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港专利>正文

一种导流防喷粉式聚四氟乙烯蝶板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02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流防喷粉式聚四氟乙烯蝶板加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导流防喷粉式聚四氟乙烯蝶板加工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导流防喷粉式聚四氟乙烯蝶板加工装置,包括有底部集合板、支撑脚座、运行控制屏、锤击加压系统和转移系统等;支撑脚座上方与底部集合板进行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在聚四氟乙烯蝶板加工过程中对聚四氟乙烯蝶板成型模具的自动翻面摆放定位,并在模具摆放和上料完成后进行自动加压成型,在加压成型过程中通过空气环流设计避免了聚四氟乙烯粉从模具孔中喷出的现象,减少了聚四氟乙烯粉的浪费,减少了聚四氟乙烯粉污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流防喷粉式聚四氟乙烯蝶板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流防喷粉式聚四氟乙烯蝶板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聚四氟乙烯,俗称“塑料王”,是一种以四氟乙烯作为单体聚合制得的高分子聚合物。白色蜡状、半透明、耐热、耐寒性优良,可在-180~260ºC长期使用。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所以可作润滑作用之余,亦成为了易清洁水管内层的理想涂料。目前,现有技术中在聚四氟乙烯蝶板加工生产过程中,聚四氟乙烯蝶板成型模具中最顶部的下压模具盖,下压模具盖为一个圆盘,其外环面与聚四氟乙烯蝶板中部垫板凸出部分接触的位置存在两个弧形开口,进而在下压模具盖顶部下压过程中由于模具内部空气被下压模具盖下压挤出,进而空气携带部分聚四氟乙烯粉从两侧弧形开口中喷出,在不采取补料操作的情况下,靠近弧形开口处的聚四氟乙烯粉密度减小,生产得到的聚四氟乙烯蝶板工业强度不均匀,靠近弧形开口处原料密度较低,使用寿命较短。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导流防喷粉式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流防喷粉式聚四氟乙烯蝶板加工装置,包括有:/n底部集合板(1);/n支撑脚座(2),支撑脚座(2)上方与底部集合板(1)进行焊接;/n运行控制屏(3),运行控制屏(3)与锤击加压系统(4)相连接;/n其特征是:还包括有:/n锤击加压系统(4),锤击加压系统(4)下方与底部集合板(1)相连接;/n转移系统(5),转移系统(5)与固定系统(8)相连接;/n翻转系统(6),翻转系统(6)下方与底部集合板(1)相连接,翻转系统(6)与锤击加压系统(4)相连接;/n加压成型系统(7),加压成型系统(7)下方与固定系统(8)相连接;/n固定系统(8),固定系统(8)与锤击加压系统(4)相连接,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防喷粉式聚四氟乙烯蝶板加工装置,包括有:
底部集合板(1);
支撑脚座(2),支撑脚座(2)上方与底部集合板(1)进行焊接;
运行控制屏(3),运行控制屏(3)与锤击加压系统(4)相连接;
其特征是:还包括有:
锤击加压系统(4),锤击加压系统(4)下方与底部集合板(1)相连接;
转移系统(5),转移系统(5)与固定系统(8)相连接;
翻转系统(6),翻转系统(6)下方与底部集合板(1)相连接,翻转系统(6)与锤击加压系统(4)相连接;
加压成型系统(7),加压成型系统(7)下方与固定系统(8)相连接;
固定系统(8),固定系统(8)与锤击加压系统(4)相连接,固定系统(8)下方与底部集合板(1)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防喷粉式聚四氟乙烯蝶板加工装置,其特征是,锤击加压系统(4)包括有:
动力电机(401),动力电机(401)下方与电机座(402)相连接,动力电机(401)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403)进行固接;
电机座(402),电机座(402)下方与底部集合板(1)进行螺栓连接,电机座(402)上方与固定系统(8)相连接;
第一锥齿轮(403),第一锥齿轮(403)与第二锥齿轮(404)进行啮合;
第二锥齿轮(404),第二锥齿轮(404)轴心与第一转轴杆(405)进行固接;
第一转轴杆(405),第一转轴杆(405)与电机座(4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杆(405)上方与固定系统(8)相连接;
第一传动轮(406),第一传动轮(406)轴心与第一转轴杆(405)进行固接;
第二传动轮(407),第二传动轮(407)轴心与第一转轴杆(405)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407)与翻转系统(6)相连接;
第三传动轮(408),第三传动轮(408)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406)进行传动连接;
第二转轴杆(409),第二转轴杆(409)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408)进行固接,第二转轴杆(409)与固定系统(8)相连接;
第一固定集合架(4010),第一固定集合架(4010)与第二转轴杆(40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集合架(4010)下方与底部集合板(1)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固定集合架(4010)与运行控制屏(3)进行螺栓连接;
第四传动轮(4011),第四传动轮(4011)轴心与第二转轴杆(409)进行固接;
第五传动轮(4012),第五传动轮(401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4011)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4012)轴心与第三转轴杆(4014)进行固接;
第一平齿轮(4013),第一平齿轮(4013)轴心与第三转轴杆(4014)进行固接;
第三转轴杆(4014),第三转轴杆(4014)上方与第二集合架板(4015)进行转动连接;
第二集合架板(4015),第二集合架板(4015)下方与第一电动推杆(4016)进行固接,第二集合架板(4015)与第一固定集合架(4010)进行焊接,第二集合架板(4015)下方与固定系统(8)相连接;
第一电动推杆(4016),第一电动推杆(4016)下方与第一集合板(4017)进行固接;
第一集合板(4017),第一集合板(4017)与第二电动推杆(4029)进行固接;
伸缩转轴(4018),伸缩转轴(4018)上方与第二集合架板(4015)进行转动连接,伸缩转轴(4018)外表面与第一集合板(4017)进行转动连接;
第二平齿轮(4019),第二平齿轮(4019)轴心与伸缩转轴(4018)进行固接;
转动轴承架(4020),转动轴承架(4020)与伸缩转轴(4018)进行固接;
第一锥齿盘(4021),第一锥齿盘(4021)上方与第一集合板(4017)进行固接;
第四转轴杆(4022),第四转轴杆(4022)与转动轴承架(4020)进行转动连接;
第三锥齿轮(4023),第三锥齿轮(4023)轴心与第四转轴杆(4022)进行固接;
第三平齿轮(4024),第三平齿轮(4024)轴心与第四转轴杆(4022)进行固接;
第四平齿轮(4025),第四平齿轮(4025)上方与第三平齿轮(4024)进行啮合;
第一丝杆(4026),第一丝杆(4026)与转动轴承架(4020)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4026)外表面与第四平齿轮(4025)进行固接;
第一内螺纹滑动板(4027),第一内螺纹滑动板(4027)内侧与第一丝杆(4026)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内螺纹滑动板(4027)内侧与第四转轴杆(4022)进行滑动连接;
加压冲击锤(4028),加压冲击锤(4028)与第一内螺纹滑动板(4027)进行螺栓连接;
第二电动推杆(4029),第二电动推杆(4029)上方与第二集合架板(4015)进行固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流防喷粉式聚四氟乙烯蝶板加工装置,其特征是,转移系统(5)包括有:
电动滑轨(501),电动滑轨(501)下方与固定系统(8)相连接;
电动滑座(502),电动滑座(502)内侧与电动滑轨(501)进行滑动连接;
电动升降柱(503),电动升降柱(503)下方与电动滑座(502)进行螺栓连接;
第一电动转盘(504),第一电动转盘(504)与电动升降柱(503)进行螺栓连接;
延伸板架(505),延伸板架(505)与第一电动转盘(504)进行固接;
第一电动吸盘(506),第一电动吸盘(506)上方与延伸板架(505)进行固接;
第二电动吸盘(507),第二电动吸盘(507)上方与延伸板架(505)进行固接;
上模具压片(508),上模具压片(508)上方依次与第一电动吸盘(506)和第二电动吸盘(507)相连接;
中间支撑板(509),中间支撑板(509)上方与上模具压片(508)相接触;
下模具压片(5010),下模具压片(5010)上方与中间支撑板(509)相接触,下模具压片(5010)下方与固定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港
申请(专利权)人:李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