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铆隔墙的装置,冷却块(8)的前端面上固设有支撑块(11),两个支撑块(11)的外侧面上均开设有螺纹孔(12),两个支撑块(11)之间设置有铜片,铜片包括铜片主板(14)和分别固设于铜片主板(14)左右端的弯折板(15),两个弯折板(15)上均开设与螺纹孔(12)相对应的通孔(16),铜片主板(14)的顶表面与支撑块(11)的底表面接触,弯折板(15)经螺钉贯穿通孔(16)且与螺纹孔(12)螺纹连接固定于支撑块(11)上,所述热铆接块(4)设置于铜片主板(14)的正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提高铜片更换效率、提高铜片强度、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铆隔墙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铆隔墙的
,特别是一种热铆隔墙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产品生产中,需要采用热铆接技术将塑料板20与金属板21固定于一体如图1所示,其铆接步骤:先将塑料板20上的塑料隔墙22朝上放置于工作台上,再将金属板21上的通槽分别套在与其对应的塑料隔墙22上,此时塑料隔墙22的上端部处于金属板21的上方,且金属板21支撑于塑料板20的顶表面上,从而实现了塑料板20与金属板21的工装,工装后,采用加热头压在塑料隔墙22的顶表面上,加热头熔化塑料隔墙22的上端部,熔化后的塑料热铆接于金属板21顶表面上以形成热铆头,最后上提加热头,从而实现了塑料板20与金属板21的热铆接。中国专利中公开号为CN110435163A中公开了一种热传导铆接设备,横梁9上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气缸A10和气缸B11,气缸A10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压头12,压头12的右端部焊接有水平设置的铜片,铜片的底表面与压头12的底表面平齐,工作时,工人向气缸A10的无杆腔中通入高压气体,气缸A10的活塞杆带动压头12及铜片13向下运动,铜片13压在塑料柱3的顶部;工人向气缸B11的无杆腔中通入高压气体,气缸B11的活塞杆带动加热头16向下运动,加热头16压在铜片13的顶表面上,加热头16加热铜片13,铜片13再将热量传递给塑料柱3,塑料柱3的顶部材料融化并粘接在金属板2的顶表面,从而实现了金属板2与塑料板1的铆接。然而,这种热传导铆接设备虽然能够实现金属板与塑料板的热铆接,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陷:I、需要气缸A10和气缸B11两个气缸单独进行动作,才能完成热铆接,增加了气缸的投入成本。II、铜片焊接于压头12的底表面上,且悬在压头12的外部,当铜片13压在塑料隔墙或塑料柱的顶端时,铜片13向上完全变形,导致热铆接20~30件产品后,就需要重新更换新的铜片13,然而,铜片13焊接于压头12上,导致很难更换掉已损坏的铜片,为了能够更换掉铜片13,工人们想到用3M胶粘接于压头12的底表面上,虽然能够方便铜片13,但是每次更换时,压头12的底表面上总是留有大量的胶,不仅难以清理,而且导致铜片13底表面不平整,降低了热铆接质量。因此亟需一种提高铜片更换效率、提高铜片强度、使用寿命长的热铆隔墙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提高铜片更换效率、提高铜片强度、使用寿命长的热铆隔墙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铆隔墙的装置,它包括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固设有隔热垫板,隔热垫板的底部固设有加热块,加热块的底部固设有热铆接块,所述隔热垫板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设置于加热块的后侧,导向孔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柱,滑动柱的两端均贯穿导向孔设置,滑动柱的顶部固设有上限位块,上限位块支撑于隔热垫板的顶表面上,滑动柱的底部固设有冷却块,冷却块设置于热铆接块下方,滑动柱上还固设有下限位块,下限位块设置于隔热垫板和冷却块之间,滑动柱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设于下限位块的顶表面上,另一端固设于隔热垫板的底表面上,所述冷却块的前端面上固设有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的外侧面上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支撑块之间设置有铜片,铜片包括铜片主板和分别固设于铜片主板左右端的弯折板,两个弯折板上均开设与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铜片主板的顶表面与支撑块的底表面接触,两个弯折板分别贴在两个支撑块的外端面上,弯折板经螺钉贯穿通孔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于支撑块上,所述热铆接块设置于铜片主板的正上方。所述冷却块的底表面上开设有位于铜片主板上方的进风口。所述隔热垫板上开设有两个导向孔,两个导向孔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动柱。两个支撑块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加热块的侧端面上设置有盲孔,盲孔内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升降气缸缸筒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翅片散热器。所述升降气缸缸筒的后端面上设置有L板,L板的顶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提高铜片更换效率、提高铜片强度、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金属板与塑料板热铆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向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6为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加热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升降气缸,2-隔热垫板,3-加热块,4-热铆接块,5-导向孔,6-滑动柱,7-上限位块,8-冷却块,9-下限位块,10-弹簧,11-支撑块,12-螺纹孔,14-铜片主板,15-弯折板,16-通孔,17-进风口,18-翅片散热器,19-L板,20-塑料板,21-金属板,22-塑料隔墙,23-盲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2~7所示,一种热铆隔墙的装置,它包括升降气缸1,所述升降气缸1缸筒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翅片散热器18。所述升降气缸1缸筒的后端面上设置有L板19,L板19的顶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升降气缸1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固设有隔热垫板2,隔热垫板2的底部固设有加热块3,加热块3的底部固设有热铆接块4,所述隔热垫板2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导向孔5,导向孔5设置于加热块3的后侧,导向孔5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柱6,滑动柱6的两端均贯穿导向孔5设置,滑动柱6的顶部固设有上限位块7,上限位块7支撑于隔热垫板2的顶表面上,滑动柱6的底部固设有冷却块8,冷却块8设置于热铆接块4下方,滑动柱6上还固设有下限位块9,下限位块9设置于隔热垫板2和冷却块8之间,滑动柱6上套设有弹簧10,弹簧10的一端固设于下限位块9的顶表面上,另一端固设于隔热垫板2的底表面上,所述冷却块8的前端面上固设有支撑块11,两个支撑块11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支撑块11的外侧面上均开设有螺纹孔12,两个支撑块11之间设置有铜片,铜片包括铜片主板14和分别固设于铜片主板14左右端的弯折板15,两个弯折板15上均开设与螺纹孔12相对应的通孔16,铜片主板14的顶表面与支撑块11的底表面接触,两个弯折板15分别贴在两个支撑块11的外端面上,弯折板15经螺钉贯穿通孔16且与螺纹孔12螺纹连接固定于支撑块11上,所述热铆接块4设置于铜片主板14的正上方。所述冷却块8的底表面上开设有位于铜片主板14上方的进风口17。所述隔热垫板2上开设有两个导向孔5,两个导向孔5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动柱6。所述加热块3的侧端面上设置有盲孔23,盲孔23内设置有加热棒。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S1、通过L板19上的安装孔将L板19安装固定于横梁上,以实现升降气缸1的安装固定,安装时确保升降气缸1垂向设置;将加热棒接入到电源上,加热棒通电后,加热棒使加热块3温度升高,加热块3将热量传递给热铆接块4,从而使热铆接块4温度升高;S2、工人将塑料板20与金属板21工装在一起,且确保塑料板20上的塑料隔墙22露在金属板21的上方,随后工人将塑料板20放置于工作台上,且确保塑料隔墙22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铆隔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升降气缸(1),所述升降气缸(1)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固设有隔热垫板(2),隔热垫板(2)的底部固设有加热块(3),加热块(3)的底部固设有热铆接块(4),所述隔热垫板(2)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导向孔(5),导向孔(5)设置于加热块(3)的后侧,导向孔(5)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柱(6),滑动柱(6)的两端均贯穿导向孔(5)设置,滑动柱(6)的顶部固设有上限位块(7),上限位块(7)支撑于隔热垫板(2)的顶表面上,滑动柱(6)的底部固设有冷却块(8),冷却块(8)设置于热铆接块(4)下方,滑动柱(6)上还固设有下限位块(9),下限位块(9)设置于隔热垫板(2)和冷却块(8)之间,滑动柱(6)上套设有弹簧(10),弹簧(10)的一端固设于下限位块(9)的顶表面上,另一端固设于隔热垫板(2)的底表面上,所述冷却块(8)的前端面上固设有支撑块(11),两个支撑块(11)的外侧面上均开设有螺纹孔(12),两个支撑块(11)之间设置有铜片,铜片包括铜片主板(14)和分别固设于铜片主板(14)左右端的弯折板(15),两个弯折板(15)上均开设与螺纹孔(12)相对应的通孔(16),铜片主板(14)的顶表面与支撑块(11)的底表面接触,两个弯折板(15)分别贴在两个支撑块(11)的外端面上,弯折板(15)经螺钉贯穿通孔(16)且与螺纹孔(12)螺纹连接固定于支撑块(11)上,所述热铆接块(4)设置于铜片主板(14)的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铆隔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升降气缸(1),所述升降气缸(1)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固设有隔热垫板(2),隔热垫板(2)的底部固设有加热块(3),加热块(3)的底部固设有热铆接块(4),所述隔热垫板(2)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导向孔(5),导向孔(5)设置于加热块(3)的后侧,导向孔(5)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柱(6),滑动柱(6)的两端均贯穿导向孔(5)设置,滑动柱(6)的顶部固设有上限位块(7),上限位块(7)支撑于隔热垫板(2)的顶表面上,滑动柱(6)的底部固设有冷却块(8),冷却块(8)设置于热铆接块(4)下方,滑动柱(6)上还固设有下限位块(9),下限位块(9)设置于隔热垫板(2)和冷却块(8)之间,滑动柱(6)上套设有弹簧(10),弹簧(10)的一端固设于下限位块(9)的顶表面上,另一端固设于隔热垫板(2)的底表面上,所述冷却块(8)的前端面上固设有支撑块(11),两个支撑块(11)的外侧面上均开设有螺纹孔(12),两个支撑块(11)之间设置有铜片,铜片包括铜片主板(14)和分别固设于铜片主板(14)左右端的弯折板(15),两个弯折板(15)上均开设与螺纹孔(12)相对应的通孔(16),铜片主板(14)的顶表面与支撑块(11)的底表面接触,两个弯折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呈明,龚军,石安,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