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适应多线号的铆压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母排连接
,具体为一种新型适应多线号的铆压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一些线路的连接时,多通过铆压连接将线芯固定在母排上,通过铆压片的塑形变形压紧线芯。但是现有的铆压连接结构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铆压连接后仅仅依靠铆压片的塑性变形压紧线芯,但是仍然可能发生松动,导致线路连接脱落失效,导致接电故障。而且传统的铆压连接结构仅仅能对指定线号的导线进行铆压连接,导致母排的接线局限性较大,难以适应多种线号的导线进行连接。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适应多线号的铆压连接结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适应多线号的铆压连接结构,包括绝缘座,所述绝缘座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卡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绝缘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的内部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适应多线号的铆压连接结构,包括绝缘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卡接有连接座(3),所述连接座(3)内开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内滑动连接有螺栓(5),所述螺栓(5)与绝缘座(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接线座(6),所述接线座(6)的内部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内滑动连接有接电块(9),所述接线座(6)内开设有线槽(8),所述线槽(8)内穿插有线芯(27),所述接电块(9)的上端设置有凸起(10),所述凸起(10)与线芯(27)紧密接触,所述接电块(9)内开设有螺纹孔(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适应多线号的铆压连接结构,包括绝缘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卡接有连接座(3),所述连接座(3)内开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内滑动连接有螺栓(5),所述螺栓(5)与绝缘座(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接线座(6),所述接线座(6)的内部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内滑动连接有接电块(9),所述接线座(6)内开设有线槽(8),所述线槽(8)内穿插有线芯(27),所述接电块(9)的上端设置有凸起(10),所述凸起(10)与线芯(27)紧密接触,所述接电块(9)内开设有螺纹孔(11),所述螺纹孔(11)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与接线座(6)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适应多线号的铆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13)的下端与接线座(6)的上端接触,所述旋钮(1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内开设有滑孔(15),所述滑孔(15)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杆(16),所述定位杆(16)的上端设置有凸块(17),所述定位杆(16)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18),所述第一弹簧(18)的上端与连接块(14)接触,所述第一弹簧(18)的下端接触连接有支撑环(19),所述定位杆(16)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环(19),所述接线座(6)的上端开设有定位槽(20),所述定位槽(20)的数量为多个,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槽(20)内卡接有定位杆(16),多个所述定位槽(20)在接线座(6)的上端呈环形阵列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适应多线号的铆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座(6)的外侧设置有铆压片(21),每个所述接线座(6)的外侧均对称分布有两个铆压片(21),所述铆压片(21)的内侧挤压连接有线芯(27),所述线芯(27)与接线座(6)的外侧表面接触,所述绝缘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2),所述支撑柱(22)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伟雄,冯耀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力干连接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