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85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训练装置,包括:一本体、一电机、两主盖及两副盖,所述电机的两端带有偏心块,所述电机容设于本体内,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按摩凸粒,所述主盖的一端分别卡固于本体的一端,所述副盖分别可拆地盖合于对应的主盖的另一端,所述主盖与副盖之间形成有容设配重块的容腔,当电机带动配重块转动时会产生振动效果,让按摩凸粒按摩使用者,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瑜伽棒的功能,容腔内容设配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具有了哑铃的功能,能用于训练人体的上肢,且所述副盖分别可拆地盖合于对应的主盖的另一端,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容腔内的配重块重量,使用灵活,拆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和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瑜伽棒一般可以帮助瑜伽使用者完成各项平衡动作,且可消除肌肉紧张,是现代瑜伽练习中不可或缺的器材;在正位瑜伽中,当做不到瑜伽体式,使用者可以利用瑜伽棒来辅助练习瑜伽体式,且瑜伽棒也可以用于对使用者的腰部、小腿、背部、臀部、腿部及脚底的按摩。现有瑜伽棒仅具有上述功能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通常人们还需要训练人体的上肢,所以人们迫切地需要瑜伽棒可以兼具有哑铃的功能,因此致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灵活且具有瑜伽棒及哑铃功能的训练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训练装置,包括:一本体、一电机、两主盖及两副盖,所述电机的两端带有偏心块,所述电机容设于本体内,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按摩凸粒,所述主盖的一端分别卡固于本体的一端,所述副盖分别可拆地盖合于对应的主盖的另一端,所述主盖与副盖之间形成有容设配重块的容腔。一种训练装置还包括一按键及一控制板,所述按键凸设于本体外,所述控制板容设于本体内,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按键及电机电性连接。一种训练装置还包括一电池,所述电池容设于本体内,所述控制板与电池电性连接。一种训练装置还包括两支撑体及一电机壳组件,所述电机装设于电机壳组件内,所述支撑体及电机壳组件设于本体内,所述控制板固设于其中一支撑体上,所述电池固设于另一支撑体上。所述本体的中部形成凹状。一种训练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有一旋转轴、一接触块、一具有按钮的延伸板及两卡爪弹片,所述接触块一体成型于旋转轴的下方,所述延伸板水平延伸设于旋转轴的一侧,所述卡爪弹片一体成型于接触块相对的两侧,所述主盖内嵌设有一下支撑件及一上支撑件,所述下支撑件内设有至少一个支撑柱组,所述限位件容设于下支撑件与上支撑件所形成的容室内,所述支撑柱组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单支撑柱,所述旋转轴的两端跨接于相邻的两单支撑柱上,所述上支撑件嵌合于下支撑件上,所述上支撑件将旋转轴压固于单支撑柱上,所述卡爪弹片的端部顶抵于下支撑件的内壁面远离容腔的一侧,所述按钮可活动地伸出上支撑件,所述副盖的内壁可按压按钮,随着按钮下压,所述卡爪弹片外张变形,所述接触块伸出容室,顶抵于容腔内的配重块。所述限位件为对称设置的二个,所述支撑柱组为二个。所述主盖和副盖的侧壁均设有按摩纹路。所述副盖与主盖螺合连接。所述副盖的外端面上固设有一拉环,两副盖的拉环之间设有一绑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通过于本体内设置电机,所述电机的两端带有配重块,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按摩凸粒,从而当电机带动配重块转动时会产生振动效果,让按摩凸粒按摩使用者,使得本技术具有瑜伽棒的功能,由于本技术的副盖与主盖之间可以形成配重块容设的容腔,所以容腔内容设配重块,本技术便具有了哑铃的功能,能用于训练人体的上肢,且所述副盖分别可拆地盖合于对应的主盖的另一端,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容腔内的配重块重量,使用灵活,拆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配重块、主盖及副盖装配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配重块、主盖及副盖装配后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限位件的立体图。【符号说明】本体1按摩凸粒11主盖2下支撑件21上支撑件22容室23容腔24单支撑柱211内壁面212副盖3拉环31电机4偏心块41按键5控制板6电池7支撑体8电机壳组件9限位件10旋转轴101接触块102延伸板103按钮104卡爪弹片105绑带01配重块02。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训练装置,包括:一本体1、一电机4、两主盖2及两副盖3,所述电机4的两端带有偏心块41,所述电机4容设于本体1内,所述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按摩凸粒11,所述主盖2的一端分别卡固于本体1的一端,所述副盖3分别可拆地盖合于对应的主盖2的另一端,所述主盖2与副盖3之间形成有容设配重块02的容腔24,其中,所述按摩凸粒11均匀分布,所述本体1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且所述本体1整体呈长条形。所以,本技术通过于本体1内设置电机4,所述电机4的两端带有配重块02,所述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按摩凸粒11,从而当电机4运行带动配重块02转动时会产生振动效果,让按摩凸粒11按摩使用者,使得本技术具有瑜伽棒的功能,本技术进行振动按摩,同时,使用者也可以握持本技术进行滚动按摩,由于本技术的副盖3与主盖2之间可以形成配重块02容设的容腔24,所以容腔24内容设配重块02,本技术便具有了哑铃的功能,能用于训练人体的上肢,且所述副盖3分别可拆地盖合于对应的主盖2的另一端,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容腔24内的配重块02重量,使用灵活,拆装方便。进一步,所述本体1的中部可以形成凹状,所述本体1两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本体1中部的横截面面积,让本技术形成内凹的弧面,方便握持,且于按摩时可以与身体部位更贴合。再者,为了便于控制电机4运行,本技术还可以包括一按键5及一控制板6,所述按键5凸设于本体1外,所述控制板6容设于本体1内,所述控制板6分别与按键5及电机4电性连接。接着,本技术还可以包括一电池7,所述电池7容设于本体1内,所述控制板6与电池7电性连接,从而让本技术便于四处移动使用。另外,为了便于固定电机4、控制板6及电池7,本技术还可以包括两支撑体8及一电机壳组件9,所述电机4装设于电机壳组件9内,所述支撑体8及电机壳组件9设于本体1内,所述控制板6固设于其中一支撑体8上,所述电池7固设于另一支撑体8上。其中,所述副盖3与主盖2可以螺合连接,但是并不以此为限,所述副盖3也可以通过其它结构实现与上盖2可拆配合连接。进一步,为了防止容设于容腔24内的配重块02在容腔24内松动,本技术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限位件10,所述限位件10设有一旋转轴101、一接触块102、一具有按钮104的延伸板103及两卡爪弹片105,所述卡爪弹片105呈弯曲状,所述接触块102一体成型于旋转轴101的下方,所述延伸板103水平延伸设于旋转轴101的一侧,所述卡爪弹片105一体成型于接触块102相对的两侧,所述主盖2内嵌设有一下支撑件21及一上支撑件22,所述下支撑件21内设有至少一个支撑柱组,所述限位件10容设于下支撑件21与上支撑件22所形成的容室23内,所述支撑柱组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一电机、两主盖及两副盖,所述电机的两端带有偏心块,所述电机容设于本体内,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按摩凸粒,所述主盖的一端分别卡固于本体的一端,所述副盖分别可拆地盖合于对应的主盖的另一端,所述主盖与副盖之间形成有容设配重块的容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一电机、两主盖及两副盖,所述电机的两端带有偏心块,所述电机容设于本体内,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按摩凸粒,所述主盖的一端分别卡固于本体的一端,所述副盖分别可拆地盖合于对应的主盖的另一端,所述主盖与副盖之间形成有容设配重块的容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按键及一控制板,所述按键凸设于本体外,所述控制板容设于本体内,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按键及电机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池,所述电池容设于本体内,所述控制板与电池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支撑体及一电机壳组件,所述电机装设于电机壳组件内,所述支撑体及电机壳组件设于本体内,所述控制板固设于其中一支撑体上,所述电池固设于另一支撑体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中部形成凹状。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有一旋转轴、一接触块、一具有按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清杨松张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睿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