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99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包括箱体、内部主体及过滤装置。箱体前部有前进气板的滑槽,左右各有一个侧进气口,底部与万向轮连接,尾部有空气加湿器与可拆卸的出口滑道。内部主体有主、侧两流道,侧流道为加强过滤,且能加快空气流动提高过滤效果,在去除各个过滤网后,能作为风扇使用。过滤装置包括前、侧、后三部分实现多重过滤,前过滤装置由挡板和推板组成,中间放置过滤网,侧过滤器放置于内部主体和箱体的进气孔之间,通过其推板固定过滤网,后过滤器放置于内部主体的后滑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流道有风扇作用且能提高过滤效果、能多种过滤网搭配、方便移动的空气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双流道有风扇作用且能提高过滤效果、能多种过滤网搭配、方便移动的空气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家用空气过滤器的需求量在日益增加,在家庭中过滤器往往不会长期开启使用,而导致其大量时间属于闲置状态,导致其性价比大大下降。在使用过程中,现有的空气过滤装置由于结构框架的固定化,往往在配置滤网时需要规定的尺寸,否则将难以安装,想要不同的过滤效果,则需要配置不同的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流道有风扇作用且能提高过滤效果、能多种过滤网搭配、方便移动的空气过滤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具有箱体、过滤装置、内部主体、空气加湿器、可拆卸滑道和万向轮;内部主体放置于箱体内部,过滤装置包括前置过滤装置、侧滤网板和后过滤网,所述内部主体具有前进气口、后出气口、左右侧进气口且内部有主流道和侧流道,所述侧滤网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内部主体两边且使滤网置于箱体和内部主体的侧进气口之间,所述后过滤网通过滑入内部主体出风口的滑道固定住,所述空气加湿器通过螺栓连接在箱体出口前,所述万向轮通过螺栓连接于箱体底部。所述的前置过滤装置还包括挡板、多种过滤网、推板和弹簧,所述的多种过滤网被推板顶在挡板上,通过所述挡板上的卡扣与内部主体上的卡槽扣住,能使不同厚度的滤网进行固定,能根据需求进行不同的滤网搭配。如此设计,能使不同厚度的滤网通过推板而被固定,能使不同的厚度的滤网进行组合,能随意置换需要的滤网,能实现多种过滤网的过滤效果。所述的箱体还包括前进气口、前进气板、后出气口、后出气板、左右两边的侧进气口和可拆卸滑道,前进气口具有一滑道,前进气板通过前进气口的滑道滑入与箱体连接,后出气板通过滑入位于后出气口的可拆卸滑道与箱体连接。所述的内部主体包括电机、涡轮、旋转叶片、电机固定件、涡轮盖和双流道,涡轮通过电机来启动,电机通过电机固定件固定在涡轮盖上,涡轮盖通过内部主体内部的凸起物固定,通过旋转叶片的转动实现主流道的开关,当主流道关闭,侧流道将会开启,侧流道能够引入侧进风口的空气,实现空气流量的增加,主流道开启时,实现精过滤,流速较慢;侧流道开启时,现实粗过滤,流速较快且侧过滤网也开启工作,去除所有滤网,开启侧流道,能实现风扇的功能。如此设计,在开启侧流道时,能够提高过滤装置的粗过滤效果,能够适用于能够提高过滤效果,在拆除滤网后能作为风扇使用。所述的可拆卸滑道还包括卡块、旋盖、滑板,所述的卡块通过插入所述的滑板的滑板插孔和箱体插孔,使所述的可拆卸滑道与所述的箱体的后出气口连接,通过所述的旋盖与所述的滑板上的螺纹连接,固定所述的卡块。如此设计,方便装拆出风口,也方便主体流道部分能够方便取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的整体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的箱体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的滤网叠加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的内部配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的可拆卸滑道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的内部主体剖面示意图。图中:1、箱体;2、内部主体;10、万向轮;11、前进气板;12、滑板;13、旋盖;14、卡块;15、后出气板;16、空气加湿器;20、圆形块;21、涡轮;22、电机连接件;23、电机;24、电机固定件;25、涡轮盖;26、旋转盖;27、旋转叶片;28、侧滤网板;29、后过滤网;30、挡板;31、第一过滤网;32、第二过滤网;33、第三过滤网;34、推板;35、弹簧;100、主进气孔;101、凸起顶块;102、进口滑道;103、箱体上的侧进风口;104、箱体插孔;120、滑板外螺纹;121、滑板插孔;122、出口滑道;200、推板轨道;201涡轮盖的卡块;202、挡板卡槽;203、后过滤网滑道;204、内部主体侧进风口;205、主流道出气口;206、侧流道出气口;207、紫外灯;208、侧流道;280、侧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的整体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的箱体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的滤网叠加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的内部配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的可拆卸滑道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的内部主体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空气过滤器中,由前进气板11、箱体1、万向轮10、后进气板15与侧滤网280形成外观。如图2、图3与图6所示,本技术箱体1大致形成长方体,前进气口11通过箱体1上的进口滑道102滑入箱体1,与箱体1形成一个整体。后出气板15通过滑入滑板12上的出口滑道122进行连接,万向轮10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1的底部,空气加湿器6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1与内部主体2之间。内部主体2置于箱体1内部,内部主体2前端底部缺少一截与箱体1底部的凸起顶块101进行配合,中间还留有一缝隙,用来设置前部两万向轮10的螺栓空间。如图1、图6所示,此图为可拆卸滑道的分解立体图。滑板12插入于箱体后部,将滑块12插入箱体插孔104与滑板插孔121,通过旋盖13与滑板外螺纹120进行螺纹连接,固定滑块12,从而使滑板12固定在箱体1上,在插入后出气板15。如图2、图4与图7所示,前置过滤装置的弹簧35与推板34的腿进行连接,放置于内部主体2的推板轨道200内。在挡板30与推板34之间放置第一过滤网31、第二过滤网32与第三过滤网33,再通过挡板30的卡扣与内部主体2外的挡板卡槽202连接,固定住多重滤网。如图2、图5与图7所示,前置过滤装置位于内部主体2的进风口处。侧滤网板28放置于内部主体2的外槽上,并且侧滤网板28上的侧滤网280放置于内部主体2上的内部主体侧进风口204与箱体1上的侧进风口103之间。后过滤网29通过内部主体2后部的后过滤网滑道203,与内部主体2进行连接。如图5与图7所示,内部主体2、涡轮21与圆形块20构成一个弧度的气流进口,涡轮21通过电机23带动,电机23与涡轮21连接通过电机连接件22,电机23通过电机固定件24进行固定,电机固定件24通过螺栓与涡轮盖25进行连接,涡轮盖25通过圆形块20与内部主体2内部的涡轮盖滑块201进行固定。旋转叶片27放置于旋转盖26内部,旋转盖26通过螺钉与内部主体2固定,旋转叶片27的旋转可实现主流道与侧流道的转换。如图7所示,主流道模式为:空气在内部主体2内笔直通过,从主流道出气口205出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过滤装置、内部主体、空气加湿器、可拆卸滑道和万向轮;内部主体放置于箱体内部,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前置过滤装置、侧滤网板和后过滤网,所述内部主体具有前进气口、后出气口、左右侧进气口且内部有主流道和侧流道,所述侧滤网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内部主体两边且使滤网置于箱体和内部主体的侧进气口之间,所述后过滤网通过滑入内部主体出风口的滑道固定住,所述空气加湿器通过螺栓连接在箱体出口前,所述万向轮通过螺栓连接于箱体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过滤装置、内部主体、空气加湿器、可拆卸滑道和万向轮;内部主体放置于箱体内部,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前置过滤装置、侧滤网板和后过滤网,所述内部主体具有前进气口、后出气口、左右侧进气口且内部有主流道和侧流道,所述侧滤网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内部主体两边且使滤网置于箱体和内部主体的侧进气口之间,所述后过滤网通过滑入内部主体出风口的滑道固定住,所述空气加湿器通过螺栓连接在箱体出口前,所述万向轮通过螺栓连接于箱体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箱体还包括前进气口、前进气板、后出气口、后出气板、左右两边的侧进气口和可拆卸滑道,前进气口具有一滑道,前进气板通过前进气口的滑道滑入与箱体连接,后出气板通过滑入位于后出气口的可拆卸滑道与箱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可拆卸滑道还包括卡块、旋盖、滑板,所述的卡块通过插入所述的滑板的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卓潮钟笑凯钱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