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段调压的气囊头机构及气囊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90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分段调压的气囊抛光头机构及气囊抛光装置,该抛光头机构包括背板、隔膜、气囊组及固定连接结构;该背板与隔膜四周连接在一起,两者之间形成密封舱室,该隔膜底部为圆形平面;该气囊组的各气囊同心环形设置于所述密封舱室内,且该气囊组至少包括一个主压力气囊及一个侧面压力气囊,各气囊上设有一个气门,该气门穿过所述背板上的孔与一气管连接,再连接不同的气泵,在气管与气泵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可控制充放气与否或者控制气体压力的电磁溢流阀。该气囊抛光装置还包括传动机构、气路机构及固定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环形气囊组机构可对环形气囊组的气压进行实时控制,由此实现对抛光头各位置的气压实时可调,解决边缘效应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分段调压的气囊头机构及气囊抛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囊抛光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分段调压的气囊头机构及气囊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高质量的光学元件在现代技术中非常重要。特别是高质量的非球面光学元件。巨大的地面望远镜的加工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挑战,特别是对于实现非常苛刻的性能所必需的光学组件的制造。极大型的地面望远镜需要许多高质量的大直径光学元件来进行构造。使用超精密光学抛光是基于计算机控制的光学表面制造。与其他抛光方法相比,充满空气的抛光头被用作精确的抛光工具,该工具灵活且可以很好地适应零件的形状。而与其他抛光技术一样,边缘质量是影响光学元件性能的关键因素。授权公告号为CN104369064B的一项名为“一种气囊抛光工具、系统和方法”的国家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气比例阀的可以实时控制抛光表面接触压力和接触压强的气囊抛光工具。包括电机、减速器、中空转轴和气囊。其中空转轴具有中空腔体,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气囊和通气导管,其通气导管上设有电气比例阀,其抛光气囊内包括检测正向压力的压力传感器。该专利可以提高加工精度,简化抛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分段调压的气囊抛光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抛光头机构(1)包括背板(11)、隔膜(12)、由至少两个气囊组成的气囊组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背板(11)及隔膜(12)四周边缘的固定连接结构(19);该背板(11)与隔膜(12)四周连接在一起,两者之间形成有密封舱室(13),该隔膜(12)底部为圆形平面;该气囊组的各气囊同心环形设置于所述密封舱室(13)内,且该气囊组至少包括一个位于中间的主压力气囊(14)及一个位于外环的侧面压力气囊(15),各气囊上设有一个气门(17),该气门(17)穿过所述背板(11)上的孔与一气管(18)连接,再通过气管(18)分别连接不同的气泵,在气管与气泵连接的管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段调压的气囊抛光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抛光头机构(1)包括背板(11)、隔膜(12)、由至少两个气囊组成的气囊组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背板(11)及隔膜(12)四周边缘的固定连接结构(19);该背板(11)与隔膜(12)四周连接在一起,两者之间形成有密封舱室(13),该隔膜(12)底部为圆形平面;该气囊组的各气囊同心环形设置于所述密封舱室(13)内,且该气囊组至少包括一个位于中间的主压力气囊(14)及一个位于外环的侧面压力气囊(15),各气囊上设有一个气门(17),该气门(17)穿过所述背板(11)上的孔与一气管(18)连接,再通过气管(18)分别连接不同的气泵,在气管与气泵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可控制充放气与否或者控制气体压力的电磁溢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段调压的气囊抛光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还包括位于所述主压力气囊(14)和侧面压力气囊(15)之间的一个或者多个辅助压力气囊(1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分段调压的气囊抛光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连接结构(19)包括锁紧螺母(191)及法兰盘(192),该法兰盘(192)下方的套筒螺在锁紧螺母(191)内,其下方与锁紧螺母(191)内的台阶一起将背板(11)及隔膜(12)的四周边缘压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分段调压的气囊抛光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连接结构(19)包括锁紧螺母(191)及套筒(193),该套筒(193)螺在锁紧螺母(191)内,其下方与锁紧螺母(191)内的台阶一起将背板(11)及隔膜(12)的四周边缘压紧固定。


5.一种气囊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光头机构(1),还包括传动机构(2)、气路机构(3)及固定机构(4);
所述的传动机构(2)包括相连接的电机(21)及主轴(22),该电机(21)固定在所述固定机构(4)上,该主轴(22)的底端锁在所述的锁紧螺母(191)内;
所述的气路机构(3)包括旋转气路结构、固定气路结构及气管连接结构;该旋转气路结构设置于所述的主轴(22)内,即该主轴(22)的内部沿轴向设有空腔体(31),该空腔体(31)的数量与所述气囊的数量相同;该主轴(22)侧壁不同高度开有分别与各空腔体(31)相通的导气孔(32);该主轴(22)底部相通于各空腔体(31)分别设有空舱室(33);该固定气路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机构(4)上的气路套筒,气路套筒的内壁不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晓龙吴威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