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车车体加工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车加工设备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机车车体加工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211839669U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体加工的折弯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安装座通过固定在两侧的侧板连接有顶板,顶板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贯穿侧壁的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设置有替换装置。本技术在无需拆卸的情况下,将原有的挤压辊转移到矩形通孔一侧,将矩形通孔另一侧的挤压辊移动到安装部位处,折弯板作用在加工板材上,会使加工板材抵压挤压辊进行移动,通过设置在抵触开口内的矩形块与抵触开口侧壁实现抵触,实现将挤压辊进行夹持固定,无需进行安装紧固挤压辊即可使用,从而实现无需拆卸无需安装即可完成更换挤压辊,节省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该专利技术的缺点是不能直接成型出具有牵引功能的防撞车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车车体加工系统及方法,具有能直接成型出具有牵引功能的防撞车体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车车体加工系统,包括防撞成型组件(1)、调节组件(2)、支撑组件(3)、转动组件(4)、基体成型组件(5)、驱动组件(6)和浇铸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成型组件(1)设置有三个,其中两个防撞成型组件(1)滑动连接在基体成型组件(5)上,另一个防撞成型组件(1)固定连接在基体成型组件(5)的中部,基体成型组件(5)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支撑组件(3)上,调节组件(2)固定连接在支撑组件(3)上,调节组件(2)和两端的防撞成型组件(1)通过螺纹传动,支撑组件(3)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组件(4),转动组件(4)转动连接在三个防撞成型组件(1)上,驱动组件(6)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车体加工系统,包括防撞成型组件(1)、调节组件(2)、支撑组件(3)、转动组件(4)、基体成型组件(5)、驱动组件(6)和浇铸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成型组件(1)设置有三个,其中两个防撞成型组件(1)滑动连接在基体成型组件(5)上,另一个防撞成型组件(1)固定连接在基体成型组件(5)的中部,基体成型组件(5)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支撑组件(3)上,调节组件(2)固定连接在支撑组件(3)上,调节组件(2)和两端的防撞成型组件(1)通过螺纹传动,支撑组件(3)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组件(4),转动组件(4)转动连接在三个防撞成型组件(1)上,驱动组件(6)固定连接在支撑组件(3)上,驱动组件(6)和转动组件(4)通过带传动,驱动组件(6)和支撑组件(3)通过带传动,浇铸组件(7)设置有两个,两个浇铸组件(7)均通过螺纹连接在支撑组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车体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成型组件(1)包括星形成型槽(101)、星形成型架(102)、牵引孔(103)和调节块(104),星形成型架(102)上设置有星形成型槽(101),星形成型架(102)上设置有牵引孔(103),星形成型架(102)上滑动连接有调节块(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车车体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升降气缸(201)、升降板(202)、调节螺纹杆(203)、调节电机(204)和转动管(205),两个升降气缸(201)的气缸杆上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板(202),两个升降板(202)上均转动连接有调节螺纹杆(203),两个调节螺纹杆(203)均固定连接在转动管(205)上,调节电机(204)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升降板(202)上,调节电机(20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其对应的调节螺纹杆(203)上,两端的两个调节块(104)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两个调节螺纹杆(203)上,中间的调节块(104)转动连接在转动管(20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车车体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架(301)、导向板(302)、驱动杆(303)、输入齿轮(304)、同步齿轮(305)和第一同步带(306),支撑架(30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板(302),两个升降气缸(201)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架(301)上,两个升降气缸(201)的气缸杆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导向板(302)上,支撑架(30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驱动杆(303),其中一个驱动杆(30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输入齿轮(304),两个驱动杆(3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