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氧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818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氧面罩,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储氧面罩在患者处于部分体位或体位发生变化时,容易产生弯折导致吸氧量不足、治疗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该储氧面罩包括储氧袋、面罩本体以及连接组件;其中,所述储氧袋中存在氧气存放空间,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之间存在夹角,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储氧袋的出气口与所述面罩本体的进气口相连通,使所述储氧袋与所述面罩本体之间至少能绕所述储氧袋的出气口轴线和/或所述面罩本体的进气口轴线发生相对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输氧畅通,保证治疗效果的储氧面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氧面罩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储氧面罩。
技术介绍
现在临床中储氧面罩主要应用于低氧血症、昏迷、ARDS等危急重症患者,现有的储氧面罩包括面罩以及储氧袋,面罩与储氧袋之间通过一根短管相连通,在使用时,先将氧气注入储氧袋内,待储氧袋饱满后,将面罩置于患者面部进行吸氧。本申请人发现,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储氧面罩进行持续氧气支持过程中,当患者处于平卧位或者患者体位发生面变化时,储氧袋靠近面罩的部位容易弯折,导致患者可吸入氧量不足,更加剧了患者的憋气不适感,从而导致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佩戴储氧面罩的依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氧面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储氧面罩在患者处于部分体位或体位发生变化时,容易产生弯折导致吸氧量不足、治疗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储氧面罩,包括储氧袋、面罩本体以及连接组件;其中,所述储氧袋中存在氧气存放空间,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之间存在夹角,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储氧袋的出气口与所述面罩本体的进气口相连通,使所述储氧袋与所述面罩本体之间至少能绕所述储氧袋的出气口轴线和/或所述面罩本体的进气口轴线发生相对转动。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为弯管结构,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储氧袋的出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面罩本体的进气口相连接。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外壁面上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内壁面上设置与所述凸台相适配的环槽。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为圆点状突起,其边楞为圆角过渡。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为圆环状突起,其边楞为圆角过渡。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储氧袋包括袋体以及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袋体的口部固定密封连接作为所述储氧袋的出气口,所述连接口内壁面与所述第一接口外壁面上设置有相互适配的螺纹。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袋体为硅胶材质。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储氧袋包括袋体以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袋体靠近其口部的形状相适配且其部分区段密封固定于所述袋体内,所述支撑件的口部伸出所述袋体的口部;所述支撑件的硬度大于所述袋体的硬度,所述支撑件口部内壁面与所述第一接口外壁面上设置有相互适配的螺纹。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接口的口部设置有输入单向阀使气体仅能通过所述输入单向阀从所述储氧袋流入所述面罩本体内。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面罩本体的壁面上至少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密封安装有输出单向阀使所述面罩本体内的气体仅能通过所述输出单向阀流出。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储氧面罩,包括储氧袋、面罩本体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能将所述储氧袋和所述面罩本体之间相连通,在使用时可以使所述储氧袋内的氧气能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进入所述面罩本体内供患者吸取;并且所述连接组件能使所述储氧袋与所述面罩本体之间至少能绕所述储氧袋的出气口轴线和/或所述面罩本体的进气口轴线发生转动,在患者处于某些特定体位或者体位发生变化时,能随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调整所述储氧袋与所述面罩本体之间的角度,防止所述储氧袋靠近所述面罩本体的部位发生弯折,氧气输送较为畅通,保证了临床治疗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储氧面罩第一种实施方式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储氧面罩第二种实施方式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连接组件侧向剖视结构图。图中,1、储氧袋;11、出气口;12、袋体;13、连接口;14、支撑件;2、面罩本体;21、进气口;22、输出单向阀;3、连接组件;31、第一接口;32、第二接口;321、输入单向阀;33、连通管;331、凸台;34、环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使输氧畅通,保证治疗效果的储氧面罩。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储氧面罩,包括储氧袋1、面罩本体2以及连接组件3;其中,储氧袋1中存在氧气存放空间,连接组件3的两端之间存在夹角,连接组件3将储氧袋1的出气口11与面罩本体2的进气口21相连通,使储氧袋1与面罩本体2之间至少能绕储氧袋1的出气口11轴线和/或面罩本体2的进气口21轴线发生相对转动。本技术提供的储氧面罩,包括储氧袋1、面罩本体2以及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能将储氧袋1和面罩本体2之间相连通,在使用时可以使储氧袋1内的氧气能通过连接组件3进入面罩本体2内供患者吸取;并且连接组件3能使储氧袋1与面罩本体2之间至少能绕储氧袋1的出气口11轴线和/或面罩本体2的进气口21轴线发生转动,在患者处于某些特定体位或者体位发生变化时,能随时通过连接组件3调整储氧袋1与面罩本体2之间的角度,防止储氧袋1靠近面罩本体2的部位发生弯折,氧气输送较为畅通,保证了临床治疗效果。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接口31、第二接口32以及连通管33;连通管33为弯管结构,连通管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口31和第二接口32转动连接,第一接口31与储氧袋1的出气口11相连接,第二接口32与面罩本体2的进气口21相连接。具体地,如图1-3所示,连通管33可以是弯折成直角的弯管结构,其可以使储氧袋1的出气口11与面罩本体2的进气口21之间处于90度夹角,又由于其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口31和第二接口32转动连接,因此在第一接口31与储氧袋1相连接、第二接口32与面罩本体2相连接时,储氧袋1与面罩本体2之间可以绕水平轴和竖直轴发生相对转动,自由度较高,便于调节其二者之间的空间角度,从而可以防止储氧袋1发生弯折,影响输氧量。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连通管33外壁面上设置有凸台331,第一接口31和第二接口32内壁面上设置与凸台331相适配的环槽34。具体地,在连通管33与第一接口31和第二接口32相连接时,凸台331可以卡入环槽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氧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氧袋、面罩本体以及连接组件;其中,/n所述储氧袋中存在氧气存放空间,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之间存在夹角,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储氧袋的出气口与所述面罩本体的进气口相连通,使所述储氧袋与所述面罩本体之间至少能绕所述储氧袋的出气口轴线和/或所述面罩本体的进气口轴线发生相对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氧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氧袋、面罩本体以及连接组件;其中,
所述储氧袋中存在氧气存放空间,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之间存在夹角,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储氧袋的出气口与所述面罩本体的进气口相连通,使所述储氧袋与所述面罩本体之间至少能绕所述储氧袋的出气口轴线和/或所述面罩本体的进气口轴线发生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为弯管结构,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储氧袋的出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面罩本体的进气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外壁面上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内壁面上设置与所述凸台相适配的环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为圆点状突起,其边楞为圆角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为圆环状突起,其边楞为圆角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新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