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沉渣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93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沉渣分离器,包括螺纹连接的管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的上部设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管体相连通,所述按压部为体积可变结构,所述管体的下端面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贯穿管体的下端面,所述管体的外周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能够卡入开口内并与管体紧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能够减少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沉渣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快速沉渣分离器。
技术介绍
在医用检测时,腹水、胸水、尿液、关节液等标本需要在离心机内离心后,将沉渣和液体进行分离,对沉渣进行涂片等操作,在操作时,通常是将待检液倒入离心瓶中,待离心结束后拧开盖体,倒出离心物进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存在生物安全等风险,并且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使用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沉渣分离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沉渣分离器,包括螺纹连接的管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的上部设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管体相连通,所述按压部为体积可变结构,所述管体的下端面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贯穿管体的下端面,所述管体的外周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能够卡入开口内并与管体紧配合。所述按压部为球形结构且其材质采用软塑料。所述活塞的下部设有挡环,所述挡环的直径大于开口的直径,所述挡环的下部与连接管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不需要开盖提取离心沉淀物,只需要挤压按压部,沉淀物即从开口处流出,操作方便,并且减少了生物安全风险;2、无需开盖即可滴取无菌体液用于检查、培养、涂片;3、管体和盖体通过螺纹连接,管体下部与开口紧配合,使得管体内部形成密闭空间,离心时更加可靠;4、活塞通过连接管与管体相连接,当需要滴取时,用手拉取连接管,将活塞从管体内拔出,避免手与活塞接触后触碰到体液,造成感染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管体1、开口11、盖体2、按压部3、活塞4、连接管5、挡环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快速沉渣分离器,包括螺纹连接的管体1和盖体2,管体1为硬塑料材质,所述盖体2的上部设有按压部3,所述按压部3为球形结构且其材质采用软塑料,所述按压部3与管体1相连通,所述管体1的下端面上设有开口11,当未挤压按压部3时,沉渣不会从开口11处流出,所述开口11贯穿管体1的下端面,挤压按压部3能够使得管体1内的气压增大,从而使得离心后体液的残渣通过开口11处流出;所述管体1的外周通过连接管5连接有活塞4,所述活塞4能够卡入开口11内并与管体1紧配合,当需要滴取时,用手拉取连接管,将活塞送管体内拔出,避免手与活塞接触后触碰到体液,造成感染风险;所述活塞4的下部设有挡环6,所述挡环6的直径大于开口11的直径,所述挡环6的下部与连接管5相连接,当医护人员用手拔取活塞4时,手与活塞4不会直接接触,减少了感染风险。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沉渣分离器,包括螺纹连接的管体(1)和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的上部设有按压部(3),所述按压部(3)与管体(1)相连通,所述按压部(3)为体积可变结构,所述管体(1)的下端面上设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贯穿管体(1)的下端面,所述管体(1)的外周通过连接管(5)连接有活塞(4),所述活塞(4)能够卡入开口(11)内并与管体(1)紧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沉渣分离器,包括螺纹连接的管体(1)和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的上部设有按压部(3),所述按压部(3)与管体(1)相连通,所述按压部(3)为体积可变结构,所述管体(1)的下端面上设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贯穿管体(1)的下端面,所述管体(1)的外周通过连接管(5)连接有活塞(4),所述活塞(4)能够卡入开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鹏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