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无缝管斜轧辊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81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申请涉及斜轧辊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口径无缝管斜轧辊车床,该大口径无缝管斜轧辊车床动力装置,提供旋转的驱动力;工件调整装置,包括用于定位前轴承座的前轴承座底座、以及用于定位后轴承座的后轴承座底座;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斜轧辊的的内花键联轴器和动力装置;车削加工装置,位于工件调整装置的一侧。本申请中斜轧辊工件的前轴承座可以放置在前轴承座底座上,后轴承座可以放置在后轴承座底座上,并在完成放置的时候实现定位,如此即可不需要拆卸前、后轴承座,然后再通过连接装置将内花键联轴器和动力装置连接,如此在动力装置启动时即可带动轧辊自转,再通过车削加工装置来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口径无缝管斜轧辊车床
本申请涉及斜轧辊加工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大口径无缝管斜轧辊车床。
技术介绍
钢管行业大口径斜轧机组采用斜轧辊重量较重,在60吨以上,且辊型为曲线,较为复杂。斜轧辊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轧辊、内花键联轴器、轴承座端盖、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两个轴承座分别位于轧辊的两端,其中后轴承座上设置有轴承座端盖,前轴承座上安装有内花键联轴器,在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上均设置有键槽。在钢管轧制车间,下线的斜轧辊由于磨损,使辊形误差较大,需要重新车削加工后才能使用。目前,虽然已经可以做到对大口径斜轧辊的加工,但这种加工方法多是传统普通卧车加工,采用这种车床加工需要拆掉轴承座端盖和内花键联轴器,会使轴承座内的轴承裸露,加工时存在铁削飞溅进去的可能,存在极大的风险,加之还需要采取两轴承防转的措施,整个斜轧辊工件的装夹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斜轧辊工件无需拆卸既能进行加工,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口径无缝管斜轧辊车床。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口径无缝管斜轧辊车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口径无缝管斜轧辊车床,包括:动力装置,提供旋转的驱动力;工件调整装置,包括用于定位前轴承座的前轴承座底座、以及用于定位后轴承座的后轴承座底座;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斜轧辊的的内花键联轴器和动力装置;车削加工装置,位于工件调整装置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轧辊工件的前轴承座可以放置在前轴承座底座上,后轴承座可以放置在后轴承座底座上,并在完成放置的时候实现定位,如此即可不需要拆卸前、后轴承座,然后再通过连接装置将内花键联轴器和动力装置连接,如此在动力装置启动时即可带动轧辊自转,再通过车削加工装置来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即可。可选的:前轴承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沿厚度方向呈贯穿设置的前限位槽,在前限位槽内设置有沿前轴承座底座宽度方向设置的前键槽;后轴承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沿厚度方向呈贯穿设置的后限位槽,在后限位槽内设置有沿后轴承座底座宽度方向设置的后键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要前限位槽的宽度与前轴承座的宽度、后限位槽的宽度与后轴承座的宽度一致,即可保证工件在水平径向上的定位。前键槽和后键槽的设置,可以通过在前键槽和后键槽中插入定位键,而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上刚好也有键槽,使得定位键和键槽配合即可实现工件的轴向定位。而通过工件本身的重力,即可实现竖直径向上的定位。可选的:前限位槽和后限位槽内均至少放置有一调整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工件不同,其尺寸也会有所区别,所以调整块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作为前轴承座/后轴承座与前限位槽/后限位槽配合时的补偿,如此在加工不同的工件时即可无需更换前轴承座底座和后轴承座底座,只需更换不同的调整块即可。其次,调整块也能卡入前轴承座/后轴承座上的缺口中,使工件的限位更加稳定。可选的:前轴承座底座和后轴承座底座上均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安装在前轴承座底座/后轴承座底座上的限位驱动件、受控于限位驱动件于前限位槽/后限位槽的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限位块,限位块位于前限位槽/后限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组件能够起到与调整块相同的作用,但不同的是调整块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件进行更换不同尺寸的调整块,而限位组件设置,只需要通过限位驱动件控制限位块在前限位槽/后限位槽上滑移即可。可选的:工件调整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后轴承座底座/前轴承座底座沿厚度方向移动的间距调节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距调节机构的设置能够用于调整后轴承座底座和前轴承座底座之间的间距,使得对前、后轴承座间距不同的工件进行加工时,可以不需要拆卸后轴承座底座/前轴承座底座进行重新安装。可选的:在前键槽和后键槽内均设置有一距离传感器,间距调节机构启动后,当两距离传感器的检测数值相同时停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工件时,先将工件吊装到工件调整装置正上方,并且使未受间距调节机构控制的轴承座底座上的键槽与工件上相对应的一个轴承座上的键槽相对应,此时,再通过肉眼观察需要调节的方向,然后启动间距调节机构控制后轴承座底座/前轴承座底座朝需要调节的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当两距离传感器检测数值一致时,即可确定完成对位,在观察无误后将工件完成放置即可。可选的:动力装置与连接装置间设置有旋转伸缩装置,旋转伸缩装置包括:内花键轴,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内部中空设置;花键轴,一端周向限定、周向活动插设于内花键轴上、另一端与连接装置连接;丝杆升降机,安装于动力装置上用于驱动花键轴轴向活动;旋转接头,两端分别与丝杆升降机上的伸缩丝杆和花键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装置驱动内花键轴转动,内花键轴带动花键轴转动,进而带动连接装置转动来驱动轧辊转动。而丝杠升降机则能够控制花键轴在轴向上发生移动,从而使得不同长度的工件都能进行对接,而旋转接头的设置,使得丝杠升降机上的伸缩丝杠在周向上与花键轴的不相互干扰的。可选的:花键轴插入内花键轴的一端连接有空心细管,旋转接头连接在空心细管远离花键轴的一端;在内花键轴的一端设置有与空心细管间隙配合的空心导向法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花键轴和内花键轴的周向限位长度,使轴向滑移阻力更小,磨损更低。可选的:连接装置为十字万向联轴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非同轴心的连接,降低安装所需的精度要求,使安装更加容易。可选的:车削加工装置包括车刀、驱动车刀沿后轴承座底座宽度方向移动的进刀机构、以及驱动进刀机构沿后轴承座底座厚度方向移动的走刀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走刀可以在水平面上沿X、Y两个方向移动,从而能够更好的对轧辊进行高精度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斜轧辊工件的侧视图;图2是斜轧辊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动力装置、旋转伸缩装置和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一中旋转伸缩装置的主剖视图;图6是实施例一中旋转接头的主剖视图;图7是实施例一中工件调整装置和车削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一中左向工件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一中右向工件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二中工件调整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三中工件调整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五中工件调整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1、轧辊;12、内花键联轴器;13、轴承座端盖;14、前轴承座;15、后轴承座;16、键槽;17、缺口;100、基座;110、前大底座;120、后大底座;200、动力装置;210、R系列减速机电机;220、齿轮减速箱;300、旋转伸缩装置;310、内花键轴;311、空心导向法兰;320、花键轴;321、空心细管;330、安装法兰;340、丝杆升降机;341、伸缩驱动电机;342、伸缩丝杆;350、旋转接头;351、左端盖;352、右端盖;353、旋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口径无缝管斜轧辊车床,其特征是,包括:/n动力装置(200),提供旋转的驱动力;/n工件调整装置(500),包括用于定位前轴承座(14)的前轴承座底座(510)、以及用于定位后轴承座(15)的后轴承座底座(520);/n连接装置(400),用于连接斜轧辊(11)的的内花键联轴器(12)和动力装置(200);/n车削加工装置(600),位于工件调整装置(500)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口径无缝管斜轧辊车床,其特征是,包括:
动力装置(200),提供旋转的驱动力;
工件调整装置(500),包括用于定位前轴承座(14)的前轴承座底座(510)、以及用于定位后轴承座(15)的后轴承座底座(520);
连接装置(400),用于连接斜轧辊(11)的的内花键联轴器(12)和动力装置(200);
车削加工装置(600),位于工件调整装置(500)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径无缝管斜轧辊车床,其特征是:前轴承座底座(510)的顶部设置有沿厚度方向呈贯穿设置的前限位槽(511),在前限位槽(511)内设置有沿前轴承座底座(510)宽度方向设置的前键槽(512);后轴承座底座(520)的顶部设置有沿厚度方向呈贯穿设置的后限位槽(521),在后限位槽(521)内设置有沿后轴承座底座(520)宽度方向设置的后键槽(5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口径无缝管斜轧辊车床,其特征是:前限位槽(511)和后限位槽(521)内均至少放置有一调整块(5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口径无缝管斜轧辊车床,其特征是:前轴承座底座(510)和后轴承座底座(520)上均设有限位组件(530),限位组件(530)包括安装在前轴承座底座(510)/后轴承座底座(520)上的限位驱动件(531)、受控于限位驱动件(531)于前限位槽(511)/后限位槽(521)的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限位块(532),限位块(532)位于前限位槽(511)/后限位槽(5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口径无缝管斜轧辊车床,其特征是:工件调整装置(500)还包括用于驱动后轴承座底座(520)/前轴承座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忠刘万荣石淼军邓富文年祥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富无缝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