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浆液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95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高浓度浆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筒体、转臂、检修法兰盖、排气阀、浆液入口管、浆液出口管、排渣管、第一穿透式刀闸阀、第二穿透式刀闸阀,所述筒体设置在支撑架上,筒体设有筒体内衬,筒体的顶部设有检修法兰盖,检修法兰盖上设有排气阀,检修法兰盖的顶部设有转臂,筒体的上部设有浆液入口管,下部设有浆液出口管,底部设有底板,底板的中部设有排渣仓,排渣仓的顶部与筒体连通,排渣仓的底部与排渣管连通,排渣管的顶部设有第一穿透式刀闸阀,底部设有第二穿透式刀闸阀,筒体内设有管状滤网,管状滤网的底部固定在底板上,并与排渣仓连通,管状滤网通过其顶部设置的滤网环板连接设置在筒体内壁上的支撑环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浓度浆液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浆液过滤器,特别是公开一种高浓度浆液过滤器,用于火电厂灰渣高浓度输送系统中。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外火电厂灰渣高浓度输送系统的建设需求越来越多。虽然在中国国内已很少采用火电厂灰渣高浓度输送系统,但在国外比如印度,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电厂装机规模和数量的快速增加,在电厂就近区域设计大型灰场已显得愈来愈困难,大部分灰场都布置在远离电厂的地方,距离在4公里到20公里不等。因此,除灰渣系统不能再沿用传统的灰浆泵、灰渣泵来实现远距离输送了,除非增设多级中继泵房,这样将使一次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应增高,所以实现高浓度、远距离、高扬程输送灰渣是必然趋势,需要采用火电厂灰渣高浓度输送系统。在火电厂灰渣高浓度输送系统中,浆液过滤器是个关键设备,位于浆液过滤器下游的隔膜泵对浆液中固体颗粒大小尺寸有严格要求,否则会引起隔膜泵堵塞或隔膜过度磨损而对泵造成损害,造成泵压头降低,无法实现远距离输送的情况。由于灰渣浆液设计浓度通常在55%~65%之间,浆液中的灰渣颗粒尺寸通常通过碎渣机控制在4~8mm之间,但实际运行中,由于碎渣机很多并未达到设计要求,导致浆液中的灰渣颗粒尺寸过大,因此必须设置浆液过滤器。现有的火电厂灰渣高浓度输送系统中使用的浆液过滤器结构较为简单,内部结构类似于一般厂用的标准篮式管道过滤器,虽然也能过滤掉大尺寸颗粒,但由于浆液量太大,需排渣量很大,这种结构使排渣变得异常困难,需要经常停运设备来清理杂物,给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浓度浆液过滤器,高浓度浆液经本技术过滤后,不仅能满足过滤要求,而且还能进行在线排渣,不需要停运设备,排渣采用自动控制,方便了系统的运行操作,从而提高系统的可利用率,保证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浓度浆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过滤器包括支撑架、筒体、转臂、检修法兰盖、排气阀、浆液入口管、浆液出口管、排渣管、第一穿透式刀闸阀、第二穿透式刀闸阀,所述筒体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筒体设有筒体内衬,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检修法兰盖,所述检修法兰盖上设有与筒体连通的排气阀,所述检修法兰盖的顶部设有转臂,所述转臂还与筒体的外壁连接,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浆液入口管,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浆液出口管,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排渣仓,所述排渣仓的顶部与筒体连通,所述排渣仓的底部与排渣管连通,所述排渣管的顶部设有第一穿透式刀闸阀,所述排渣管的底部设有第二穿透式刀闸阀,所述筒体内设有管状滤网,所述管状滤网的底部连接固定在底板上,并与排渣仓连通,所述管状滤网通过其顶部设置的滤网环板连接设置在筒体内壁上的支撑环板,所述浆液入口管设置在管状滤网上方。所述管状滤网外设有滤网加固环,所述滤网加固环连接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管状滤网与筒体之间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连接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并与筒体连接。所述筒体为碳钢筒体,所述筒体内衬为不锈钢筒体内衬。所述管状滤网为不锈钢管状滤网,所述管状滤网的开孔率为40%~50%,孔径为4mm~8mm。所述第一穿透式刀闸阀和第二穿透式刀闸阀均采用气动穿透式刀闸阀或电动穿透式刀闸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管状滤网结构,可以将大尺寸固体颗粒通过重力隔离到管状滤网下方的排渣管中,同时尺寸合格的固体颗粒穿过管状滤网正常排放,高浓度浆液经本技术过滤后,不仅能满足过滤要求,而且还能进行在线排渣,不需要停运设备,排渣采用自动控制,方便了系统的运行操作,从而提高系统的可利用率,保证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本技术在排渣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穿透式刀闸阀和第二穿透式刀闸阀,用于在线隔离浆液和大颗粒杂物,通过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远程自动控制,在第一穿透式刀闸阀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穿透式刀闸阀处于关闭状态,用以防止浆液和大颗粒杂物外漏,当需要排渣时,先关闭第一穿透式刀闸阀,然后再打开第二穿透式刀闸阀,实现在线排渣的功能,是否需要排渣可通过过滤器进出口差压信号进行自动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图中:1、转臂;2、排气阀;3、检修法兰盖;4、浆液入口管;5、筒体;6、筒体内衬;7、底板;8、滤网加固环;9、密封环;10、排渣管;11、第一穿透式刀闸阀;12、第二穿透式刀闸阀;13、支撑架;14、浆液出口管;15、排渣仓;16、管状滤网;17、滤网环板;18、支撑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附图1~附图3,本技术为一种高浓度浆液过滤器,包括支撑架13、筒体5、转臂1、检修法兰盖3、排气阀2、浆液入口管4、浆液出口管14、排渣管10、第一穿透式刀闸阀11、第二穿透式刀闸阀12,所述筒体5设置在支撑架13上,所述筒体5设有筒体内衬6,所述筒体5的顶部设有检修法兰盖3,所述检修法兰盖3上设有与筒体5连通的排气阀2,所述检修法兰盖3的顶部设有转臂1,所述转臂1还与筒体5的外壁连接,所述筒体5的上部设有浆液入口管4,所述筒体5的下部设有浆液出口管14,所述筒体5的底部设有底板7,所述底板7的中部设有排渣仓15,所述排渣仓15的顶部与筒体5连通,所述排渣仓15的底部与排渣管10连通,所述排渣管10的顶部设有第一穿透式刀闸阀11,所述排渣管10的底部设有第二穿透式刀闸阀12,所述筒体5内设有管状滤网16,所述管状滤网16的底部连接固定在底板7上,并与排渣仓15连通,所述管状滤网16通过其顶部设置的滤网环板17连接设置在筒体5内壁上的支撑环板18,所述浆液入口管4设置在管状滤网16上方。所述管状滤网16外设有滤网加固环8,所述滤网加固环8连接固定在所述底板7上。所述管状滤网16与筒体5之间设有密封环9,所述密封环9连接固定在所述底板7上,并与筒体5连接。所述排气阀2采用手动球阀,规格为DN25。所述第一穿透式刀闸阀11和第二穿透式刀闸阀12可以采用气动穿透式刀闸阀或电动穿透式刀闸阀,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穿透式刀闸阀11和第二穿透式刀闸阀12均采用山东蓬莱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产品,型号为NBSZ250S/1.0。所述筒体5内部接触浆液部分可根据介质成分采用不同材质,本实施例中筒体5采用碳钢制成,所述筒体内衬6采用316L不锈钢制成,所述管状滤网16采用316L不锈钢制成,所述底板7采用碳钢衬316L不锈钢制成,所述滤网加固环8采用碳钢衬316L不锈钢制成,所述密封环9采用碳钢衬316L不锈钢制成。所述管状滤网16过滤面积按15倍于浆液入口管4截面面积设计。所述管状滤网16开孔率在40%~50%之间,孔径尺寸根据下游隔膜泵要求确定,一般在4mm~8mm之间。所述管状滤网16与筒体5之间设有密封环9,防止未过滤的大尺寸固体颗粒跑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浓度浆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过滤器包括支撑架、筒体、转臂、检修法兰盖、排气阀、浆液入口管、浆液出口管、排渣管、第一穿透式刀闸阀、第二穿透式刀闸阀,所述筒体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筒体设有筒体内衬,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检修法兰盖,所述检修法兰盖上设有与筒体连通的排气阀,所述检修法兰盖的顶部设有转臂,所述转臂还与筒体的外壁连接,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浆液入口管,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浆液出口管,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排渣仓,所述排渣仓的顶部与筒体连通,所述排渣仓的底部与排渣管连通,所述排渣管的顶部设有第一穿透式刀闸阀,所述排渣管的底部设有第二穿透式刀闸阀,所述筒体内设有管状滤网,所述管状滤网的底部连接固定在底板上,并与排渣仓连通,所述管状滤网通过其顶部设置的滤网环板连接设置在筒体内壁上的支撑环板,所述浆液入口管设置在管状滤网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浓度浆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过滤器包括支撑架、筒体、转臂、检修法兰盖、排气阀、浆液入口管、浆液出口管、排渣管、第一穿透式刀闸阀、第二穿透式刀闸阀,所述筒体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筒体设有筒体内衬,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检修法兰盖,所述检修法兰盖上设有与筒体连通的排气阀,所述检修法兰盖的顶部设有转臂,所述转臂还与筒体的外壁连接,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浆液入口管,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浆液出口管,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排渣仓,所述排渣仓的顶部与筒体连通,所述排渣仓的底部与排渣管连通,所述排渣管的顶部设有第一穿透式刀闸阀,所述排渣管的底部设有第二穿透式刀闸阀,所述筒体内设有管状滤网,所述管状滤网的底部连接固定在底板上,并与排渣仓连通,所述管状滤网通过其顶部设置的滤网环板连接设置在筒体内壁上的支撑环板,所述浆液入口管设置在管状滤网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萱杨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芬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