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跃辉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90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属于组合玩具领域,利用一玩具单体在其造型中可相对活动的支构造体,可拆卸连接到另一玩具单体上,从而构成的玩具组合体,以实现利用玩具单体本身的活动构件,而不必专门在玩具单体设置活动的构件连接,达到经类似于接插的简单操作即组合出玩具组合体,并且玩具组合体可以灵活地、稳定地变换姿态,提高组合玩具的趣味性;减少玩具单体中非造型的构件,提高玩具单体的仿真程度;避免了可拆卸而又可活动的连接部件造成的连接不稳固;可适用于各种造型多样、形态复杂和可变形态的玩具单体,通过便利的方式改造成玩具组合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
本技术涉及组合玩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
技术介绍
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和迎合他们的喜好,组合玩具种类越来越多。组合玩具主要是包含有至少两个以上单体玩具。单体玩具本身设计为一定的玩具造型,并具有独立游玩、学习和娱乐等的乐趣。与此同时,各个单体玩具又可通过活动变形或者拆卸装拼等方式,组合为尺寸更大的组合玩具,组合玩具可以是机器人形态。单体玩具拼接成组合玩具又能增加游玩的乐趣,因而广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单体玩具主要是多个同类型造型,如机器、车辆、舰船、人物、字母和数字等造型。这些单体玩具的造型主要近似或者可变形为方块、条杆等形状,因而较容易构成设定形状的组合玩具体。但是这将导致,单体玩具对造型的还原程度降低,且不能涉及为不规则形状的造型,特别是动物等造型。若采取拟人化设计等变为规则形状的造型,则玩具造型设计的不真实,若要高度模仿动物原型,将难以构造出其自身变形和组合玩具体造型。特别是,目前的玩具在组合后不能改变姿态,单体间连接处需设有转动连接结构,实现组合后可改变姿态。而这些转动连接结构不属于造型本身部分,只能设置相应的结构隐藏,或者影响造型本身的仿真程度。另外,转动连接可拆卸的结构连接不稳定,容易使得玩具单体脱落。而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玩具单体,更加难以设置组合玩具体的组合方式,能够实现可改变姿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以解决不规则形状玩具单体难以在不影响造型仿真度情况下,通过简单便捷组合操作的,组合为能够变换姿态的,具有丰富游玩乐趣的玩具组合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包括若干变形单体,变形单体具有玩具造型并可变形为组合形态,各变形单体可组合为具有身躯和四肢的人形组合体,至少之一的所述变形单体设有转动连接有活动构造件,所述活动构造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另一变形单体,以使所述活动构造件相对其变形单体活动时,可改变该两变形单体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活动构造件可以是玩具单体中如四肢、车轮等可活动的造型部分,所述活动构造件相对于玩具单体的活动连接方式,包含但不限于是,活动构造件通过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玩具单体,或者活动构造件在一直线、曲线及其组合的条形槽孔可滑动地连接于玩具单体。上述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优选有,所述组合体包括身躯、两下肢和两上肢的变形单体;其中,下肢的所述变形单体的活动构造件分别可拆卸连接于身躯的所述变形单体下部的两侧,两上肢的所述变形单体分别可拆卸连接于身躯的所述变形单体两侧的活动构造件。摆动上肢所述变形单体可带动身躯活动构造件活动,以相对身躯变形单体活动,摆动下肢变形单体的活动构造件,可使下肢变形单体相对身躯变形单体活动,实现姿态变换。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玩具组合体各部分的连接方式,包含但不限于还可以是,上肢变形单体和下肢变形单体分别可拆卸连接于身躯变形单体中的四个活动构造件上;或者上肢变形单体和下肢变形单体中各自的活动构造件分别可拆卸连接于身躯变形单体上,或者身躯变形单体中的活动构造件相连接。上述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优选有,下肢的所述变形单体为动物造型,其包括可拼合成完整身躯的身躯主体和身躯分体,所述身躯分体活动连接于身躯主体,所述身躯分体具有一支撑面,以使下肢的所述变形单体变形后,述身躯分体可支撑组合体的站立。具体地,所述身躯主体与身躯分体具有一可用于支撑的组合面,当身躯分体活动时,并使身躯分体的组合面分离及活动至朝向组合体下方,达到支撑组合体的目的。上述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优选有,所述身躯分体为两个,所述身躯主体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缺口,所述身躯分体可对应活动地连接于身躯主体的缺口。两侧身躯分体可关于身躯主体对称,其身躯主体具有同一支撑的组合面,达到稳定支撑的效果。不限地有,除了两侧的身躯分体,还可在前或后设置第三身躯分体,达到三点支撑稳定效果。上述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优选有,所述身躯主体的后部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上设有可配合滑动的滑轴,所述身躯分体连接于滑轴,以使身躯分体可平移转动地连接于身躯主体。平移用于身躯分体中组合面的分离,分离后便于身躯分体转动朝向组合体下方。上述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优选有,上肢的所述变形单体为动物造型,其包括可拼合成完整身躯的身躯主体和身躯分体,所述身躯分体活动连接于身躯主体,以使上肢的所述变形单体变形后,可形成组合体的肩部。包含但不限于地有,身躯主体和身躯分体转动平移地连接,平移为转动提供空间,该身躯分体可相对身躯主体转动一定角度,使身躯分体从玩具造型变形为可作为组合玩具体上肢肩部的组合形态。另一方案中不限地有,身躯主体一端经万向轴连接有两个身躯分体,使身躯分体从玩具造型变形为上肢肩部的组合形态。上述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优选有,所述组合体还包括头部变形单体,身躯的所述变形单体为动物造型,其包括可拼合成完整身躯的身躯主体和身躯分体,所述身躯分体活动连接于身躯主体,以使身躯的所述变形单体变形后,所述头部变形单体可拆卸连接于身躯分体对身躯主体的遮挡处。包含但不限地有,头部的所述变形单体包括有头部身躯主体和可转动连接其上的头部身躯分体,头部身躯分体对头部身躯主体的遮挡处设有第一接插孔,身躯变形单体中,身躯分体对身躯主体的遮挡处设置有第一接插柱,该第一接插柱与第一接插孔配合连接。头部的变形单体上设置有第二接插孔,身躯变形单体上设置有第二接插柱,该第二接插柱与第二接插孔配合连接。上述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优选有,组合体可连接的两个所述变形单体中,其一的活动构造件设有连接扣柱,另一的变形单体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扣柱与连接孔相互配合,以使两所述变形单体可接插地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该连接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其可实现拆卸便利,以及在玩具主体改变姿态是保持连接固定即可,包含但不限地还可以是,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上述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优选有,所述变形单体为动物造型,或者车辆造型,或者飞机造型,或者人形造型;所述组合体由一类或以上造型的变形单体组合。以上玩具变形单体的造型有可相对活动的构件,如动物的支腿,头部等,如车辆的轮胎,机器臂等,如飞机的机翼,螺旋桨等,如人形的四肢等,这些构造件均可作为用于连接变形单体的活动构造件,以改变玩具组合体的姿态。上述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优选有,各所述变形单体为恐龙造型,所述变形单体包括身躯体和转动连接于所述身躯体的支腿,所述活动构造件为带有连接件的支腿。恐龙造型中,因为其头部、身躯、尾部一般成长条形,头尾较尖,中间较宽,一般难以作为组合玩具变形单体,但通过上述方案,恐龙尾部作为可活动变形的活动构造件,变形为具有肩部造型的上肢变形单体,或者具有站立支撑面的下肢变形单体。同时可利用恐龙支腿与另一恐龙身躯的可拆卸连接,实现玩具组合体的姿态变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利用一变形单体在其造型中可相对活动的活动构造件,可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包括若干变形单体(1-6),变形单体(1-6)具有玩具造型并可变形为组合形态,各变形单体(1-6)可组合为具有身躯和四肢的人形组合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之一的所述变形单体(1-6)设有转动连接有活动构造件(7),所述活动构造件(7)可拆卸地连接于另一变形单体(1-6),以使所述活动构造件(7)相对其变形单体(1-6)活动时,可改变该两变形单体(1-6)的相对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包括若干变形单体(1-6),变形单体(1-6)具有玩具造型并可变形为组合形态,各变形单体(1-6)可组合为具有身躯和四肢的人形组合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之一的所述变形单体(1-6)设有转动连接有活动构造件(7),所述活动构造件(7)可拆卸地连接于另一变形单体(1-6),以使所述活动构造件(7)相对其变形单体(1-6)活动时,可改变该两变形单体(1-6)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体包括身躯、两下肢和两上肢的变形单体(1-6);其中,下肢的所述变形单体(1-6)的活动构造件(7)分别可拆卸连接于身躯的所述变形单体(1-6)下部的两侧,两上肢的所述变形单体(1-6)分别可拆卸连接于身躯的所述变形单体(1-6)两侧的活动构造件(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其特征在于,下肢的所述变形单体(1-6)为动物造型,其包括可拼合成完整身躯的身躯主体和身躯分体,所述身躯分体活动连接于身躯主体,所述身躯分体具有一支撑面,以使下肢的所述变形单体(1-6)变形后,述身躯分体可支撑组合体的站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身躯分体为两个,所述身躯主体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缺口,所述身躯分体可对应活动地连接于身躯主体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姿态的多单体组合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身躯主体的后部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上设有可配合滑动的滑轴,所述身躯分体连接于滑轴,以使身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辉
申请(专利权)人:王跃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