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伸缩吸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81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新型伸缩吸氧管,包括多个伸缩单元和鼻管,所述伸缩单元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套接于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套接于所述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具有相同的内壁结构,所述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具有相同的外壁结构,所述鼻管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鼻管通过接头安装在所述第三管体的末端,所述接头上安装有固定组件,该吸氧管具有长度可调节的输氧管体且能防止鼻腔黏膜干燥现象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伸缩吸氧管
本实用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伸缩吸氧管。
技术介绍
目前,氧气吸入已经成为医院治疗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的环节,许多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慢性疾病、危急重症以及全身麻醉手术后都要进行氧气吸入,但是在氧气吸入过程中,经常会有患者半坐卧位、床旁排便时吸氧管长度不够,需要用两根吸氧管连接延长长度,这样既给患者带来不便又给护士增加了工作量,尤其是夜间睡眠状态,经常还会有患者不自主的将氧气管移除,导致无效吸氧;同时,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氧气管还具有以下缺点氧气管的出气鼻管口一侧置于患者鼻腔内,氧气直接吹在鼻腔黏膜,长期吸氧的患者,会引起鼻腔黏膜的干燥,严重者会引起鼻腔黏膜出血;使用纸质胶布以固定氧气管,固定时间一长,很容易被胶布拉伤及对胶布产生过敏性继发水泡、红肿,严重者会引起皮肤破溃,会对患者造成直接的伤害,增加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伸缩吸氧管,该吸氧管长度可调节且能防止鼻腔黏膜干燥现象的产生,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伸缩吸氧管,包括多个伸缩单元和鼻管,所述伸缩单元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套接于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套接于所述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具有相同的内壁结构,所述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具有相同的外壁结构,所述鼻管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鼻管通过接头安装在所述第三管体的末端,所述接头和所述第三管体之间安装有固定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管本体和两组滑动凸棱,两组所述滑动凸棱关于管本体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管本体与所述第一管体连接的一端对称设有卡块,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相连的一端口内壁上设有沿管口圆周方向分布且与所述卡块配合的弧形凹槽,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壁上设有一组沿所述第二管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滑槽,所述直线滑槽与所述滑动凸棱配合,所述直线滑槽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凹槽衔接。进一步地,所述卡块的端面上设置有导向角。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均由医用塑胶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接头包括直管段和波纹管体,所述直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体的末端之间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所述直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波纹管体的第一端连接,两个所述鼻管对称连通于所述波纹管体的第二端。进一步地,所述鼻管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鼻管的内壁表面设有透气薄膜,所述透气薄膜为海绵体。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左耳固定管和右耳固定管,所述左耳固定管和右耳固定管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三管体的末端连通,所述左耳固定管和右耳固定管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直管段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左耳固定管和右耳固定管与所述第三管体的末端连接处滑动套接有第一套筒,所述左耳固定管和右耳固定管上互动套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上均设有固定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相互连接处的外壁表面还裹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具有开口端的环形弹性密封圈,所述环形弹性密封圈的第一端裹设于所述环形弹性密封圈的第二端,所述密封圈内敷设有密封层。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新型伸缩吸氧管,吸氧管的长度可通过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相互之间的伸缩来调节,所述伸缩单元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从而进一步调整吸氧管的长度,解决了患者持续氧气吸入过程中,因半坐位、卧位、床旁排便等情况由于吸氧管长度不够的问题,还可避免患者入睡时因为长度不够而不自主的将氧气管移除导致无效吸氧等现象,也能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所述鼻管的数量设置为2个,能对患者进行充分输氧,固定组件能将接头的鼻管稳固地固定在患者面部,防止鼻管滑脱。(2)本技术鼻管的侧壁上设有的多个通气孔,供氧气从鼻管内侧壁通过进入人体鼻腔,氧气可以从通孔及鼻管的端口排入到鼻腔,鼻管的内壁表面透气薄膜,可以减缓气流,有效防止氧气直接喷射人体鼻腔,可避免鼻腔黏膜不适感,所述透气薄膜为海绵体,氧气经过海绵体,海绵体吸收氧气可分散释放,能有效防止氧气通过通孔后直接喷在患者鼻腔造成不适,所述透气薄膜可以理解成是透气并能分散释放气流的物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管体外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管体内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管体内壁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鼻管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管体,101-弧形凹槽,102-直线滑槽,2-第二管体,201-管本体,202-滑动凸棱,203-卡块,3-第三管体,4-鼻管,401-通气孔,402-透气薄膜,5-接头,501-直管段,502-波纹管体,6-左耳固定管,7-右耳固定管,8-密封圈,801-密封层,9-第一套筒,10-第二套筒,11-固定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阅图1-6,本实用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请参照图1,一种新型伸缩吸氧管,包括多个伸缩单元和鼻管4,所述伸缩单元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和第三管体3,所述第二管体2套接于所述第一管体1,所述第三管体3套接于所述第二管体2,所述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具有相同的内壁结构,所述第二管体2和第三管体3具有相同的外壁结构,所述鼻管4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鼻管4通过接头5安装在所述第三管体3的末端,所述接头5和所述第三管体3之间安装有固定组件,第一管体1的末端设有螺纹,便于与其他插管连接。本技术的吸氧管的长度可通过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和第三管体3相互之间的伸缩来调节,所述伸缩单元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从而进一步调整吸氧管的长度,解决了患者持续氧气吸入过程中,因半坐位、卧位、床旁排便等情况由于吸氧管长度不够的问题,还可避免患者入睡时因为长度不够而不自主的将氧气管移除导致无效吸氧等情况,也能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所述鼻管4的数量设置为2个,能对患者进行充分输氧,固定组件能将接头5的鼻管4稳固地固定在患者面部,防止鼻管4滑脱。请参照图2-4,所述第二管体2包括管本体201和两组滑动凸棱202,两组所述滑动凸棱202关于管本体201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管本体201与所述第一管体1连接的一端对称设有卡块203,所述第一管体1与所述第二管体2相连的一端口内壁上设有沿管口圆周方向分布且与所述卡块203配合的弧形凹槽101,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壁上设有一组沿所述第二管体2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滑槽102,所述直线滑槽102与所述滑动凸棱202配合,所述直线滑槽102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凹槽101衔接。本技术的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之间的配合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伸缩吸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伸缩单元和鼻管(4),所述伸缩单元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和第三管体(3),所述第二管体(2)套接于所述第一管体(1),所述第三管体(3)套接于所述第二管体(2),所述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具有相同的内壁结构,所述第二管体(2)和第三管体(3)具有相同的外壁结构,所述鼻管(4)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鼻管(4)通过接头(5)安装在所述第三管体(3)的末端,所述接头(5)和所述第三管体(3)之间安装有固定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伸缩吸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伸缩单元和鼻管(4),所述伸缩单元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和第三管体(3),所述第二管体(2)套接于所述第一管体(1),所述第三管体(3)套接于所述第二管体(2),所述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具有相同的内壁结构,所述第二管体(2)和第三管体(3)具有相同的外壁结构,所述鼻管(4)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鼻管(4)通过接头(5)安装在所述第三管体(3)的末端,所述接头(5)和所述第三管体(3)之间安装有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伸缩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2)包括管本体(201)和两组滑动凸棱(202),两组所述滑动凸棱(202)关于管本体(201)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管本体(201)与所述第一管体(1)连接的一端对称设有卡块(203),所述第一管体(1)与所述第二管体(2)相连的一端口内壁上设有沿管口圆周方向分布且与所述卡块(203)配合的弧形凹槽(101),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壁上设有一组沿所述第二管体(2)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滑槽(102),所述直线滑槽(102)与所述滑动凸棱(202)配合,所述直线滑槽(102)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凹槽(101)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伸缩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203)的端面上设置有导向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伸缩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和第三管体(3)均由医用塑胶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琴刘群英陶莲德牟英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