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88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机床主体和包裹该机床主体的护罩的机床。机床具有:机床主体;护罩,其包裹机床主体,具有顶部和侧壁;及开闭门,其设于侧壁,沿与侧壁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其中,该机床具有板构件,该板构件沿上下方向延伸,安装在开闭门的在移动方向上的端面。板构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缘部。具有至少一个齿的梳齿部形成在第一缘部。齿向护罩的内侧突出。齿的上缘部以突出端侧比根部侧靠下方的方式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机床主体和包裹该机床主体的护罩的机床。
技术介绍
机床具有装配有刀具的主轴,机床使用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机床向刀具或工件喷射冷却液,以冷却在工件加工时产生的热量。在工件加工时,除了产生热量之外还产生切屑。冷却液的喷射能将附着于刀具或工件的切屑冲走。机床具有包裹机床主体的护罩,以防止冷却液的飞溅和切屑的飞散。切屑会附着在护罩的内表面。机床向护罩的内表面喷射冷却液,以将附着在护罩的内表面的切屑去除。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15-18217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具有箱、过滤器和泵的机床。箱用于贮存冷却液。机床喷射箱中贮存的冷却液,过滤器对喷射后的冷却液进行过滤,泵将过滤后的冷却液送入箱中。机床将使用过的冷却液回收并重复使用。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15-20538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具有护罩、开闭门和工件交换装置的机床。开闭门设于护罩的侧壁,工件交换装置位于护罩的外侧。工件交换装置与开闭门的开闭相连动地进行工件向护罩的内侧的搬入和工件向护罩的外侧的搬出。无需操作者为了工件的搬入和搬出进入到护罩的内侧,因此机床的安全性较高。喷射出来的冷却液会附着在护罩和开闭门的内表面。附着在护罩和开闭门的内表面的冷却液因伴随着开闭门的开闭的振动、冲击等原因向护罩的外侧、开闭门的外表面移动。移动到护罩的外侧的冷却液向将机床固定的地面滴落,对地面造成污染。当冷却液向护罩的外侧移动时,能够重复使用的冷却液的量减少,冷却液的补充作业的频率增加。因此,要频繁地进行冷却液的补充作业,因此机床的作业效率降低。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防止冷却液伴随着开闭门的开闭向护罩的外侧的移动。技术方案1的机床具有:机床主体;护罩,其包裹机床主体,具有顶部和侧壁;及开闭门,其设于侧壁,沿与侧壁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其中,该机床具有板构件,该板构件沿上下方向延伸,安装在开闭门的在移动方向上的端面,板构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靠机床主体侧的第一缘部,在第一缘部形成具有至少一个齿的梳齿部,齿向护罩的内侧突出,齿的上缘部以突出端侧比根部侧靠下方的方式倾斜。由于板构件安装在开闭门的端面,因此,欲经由开闭门的端面向护罩的外侧移动的冷却液与板构件的梳齿部相接触。与梳齿部相接触的冷却液顺着梳齿部的齿的上缘部在护罩的内侧滴落。机床能够防止冷却液向护罩的外侧的移动。技术方案2的机床的梳齿部设于第一缘部的至少上端。由于冷却液向工件或刀具或护罩的内表面的喷射,产生雾状的冷却液。雾状的冷却液容易在开闭门的上部附近附着于护罩的内表面。由于梳齿部设于第一缘部的至少上端,因此,机床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开闭门的上部附近附着于护罩的内表面的冷却液向护罩的外侧的移动。技术方案3的机床的齿的下缘部设有缺口部。与梳齿部相接触的冷却液有时不在护罩的内侧滴落,而是顺着齿的下缘部和板构件的表面向护罩的外侧移动。缺口部阻止冷却液顺着齿的下缘部向护罩的外侧移动。机床能够有效地防止冷却液向护罩的外侧的移动。技术方案4的机床的板构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靠与第一缘部所在侧相反的那侧的第二缘部,第一间隙形成在齿的下侧且沿着齿延伸,第二间隙形成在齿的上侧且沿着齿延伸,该第一间隙延伸得比该第二间隙靠第二缘部侧。冷却液有时不与梳齿部相接触,或在与梳齿部相接触之后不在护罩的内侧滴落,而是顺着板构件的表面向护罩的外侧移动。冷却液在顺着板构件的表面向护罩的外侧移动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方移动。由于形成在齿的下方的第一间隙延伸得比形成在齿的上方的第二间隙靠第二缘部侧,因此,顺着板构件的表面向护罩的外侧移动的冷却液容易与梳齿部的下方的间隙的缘部相接触。与间隙的缘部相接触的冷却液顺着间隙的缘部在护罩的内侧滴落。机床能够防止冷却液向护罩的外侧移动。技术方案5的机床具有:槽部,其沿所述移动方向延伸,形成在开闭门的上侧面部;及排液孔,其形成于槽部,用于将液体向护罩的内侧排出。槽部沿开闭门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雾状的冷却液积存在槽部。槽部中的冷却液从排液孔向护罩的内侧流出。机床能够防止冷却液向护罩的外侧的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机床的立体图。图2是机床主体的立体图。图3是门单元的主视图。图4是门单元的主视图。图5是门单元的后视图。图6是基于图3的Ⅵ-Ⅵ线的门单元的剖视立体图。图7是基于图3的Ⅶ-Ⅶ线的门单元的上部放大剖视图。图8是基于图3的Ⅷ-Ⅷ线的门单元的下部放大剖视图。图9是开闭门的主视图。图10的A是图9的Ⅹ-Ⅹ线剖视图。图10的B是图9的Ⅹ-Ⅹ线剖视图。图11是开闭门的上表面的示意图。图12是开闭门的从后方看的示意图。图13是表示板构件的变形例的开闭门的立体图。图14是实施方式2的开闭门的立体图。图15是实施方式3的开闭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下面的说明中,使用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上下、左右和前后。如图1所示,机床100具有:机床主体1;主体护罩2,其包裹机床主体1;及后述的工件交换装置3。图2中省略主体护罩2和工件交换装置3的图示。机床主体1具有底座11。立柱12设在底座11的后部上,沿上下方向延伸。立柱12在前部支承主轴头13。主轴头13向前方突出,主轴头13沿着立柱12的前表面沿上下方向移动。立柱12具有:进给丝杠,其供主轴头13的后部螺纹接合,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及马达,其与进给丝杠相连结。马达使进给丝杠绕与上下方向平行的轴线旋转。主轴头13与进给丝杠的旋转相应地沿上下方向移动。主轴头13的下部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主轴(省略图示)能够绕与上下方向平行的轴线旋转的方式保持该主轴。主轴头13的上部固定有与主轴相连结的主轴马达14。主轴马达14驱动,主轴绕与上下方向平行的轴线旋转。刀具(省略图示)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在主轴的下端部。能够沿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移动的工件保持部15设在底座11的前部上。工件保持部15保持工件。主轴配置在工件保持部15的上方。通过主轴旋转,从而刀具旋转,机床主体1进行对被保持在工件保持部15的工件的加工。刀库16设于主轴头13的前部。在刀库16周围保持多个刀具,刀库16进行刀具相对于主轴的安装和拆卸。长方体状的控制装置17安装在立柱12的后部,其控制机床主体1的动作。如图1所示,主体护罩2具有前壁21、后壁22、右壁23、左壁24和顶部25,主体护罩2包裹在机床主体1的前侧、后侧、右侧、左侧和上侧。主体护罩2相当于护罩。主体护罩2具有:正门211;操作部212,其接受操作者的操作;及显示部213,其显示图像。正门211设于前壁21的中央部。操作部212和显示部213设于前壁21的右部前侧。控制装置17配置在后壁22的后侧。控制装置17经由形成在后壁22的开口安装在立柱12的后部。泵装置4设于控制装置17的下方。泵装置4具有泵和贮存冷却液的箱。泵装置4将箱中贮存的冷却液向安装在右壁23的左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床,该机床(100)具有:/n机床主体(1);护罩,其包裹所述机床主体,具有顶部(25)和侧壁;及开闭门(51),其设于所述侧壁,沿与所述侧壁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其中,/n该机床具有板构件(6),该板构件沿上下方向延伸,安装在所述开闭门的在移动方向上的端面,/n所述板构件具有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且靠所述机床主体侧的第一缘部,/n在所述第一缘部形成具有至少一个齿(61)的梳齿部(63),/n所述齿向所述护罩的内侧突出,/n所述齿的上缘部以突出端侧比根部侧靠下方的方式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03 JP 2019-1831361.一种机床,该机床(100)具有:
机床主体(1);护罩,其包裹所述机床主体,具有顶部(25)和侧壁;及开闭门(51),其设于所述侧壁,沿与所述侧壁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其中,
该机床具有板构件(6),该板构件沿上下方向延伸,安装在所述开闭门的在移动方向上的端面,
所述板构件具有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且靠所述机床主体侧的第一缘部,
在所述第一缘部形成具有至少一个齿(61)的梳齿部(63),
所述齿向所述护罩的内侧突出,
所述齿的上缘部以突出端侧比根部侧靠下方的方式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野巌根松浦稔渡边正辉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