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解铝废气中氟化物及有毒粉尘环保处理装置,主要涉及电解铝废气中氟化物及有毒粉尘处理技术领域。一种电解铝废气中氟化物及有毒粉尘环保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所述箱体顶面一侧安装电机,所述电机转轴底部安装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底部两侧均安装搅拌板,所述箱体一侧安装第一进气管,所述箱体顶部一侧开设进料口,所述第二腔体顶部安装加热板,所述第二腔体两侧分别安装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电解铝废气中的氟化物及有毒粉尘处理,避免了电解铝废气中的氟化物及有毒粉尘直接排放在大气中,避免了对大气造成污染,提高了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铝废气中氟化物及有毒粉尘环保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电解铝废气中氟化物及有毒粉尘处理
,具体是一种电解铝废气中氟化物及有毒粉尘环保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电解铝是通过电解得到的铝的一种制铝工艺,现代电解铝工业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熔融冰晶石是溶剂,氧化铝作为溶质,以碳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950℃-970℃下,在电解槽内的两极上进行电化学反应,即电解。在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气中含有氟化物及有毒粉尘,如果直接排入空中,会造成大气污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给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解铝废气中氟化物及有毒粉尘环保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能够对电解铝废气中的氟化物及有毒粉尘处理,避免了电解铝废气中的氟化物及有毒粉尘直接排放在大气中,避免了对大气造成污染,提高了环境保护。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解铝废气中氟化物及有毒粉尘环保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将箱体分割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所述箱体顶面一侧安装电机,所述电机转轴贯穿箱体并位于第一腔体内,所述电机转轴底部安装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底部两侧均安装搅拌板,所述箱体一侧安装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与第一腔体内部相通,所述箱体顶部一侧开设进料口,所述第二腔体顶部安装加热板,所述第二腔体两侧分别安装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第三腔体内部安装过滤网板,所述电机、加热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均与外接控制线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通过第二进气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通过第三进气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内安装过滤板,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搅拌轴均贯穿过滤板。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截面呈锥形,所述进料口内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截面呈锥形。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板由小直径过滤网层、中直径过滤网层、大直径过滤网层与活性炭层组成。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对电解铝废气中的氟化物及有毒粉尘处理,避免了电解铝废气中的氟化物及有毒粉尘直接排放在大气中,避免了对大气造成污染,提高了环境保护。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箱体;2、第一竖板;3、第二竖板;4、第一腔体;5、第二腔体;6、第三腔体;7、电机;8、搅拌轴;9、搅拌板;10、第一进气管;11、进料口;12、加热板;13、第一电极;14、第二电极;15、过滤网板;16、第三进气管;17、过滤板;18、密封塞;19、第二进气管;20、出气管。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电解铝废气中氟化物及有毒粉尘环保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安装第一竖板2与第二竖板3,所述第一竖板2与第二竖板3将箱体1分割为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5与第三腔体6,所述箱体1顶面一侧安装电机7,所述电机7转轴贯穿箱体1并位于第一腔体4内,所述电机7转轴底部安装搅拌轴8,所述搅拌轴8底部两侧均安装搅拌板9,所述箱体1一侧安装第一进气管10,所述第一进气管10与第一腔体4内部相通,所述箱体1顶部一侧开设进料口11,所述第二腔体顶部安装加热板12,所述第二腔体5两侧分别安装第一电极13与第二电极14,所述第一电极13位正电极,所述第二电极14位负电极,所述第三腔体6内部安装过滤网板15,所述电机7、加热板12、第一电极13与第二电极14均与外接控制线路电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腔体4与第二腔体5通过第二进气管19连通。第一腔体4与第二腔体5通过第二进气管19连通,能够使气体能够从第一腔体4转移至第二腔体5内。具体的,所述第二腔体5与第三腔体6通过第三进气管16连通。第二腔体5与第三腔体6通过第三进气管16连通,能够使气体能够从第二腔体5转移至第三腔体6内。具体的,所述第一腔体4内安装过滤板17,所述第一进气管10与搅拌轴8均贯穿过滤板17。过滤板17能够初步对废气进行过滤,使废气中的部分颗粒状物体滞留第一腔体4内。具体的,所述进料口11截面呈锥形,所述进料口11内设有密封塞18,所述密封塞18截面呈锥形。密封塞18能够将进料口进行封堵起来,使第一腔体4形成封闭空间,避免了废气外泄。具体的,所述过滤网板15由小直径过滤网层、中直径过滤网层、大直径过滤网层与活性炭层组成。小直径过滤网层、中直径过滤网层、大直径过滤网层能够分别对废气中不同直径的颗粒物进行过滤,使不同直径的颗粒物滞留在第三腔体6内,活性炭层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对废气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吸附,避免了有毒物质排入空气中。实施例: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通过进料口11将多种试剂与水加入到第一腔体4内形成试剂溶液,然后通过第一进气管10,将电解铝产生的废气通入到第一腔体4内,然后使电机7工作,电机7工作使搅拌轴8转动,搅拌轴8转动带动搅拌板9转动,搅拌板9使废气中的氟化物与有毒粉尘与试剂溶液反应,形成沉淀物,滞留在第一腔体4内,反应后的气体通过第二进气管19进入第二腔体5内,然后加热板12进行工作,对进入第二腔体5内的气体进行干燥,然后使第一电极13与第二电机14工作,形成静电场,对气体中的粉尘进行吸附分离,然后经过静电分离后的气体进入第三腔体6内,进过过滤网板15的分离,使废气达到排放标准,然后进过排气管20排出。本专利技术能够对电解铝废气中的氟化物及有毒粉尘处理,避免了电解铝废气中的氟化物及有毒粉尘直接排放在大气中,避免了对大气造成污染,提高了环境保护。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铝废气中氟化物及有毒粉尘环保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安装第一竖板(2)与第二竖板(3),所述第一竖板(2)与第二竖板(3)将箱体(1)分割为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5)与第三腔体(6),所述箱体(1)顶面一侧安装电机(7),所述电机(7)转轴贯穿箱体(1)并位于第一腔体(4)内,所述电机(7)转轴底部安装搅拌轴(8),所述搅拌轴(8)底部两侧均安装搅拌板(9),所述箱体(1)一侧安装第一进气管(10),所述第一进气管(10)与第一腔体(4)内部相通,所述箱体(1)顶部一侧开设进料口(11),所述第二腔体顶部安装加热板(12),所述第二腔体(5)两侧分别安装第一电极(13)与第二电极(14),所述第三腔体(6)内部安装过滤网板(15),所述电机(7)、加热板(12)、第一电极(13)与第二电极(14)均与外接控制线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铝废气中氟化物及有毒粉尘环保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安装第一竖板(2)与第二竖板(3),所述第一竖板(2)与第二竖板(3)将箱体(1)分割为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5)与第三腔体(6),所述箱体(1)顶面一侧安装电机(7),所述电机(7)转轴贯穿箱体(1)并位于第一腔体(4)内,所述电机(7)转轴底部安装搅拌轴(8),所述搅拌轴(8)底部两侧均安装搅拌板(9),所述箱体(1)一侧安装第一进气管(10),所述第一进气管(10)与第一腔体(4)内部相通,所述箱体(1)顶部一侧开设进料口(11),所述第二腔体顶部安装加热板(12),所述第二腔体(5)两侧分别安装第一电极(13)与第二电极(14),所述第三腔体(6)内部安装过滤网板(15),所述电机(7)、加热板(12)、第一电极(13)与第二电极(14)均与外接控制线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铝废气中氟化物及有毒粉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远,潘军丞,岳亮,陈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