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余热回用及烟气脱白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043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余热回用及烟气脱白集成装置,包括:换热器,换热器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其内部设有板式风管,板式风管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且进风口处设有第一风机,换热器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烟口、排烟口和排液口;进烟管道,进烟管道连接在进烟口处;排气管道,排气管道包括排风管道和排烟管道,排风管道一端与出风口连通,排烟管道一端与排烟口连通,且二者的另一端均与排气筒连通;冷凝组件,冷凝组件利用连接管与排液口连接;碱液中和组件,碱液中和组件利用连接管与冷凝水箱连通。该装置设计合理,安全性能好,成本较低,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有效解决湿法脱硫的排烟除湿脱白,根除雾霾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余热回用及烟气脱白集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节能减排生产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高效余热回用及烟气脱白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目前工业生产中如火电、化工、固废处理等行业都存在尾气排放的现象,目前包括火电等各行业的燃煤锅炉烟气90%以上上了脱硫,其中超过90%采用湿法,现有技术中如通过低温电除尘器和/或末端湿式静电除尘器改造,可以满足新国标(GB13223-2011)要求,甚至实现超低排放。抛开投资和运行成本问题不说,就算我国各种燃煤锅炉都达到超低排放水平,也不能彻底解决大气雾霾污染,原因是现行标准规范中有一大缺失,就是没有排放烟气湿度的控制指标,而这恰恰是形成雾霾的根源。因此如能有效解决湿法脱硫的排烟除湿脱白,不仅能根除雾霾污染,还能低成本实现环保达标、超低近零排放,特别是回收烟气中的水分和余热,年节水潜力几十亿吨,提高燃煤效率,兼顾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我国是属于煤矿大国,原有的生产中包括火电、钢铁、化工及固废处理等行业基本都采用燃煤锅炉,燃煤锅炉湿法脱硫系统排烟带出的水分,以300MW机组为例,脱硫系统每小时消耗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效余热回用及烟气脱白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换热器(1),所述换热器(1)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所述换热器(1)内部设有便于空气流通的板式风管,所述板式风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所述进风口(11)和所述出风口(12)处,且所述进风口(11)处固定有第一风机(2),所述换热器(1)顶部和底部还分别开设有用于使高温烟气流动的进烟口(13)和排烟口(14)以及用于排出冷凝液的排液口(15);/n进烟管道(3),所述进烟管道(3)设于所述进烟口(13)处,且所述进烟管道(3)的一端与外部湿法脱硫塔出口管道(100)连通,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进烟口(13)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余热回用及烟气脱白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1),所述换热器(1)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所述换热器(1)内部设有便于空气流通的板式风管,所述板式风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所述进风口(11)和所述出风口(12)处,且所述进风口(11)处固定有第一风机(2),所述换热器(1)顶部和底部还分别开设有用于使高温烟气流动的进烟口(13)和排烟口(14)以及用于排出冷凝液的排液口(15);
进烟管道(3),所述进烟管道(3)设于所述进烟口(13)处,且所述进烟管道(3)的一端与外部湿法脱硫塔出口管道(100)连通,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进烟口(13)处;
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包括排风管道(4)和排烟管道(5),所述排风管道(4)一端连接在所述出风口(12)处,另一端与排气筒(6)连通,所述排烟管道(5)一端连接在所述排烟口(14)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筒(6)连通;
冷凝组件(7),所述冷凝组件(7)包括冷凝水箱(71)和冷凝水输送泵(72),所述冷凝水箱(71)利用连接管与所述排液口(15)连接,所述冷凝水输送泵(72)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冷凝水箱(71)连通,用于将所述冷凝水箱(71)中的冷凝液泵出;
碱液中和组件(8),所述碱液中和组件(8)利用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冷凝水箱(71)连通,用于中和所述冷凝水箱(71)中收集的冷凝液的PH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余热回用及烟气脱白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为搪瓷板式换热器(1),且所述搪瓷板式换热器(1)壳体采用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余热回用及烟气脱白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内部还设置有沿烟气流通方向平行布置的多个隔板(16),且多个隔板(16)均匀间隔排布,多个所述隔板(16)采用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余热回用及烟气脱白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所述出风口(12)和所述板式风管均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进风口(11)和两个以上所述出风口(12)分别相对布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伟邢翰科王利华叶盛王东岳刘强徐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开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