安装于工作台(3)的上方,且活动座(4)的下侧设置有位移机构(5),所述活动座(4)的上方安装有旋转电机(6),且旋转电机(6)的上侧设置有旋转轴(7),所述旋转座(8)安装于旋转轴(7)的上方,且旋转座(8)的上方设置有骨架夹持机构(9),所述工作台(3)的两侧上方均固定有支撑杆(10),且支撑杆(10)的上方固定有顶板(11),所述顶板(11)的下方中部固定有电机安装座(12),且电机安装座(12)的内部下方一侧安装有第一直线电机(13),所述第一直线电机(13)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气缸(14),且第一气缸(14)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活塞杆(15),所述第一活塞杆(15)的下方固定有第一升降板(16),且第一升降板(16)的下方安装有注胶头(17),所述电机安装座(12)的内部下方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直线电机(18),且第二直线电机(18)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气缸(19),所述第二气缸(19)的下侧设置有第二活塞杆(20),且第二活塞杆(20)的下方固定有第二升降板(21),所述第二升降板(21)的下方安装有组装机构(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俗灯笼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机构(5)包括有滑动槽(501)、齿条(502)、衔接块(503)、安装板(504)、微型电机(505)和齿轮(506),所述工作台(3)的内部中间设置有滑动槽(501),且滑动槽(501)的内部中间固定有齿条(502),所述活动座(4)的两侧固定有衔接块(503),且衔接块(503)的外侧固定有安装板(504),所述安装板(504)的内侧安装有微型电机(505),且微型电机(505)的电机轴一侧设置有齿轮(5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民俗灯笼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506)通过微型电机(505)构成旋转结构,且齿轮(506)与齿条(502)之间构成啮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俗灯笼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8)与工作台(3)之间呈平行状结构,且旋转座(8)通过旋转电机(6)和旋转轴(7)与工作台(3)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俗灯笼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夹持机构(9)包括有承接轴(901)、托板(902)、液压杆(903)、限位板(904)、侧板(9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周,彭文芳,肖圭元,黄添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