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瓶瓶底增厚装置及其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79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瓶瓶底增厚装置及其工艺,包括用于带动钢瓶转动的转动机构,用于给钢瓶加热的补充加热枪及设置在转动机构一端的翻板旋压机构,转动机构包括带动钢瓶转动的主轴,夹持钢瓶的夹板,定位钢瓶的定位柱和推动钢瓶的推杆,翻板旋压装置内设置有刀具座,刀具座包括固定座和定位座,固定座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定位座,定位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刀具的刀槽和定位槽,定位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螺孔,定位槽内活动连接有收底模板,收底模板上设置用于将收底模板定位在刀具座的定位凸起。通过定制的刀具座结合对应的薄刀具和厚刀具,使得在原有的机器上能够实现钢瓶实现底部增厚,从而满足国标的设计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瓶瓶底增厚装置及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瓶瓶底成型
,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瓶瓶底增厚装置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气瓶作为一种气体储存容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矿业、军事、医药、潜水、汽车等领域。传统的气瓶是采用冲压工艺成形出上、下两个封头部件后,再采用焊接的方法制成的。冲压工艺的缺点是在冲压成型后的封头部件在焊接之后,由于焊缝的存在,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缺陷,如应力集中、裂纹等。同时为了保证气瓶的强度和安全,在口颈处和底部的壁厚都有一定的增厚要求,用普通的冲压加工方法则难以满足,若采用旋压成形工艺,则可以达到满意的壁部增厚效果。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现有生产中往往采用旋压工艺。采用旋压工艺生产的气瓶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气瓶生产中与焊缝有关的不连续、强度降低、脆裂和拉应力集中等缺陷,使气瓶的气密性和耐压性能有了大幅提高。但是在老式的旋压机构中,由于老式旋压机的刀具座上的刀具是不可更换的,在旋压完成之后,钢瓶瓶胚的厚度就已经确定,无法对钢瓶的底部厚度进行增厚,也就是在生产三心凹底钢瓶的时候,生产的钢瓶不能满足国标的设计要求,尤其是在生产三心凹底钢瓶的时候,并不能满足GB/T5099.1—2017的设计要求,在落地点厚度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保证钢瓶生产的合格。故大部分企业淘汰了老式的旋压机构,使用更先进的旋压机器生产,对钢瓶的落地点处进行增厚,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淘汰老式机器的成本是很高昂的,所以亟需一种在老式机器上做出改进的装置,从而使得老式旋压机生产出的三心凹底钢瓶的落地点厚度也能够满足国标设计要求的钢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老式旋压机器不能满足国标设计要求要求落地点厚度的问题,提供一种钢瓶瓶底增厚装置及其工艺。一种钢瓶瓶底增厚装置,包括用于带动钢瓶转动的转动机构,用于给钢瓶加热的补充加热枪及设置在转动机构一端的翻板旋压机构,转动机构包括带动钢瓶转动的主轴,夹持钢瓶的卡爪,定位钢瓶的定位柱和推动钢瓶的推杆,翻板旋压装置内设置有刀具座,刀具座包括固定座和定位座,固定座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定位座,定位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刀具的刀槽和定位槽,定位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螺孔,定位槽内活动连接有刀具,刀具包括薄刀具和厚刀具,薄刀具上设置用于将薄刀具定位在刀具座的定位凸起一,厚刀具上设置用于将厚刀具定位在刀具座的定位凸起二。进一步的,薄刀具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一,厚刀具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二。进一步的,固定座底部设置有梯形滑块,梯形滑块用于适配翻转板内部的锥形滑轨将固定座固定在翻转板内。进一步的,翻板旋压机构设置为“匚”形,翻转旋压机构的水平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轴承连接在套筒内。进一步的,转轴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箱,齿轮箱的一侧设置有油缸。进一步的,转动机构内设置有主轴,主轴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钢瓶的卡爪,钢瓶的一端接触连接有推板,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推杆的末端。进一步的,套筒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表面一侧,安装座的上还固定连接有肋板,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一侧,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套筒的底部。一种钢瓶瓶底增厚工艺,包括:S1:钢管中频加热,将钢管需成形部分通过进出料机构送入中频感应炉内加热,通过红外感应枪测温,加热温度控制在1050±50℃,到温后送入转动机构内通过卡爪夹紧,通过主轴带动钢管旋转,同时补充加热枪点燃,均匀对已加热部位补充加热;S2:钢瓶底部预成型,启动翻板旋压机构,让翻板旋压机构在齿轮箱的带动下沿着转轴匀速旋转,经过耐高温耐磨焊条堆焊并打磨过的薄刀具固定在翻板旋压机构上,翻板旋压机构中心与钢瓶轴向成90°,通过薄刀具将钢管加热部位进行收底预成型,同时在补充加热枪火焰加热枪的参与下进行下一次熔合;S3:钢瓶底部二次成型,翻板旋压机构回到起始水平状态,将薄刀具抽出,换上厚刀具,整个过程,转动机构主轴保持匀速旋转,补充加热枪保持对钢管持续加热状态,换上厚刀具后,启动翻板旋压机构,按原轨迹在再次进行旋压,此时的旋转角度为75°,直至达到增厚目的同时使得底部完全成型,得到瓶胚;S4:钢瓶流动与存放,翻板旋压机构回到原位,主机旋转关闭,厚刀具抽出,主轴上的卡爪松开,瓶坯取出送入下道压底工序。进一步的,薄刀具比厚刀具的厚度小9-11mm,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中,薄刀具比厚刀具的厚度小10mm。进一步的,S1中钢管转速为650-750r/min,补充加热枪均匀加热后温度1150-1250℃,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钢管转速为700r/min,补充加热枪均匀加热后温度120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原有的单把刀具在生产过程中,不能有针对性的对三心凹底钢瓶的落地点进行增厚,即单把较薄的刀具生产时候,瓶底的厚度达到了国标设计要求,但是在落地点处,厚度是达不到要求的,也就是生产不合格。而在替换用较厚的刀具之后,若是刀具的厚度能够使得钢瓶在生产过程中落地点的厚度达到国标设计标准,首先是工艺上难以达到,一次收底的余量太大,导致的极难完成旋压,也就是在更高的温度下,才有希望实现,但是高温下使得钢瓶在收底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凹底,也就是钢瓶报废。而本专利技术使用两把刀具即薄刀具和厚刀具,在薄刀具完成初步的收底之后,使用厚刀具,在翻板旋压机构的带动下旋转75°,对钢瓶的落地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增厚,而落地点增加的厚度则是很少的。通过在刀具座内设置有可更换的薄刀具和厚刀具,在不更新设备的情况下,即对钢瓶的落地点进行了针对性的增厚,使得钢管在装置内经过薄刀具和厚刀具两次成型之后,成型的钢瓶瓶胚在落地点的厚度能够满足国标设计的要求。没有繁杂的机械辅助,比较经济实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瓶底增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瓶底增厚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瓶底增厚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瓶底增厚装置的翻板旋压机构结构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瓶底增厚装置实施例的定位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瓶底增厚装置实施例的薄刀具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瓶底增厚装置实施例的厚刀具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瓶底增厚装置实施例的刀具运动轨迹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瓶底增厚装置生产出的瓶胚示意图。图中:1、转动机构;101、卡爪;102、推板;103、推杆;104、主轴;2、转轴;3、套筒;4、肋板;5、补充加热枪;6、安装座;7、支撑板;8、底座;9、翻板旋压机构;91、翻转板;92、刀具座;921、固定座;922、定位座;9221、刀槽;9222、螺孔;9223、定位槽;93、固定螺栓;941、薄刀具;9411、定位凸起一;9412、把手一;942、厚刀具;9421、定位凸起二;9422、把手二;10、油缸;11、齿轮箱;12、钢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瓶瓶底增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带动钢瓶转动的转动机构,用于给钢瓶加热的补充加热枪及设置在转动机构一端的翻板旋压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带动钢瓶转动的主轴,夹持钢瓶的卡爪,定位钢瓶的定位柱和推动钢瓶的推杆,所述翻板旋压装置内设置有刀具座,所述刀具座包括固定座和定位座,所述固定座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刀具的刀槽和定位槽,所述定位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螺孔,所述定位槽内活动连接有刀具,所述刀具包括薄刀具和厚刀具,所述薄刀具上设置用于将薄刀具定位在刀具座的定位凸起一,所述厚刀具上设置用于将厚刀具定位在刀具座的定位凸起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瓶瓶底增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带动钢瓶转动的转动机构,用于给钢瓶加热的补充加热枪及设置在转动机构一端的翻板旋压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带动钢瓶转动的主轴,夹持钢瓶的卡爪,定位钢瓶的定位柱和推动钢瓶的推杆,所述翻板旋压装置内设置有刀具座,所述刀具座包括固定座和定位座,所述固定座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刀具的刀槽和定位槽,所述定位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螺孔,所述定位槽内活动连接有刀具,所述刀具包括薄刀具和厚刀具,所述薄刀具上设置用于将薄刀具定位在刀具座的定位凸起一,所述厚刀具上设置用于将厚刀具定位在刀具座的定位凸起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瓶瓶底增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刀具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一,所述厚刀具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瓶瓶底增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座底部设置有梯形滑块,所述梯形滑块用于适配所述翻转板内部的锥形滑轨将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翻转板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瓶瓶底增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板旋压机构设置为“匚”形,所述翻转旋压机构的水平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轴承连接在套筒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瓶瓶底增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一侧设置有油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瓶瓶底增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机构内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钢瓶的卡爪,所述钢瓶的一端接触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推杆的末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瓶瓶底增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达权欧新苍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科技九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