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轴中空直驱式立卧转换摆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876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芯轴中空直驱式立卧转换摆头结构,结构简单紧凑,精度高,易于安装和维修,方便管道和线缆穿过。其包括主轴、主轴固定件、壳体和中空芯轴;所述的中空芯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壳体的内腔中,中空芯轴的连接端同轴固定有连接盘;中空芯轴和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中空芯轴转动的力矩电机;所述的轴承采用滚动轴承,内圈与连接盘固定连接,外圈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的主轴下部设置有刀头,主轴固定设置在主轴固定件上;所述的主轴固定件的一侧与连接盘固定;所述的壳体的结合面、主轴的轴线均与中空芯轴的轴线呈立卧转换布置,且刀头的刀尖点位于中空芯轴的轴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轴中空直驱式立卧转换摆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摆头结构,具体为一种芯轴中空直驱式立卧转换摆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制造精度和生产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利用立卧自动转换摆头是最先进最快速的方式,可以实现很高的立卧转换速率和效率,从而提高整个机加工过程的适应性,而立卧转换摆头,则是立卧转换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核心部件。但是传统的立卧转换摆头,径向轴承和止推轴承分开设计,这种径向和轴向的连接件分开设计方式,结构复杂;其次,传统的立卧转换摆头,采用减速结构连接伺服电机和摆头,由于减速机构存在反向间隙,从而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差;最后,传统的立卧转换摆头,主轴的管道和线缆往往裸露在整个摆头的外侧,立卧转换摆动加工时,需要注意管道和线缆是否会干涉加工区域,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芯轴中空直驱式立卧转换摆头结构,结构简单紧凑,精度高,易于安装和维修,方便管道和线缆穿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芯轴中空直驱式立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芯轴中空直驱式立卧转换摆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主轴固定件(2)、壳体(3)和中空芯轴(10);/n所述的中空芯轴(10)通过轴承(11)转动设置在壳体(3)的内腔中,中空芯轴(10)的连接端同轴固定有连接盘(12);中空芯轴(10)和壳体(3)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中空芯轴(10)转动的力矩电机;/n所述的轴承(11)采用滚动轴承,内圈与连接盘(12)固定连接,外圈与壳体(3)固定连接;/n所述的主轴(1)下部设置有刀头,主轴(1)固定设置在主轴固定件(2)上;所述的主轴固定件(2)的一侧与连接盘(12)固定;/n所述的壳体(3)的结合面、主轴(1)的轴线均与中空芯轴(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轴中空直驱式立卧转换摆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主轴固定件(2)、壳体(3)和中空芯轴(10);
所述的中空芯轴(10)通过轴承(11)转动设置在壳体(3)的内腔中,中空芯轴(10)的连接端同轴固定有连接盘(12);中空芯轴(10)和壳体(3)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中空芯轴(10)转动的力矩电机;
所述的轴承(11)采用滚动轴承,内圈与连接盘(12)固定连接,外圈与壳体(3)固定连接;
所述的主轴(1)下部设置有刀头,主轴(1)固定设置在主轴固定件(2)上;所述的主轴固定件(2)的一侧与连接盘(12)固定;
所述的壳体(3)的结合面、主轴(1)的轴线均与中空芯轴(10)的轴线呈立卧转换布置,且刀头的刀尖点位于中空芯轴(10)的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轴中空直驱式立卧转换摆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力矩电机包括力矩电机定子(8)和力矩电机转子(9);所述壳体(3)的内腔中设置有水套(7),水套(7)通过定子压盖(6)压紧在壳体(3)的内腔中;力矩电机定子(8)设置在水套(7)内孔中,力矩电机转子(9)固定在中空芯轴(10)外壁的中空芯轴法兰(1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芯轴中空直驱式立卧转换摆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抱闸薄套(5)和抱闸固定件(4);
所述抱闸固定件(4)固定在定子压盖(6)上,抱闸固定件(4)上设置有通油孔;
所述的抱闸薄套(5)固定于抱闸固定件(4)内侧,抱闸薄套(5)的外圆上设置有环形油腔,环形油腔两端设置有密封圈,通油孔和环形油腔连通设置;抱闸薄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龙查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